用于中药生产用模温机并联供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9820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中药生产用模温机并联供热装置,包括模温机,模温机内设有导热油盘管,导热油盘管上设有出油口和进油口,进油口与循环泵连接,模温机为两个,两台模温机的出油口通过三通管道Ⅰ并联、进油口通过三通管道Ⅱ并联,每台模温机均设补油罐,补油罐与进油口连接,两台模温机的补油罐并联,每台模温机上还设有两个储油罐,一个储油罐为高位油槽、另一个储油罐为低位油槽,高位油槽和低位油槽通过带有阀门的管道Ⅰ和管道Ⅱ连接,管道Ⅱ上设置有注油泵,高位油槽与出油口连接。该装置使用方便,结构新颖独特,有效降低了50%的燃气成本,同时大大节省了生产空间和人工成本,环保、节能,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中药生产用模温机并联供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药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中药生产用模温机并联供热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中药提取,双效浓缩,灭菌烘箱设备的热能源供应,依靠传统的燃煤锅炉,生物质锅炉,天然气锅炉等供应完成。燃煤锅炉,生物质锅炉虽然能正常完成热能供应,但在其生产过程中排放污染较为严重。燃气锅炉虽能达到排放标准,但其耗能严重,成本太高,达不到节能环保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中药材生产用供热装置,该装置使用方便,结构新颖独特,有效降低了50%的燃气成本,同时大大节省了生产空间和人工成本,环保、节能,实用性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中药生产用模温机并联供热装置,包括模温机,所述模温机内设置有导热油盘管,所述导热油盘管上设置有出油口和进油口,所述模温机为两个,两台模温机的出油口通过三通管道Ⅰ并联,进油口均通过带有循环泵的三通管道Ⅱ并联,每台模温机均设置补油罐,补油罐与进油口连接,两台模温机的补油罐并联,每台模温机上还设置有两个储油罐,一个储油罐为高位油槽、另一个储油罐为低位油槽,所述高位油槽和低位油槽通过带有阀门的管道Ⅰ和管道Ⅱ连接,所述管道Ⅱ上设置有注油泵,所述高位油槽与出油口连接。优选的,所述管道Ⅰ上设置有冷却装置。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为列管式换热器。优选的,所述模温机内靠近出油口位置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与控制系统连接。优选的,所述温度感应器内设置有报警器。优选的,所述高位油槽的下端与模温机通过管道连通,连通管道上设置有阀门。优选的,所述加热丝在导热油槽内从上到下螺旋状分布。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中药生产用模温机并联供热装置,该装置结构设计新颖,通过将两台模温机并联,使设备功率提高,利用高位油槽和低位油槽使模温机内的导热油快速降温,同时确保两台模温机使用时油位相同,避免出现故障,有效降低了50%的燃气成本,同时大大节省了生产空间和人工成本,环保、节能,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模温机,2-导热油盘管,3-补油罐,4-出油口,5-进油口,6-温度感应器,7-循环泵,8-高位油槽,9-低位油槽,10-管道Ⅰ,11-管道Ⅱ,12-列管式换热器,13-注油泵,14-三通管道Ⅰ,15-三通管道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用于中药生产用模温机并联供热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模温机1,模温机1内设置有导热油盘管2,导热油盘管2内从上到下螺旋状分布,使对导热油盘管2内的导热油均匀加热,快速升温,便于对后续设备进行供热。导热油盘管2上设置有出油口4和进油口5,进油口5与循环泵7连接,模温机1内靠近出油口4位置设置有温度感应器6,温度感应器6与控制系统连接,温度感应器6内设置有报警器,温度感应器6对模温机1内的温度进行监控,当温度低于预定温度时,继续对导热油盘管2内的导热油进行加热,使温度达到预定温度后控制系统控制加热丝3停止加热,当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导致导热油盘管2内的导热油继续加热,温度超出预定温度时报警器发出警报,提醒现场工作人员注意检查故障,避免使后续设备供热温度太高而影响中药的生产。模温机1还设置有两个储油罐,一个储油罐为高位油槽8、另一个储油罐为低位油槽9,高位油槽8和低位油槽9通过带有阀门的100管道Ⅰ10和管道Ⅱ11连接连接,管道Ⅰ10上设置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为列管式换热器12,管道Ⅱ11上设置有注油泵13,高位油槽8与出油口4连通,且连通管道上设置有阀门,当模温机1停止对后续设备进行供热时或者模温机1内温度过高时,导热油盘管2内的热油进入高位油槽8,高位油槽8内的热油输送到低位油槽9内进行冷却,热油由高位油槽8输送到低位油槽9时经过列管式换热器12进行降温,降温后的导热油进入低位油槽9内,通过注油泵13将冷却后的导热油从低位油槽9进入高位油槽8;模温机1为两个,两个模温机1的出油口4通过三通管道Ⅰ14并联、进油口5通过三通管道Ⅱ15并联,每台模温机1均设置补油罐3,补油罐3与进油口5连接,两台模温机1的补油罐3并联,使两个模温机1在运行时油位相同,使模温机1能够长时间正常运行,三通管道Ⅰ14与需供热的双效浓缩器的油腔进口连接,三通管道Ⅱ15与需供热的双效浓缩器的油腔出口连接,从而有效对双效浓缩器进行供热,功率较大,满足双效浓缩器的供热需求,导热油与蒸汽相比,节省资源,保温效果好,可循环利用,降低成本,且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中药生产用模温机并联供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中药生产用模温机并联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温机,所述模温机内设置有导热油盘管,所述导热油盘管上设置有出油口和进油口,进油口与循环泵连接,所述模温机为两个,两台模温机的出油口通过三通管道Ⅰ并联、进油口通过三通管道Ⅱ并联,每台模温机均设置补油罐,补油罐与进油口连接,两台模温机的补油罐并联,每台模温机上还设置有两个储油罐,一个储油罐为高位油槽、另一个储油罐为低位油槽,所述高位油槽和低位油槽通过带有阀门的管道Ⅰ和管道Ⅱ连接,所述管道Ⅱ上设置有注油泵,所述高位油槽与出油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中药生产用模温机并联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温机,所述模温机内设置有导热油盘管,所述导热油盘管上设置有出油口和进油口,进油口与循环泵连接,所述模温机为两个,两台模温机的出油口通过三通管道Ⅰ并联、进油口通过三通管道Ⅱ并联,每台模温机均设置补油罐,补油罐与进油口连接,两台模温机的补油罐并联,每台模温机上还设置有两个储油罐,一个储油罐为高位油槽、另一个储油罐为低位油槽,所述高位油槽和低位油槽通过带有阀门的管道Ⅰ和管道Ⅱ连接,所述管道Ⅱ上设置有注油泵,所述高位油槽与出油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药生产用模温机并联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Ⅰ上设置有冷却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怀方池晓建王俊领马威震李晓旭戚世娟王玉莹王振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奥林特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