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艳慧专利>正文

一种LED灯侧光源反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59677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源反射系统,特别是一种LED灯侧光源反射系统。一种LED灯侧光源反射系统,包括安装于灯箱内的背光源机构和侧光源机构,所述灯箱包括展示区、基板照明区和边缘照明区,所述背光源机构包括安装于基板照明区内的多个并联连接的LED灯条,以及与所述LED灯条对应安装的反光镜,所述反光镜设置于所述LED灯条与所述基板照明区的底板之间;所述侧光源机构包括安装于边缘照明区内的LED灯和设置于所述LED灯和展示区之间的凹透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凹透镜和LED灯的结合设置,有益于利用凹透镜将LED灯的光源发散,既增加了边缘照明区的光照面积,又减少了展示区两侧LED的光线对流可能引起的散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灯侧光源反射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源反射系统,特别是一种LED灯侧光源反射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告灯箱已成为一种媒体形式得到广泛的应用,大街、小巷、商场、超市、各种展销、展示会、展览会等,到处都离不开广告灯箱,所用广告灯箱的数量巨大,但现有的大多数灯箱,其光线的利用率非常低,因此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而且画面的光照均匀度也很差,直接影响了广告灯箱的使用效果。现今的光源技术和反射材料的性能都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如一支1200mm长的36wT8灯管(飞利浦三基色)其光通量为3250Lm,按照90%利用率计算,可以在1200mm×500mm的显示面背部提供达4875Lux的平均光照。也就是说现有的很多灯箱(灯间距为200mm~250mm)在保证高亮度情况下应该可以减少使用灯管数达50%~60%,甚至更多。因现有技术还不能解决宽幅面高效反射匀光的难题,所以灯箱光线利用率低、能源浪费大的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专利号CN200420117731.6“遮光板”提供了一种提高广告灯箱光照明均匀度使用的遮光板,但该遮光板的结构设计只是用来遮挡光源的直射光线,不适合用于宽幅面的反射板,尤其是小管径光源的宽幅面反射板。而且该遮光板要求有较高精度的定位,小范围的偏差也容易在显示面上造成明显的明暗变化,即安装不好会影响光照均匀度。专利申请号CN200720110837.7的“直管型光源的反射匀光装置”,也提出了一种能使广告灯箱的厚度薄、效果好、节能省电的直管型光源的反射匀光装置。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其结构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因匀光罩为不规则形状,会增加制造难度及对安装精度要求比较高,从而加大了工作的难度。众所周知,光在平滑分界面上的反射为镜面反射,或称单向反射,否则,为漫反射;如果既有镜面反射,又有漫反射,则称为镜漫混合反射,或简称为混合反射。如何通过合理划分安排匀光反射板的各个反射区来提高匀光效果及光线利用率,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文献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采用凹透镜和LED灯的结合设置,有益于利用凹透镜将LED灯的光源发散,既增加了边缘照明区的光照面积,又减少了展示区两侧LED的光线对流可能引起的散射。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种LED灯侧光源反射系统,包括安装于灯箱内的背光源机构和侧光源机构,所述灯箱包括展示区、基板照明区和边缘照明区,所述基板照明区设置于所述展示区内侧,所述边缘照明区设置于所述展示区的边缘,且所述边缘照明区的底部与所述基板照明区相连接;所述背光源机构设置于所述基板照明区内,所述侧光源机构设置于边缘照明区内,且所述基板照明区和边缘照明区的内侧隔板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背光源机构包括安装于基板照明区内的多个并联连接的LED灯条,以及与所述LED灯条对应安装的反光镜,所述反光镜设置于所述LED灯条与所述基板照明区的底板之间;所述侧光源机构包括安装于边缘照明区内的LED灯和设置于所述LED灯和展示区之间的凹透镜。进一步地,所述边缘照明区内设置有弧面导光板,所述弧面导光板位于所述凹透镜的外侧。进一步地,还包括亮度感应器,所述亮度感应器与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亮度调节器,所述亮度调节器分别与LED灯条、LED灯和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驱动开关和第二驱动开关,所述第一驱动开关分别与LED灯条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开关分别与LED灯和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和远程终端。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设置于所述基板照明区内,且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进一步地,还包括告警装置,所述告警装置安装于所述边缘照明区外侧,且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采用凹透镜和LED灯的结合设置,有益于利用凹透镜将LED灯的光源发散,既增加了边缘照明区的光照面积,又减少了展示区两侧LED的光线对流可能引起的散射;具体地说,通过背光源机构中反光镜的设置,有益于通过反光镜将LED灯条的光线集中到一侧,通过透明隔板将广告画布照亮,增加了光照亮度的同时,也节省了电能的消耗;通过边缘照明区的设置,有益于均衡广告画布的光线分布,防止因画布一侧受光造成的画布内色彩饱和度受影响,通过凹透镜的设置,既增加了LED灯的光照面积,又节省了能源。2.本技术采用弧面导光板的设置,有益于通过导光板的弧面形状形成光的折射,可以减少边缘光的散射,同时有益于使凹透镜所发散的光线更加均匀。3.本技术采用亮度感应器的设置,有益于通过亮度感应器实时感应灯箱外部的光线强度,并发送至控制器,有益于在外部光线较强的时候,通过控制器调整灯箱内的LED灯发光强度,从而节省能源;在外部光线较弱的时候增加光照强度,从而提高浏览人员的视觉舒适度。4.本技术通过告警装置的设置,有益于在灯箱内不的电器元件出现故障时,控制器通过控制告警装置进行告警工作,从而提醒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检修。5.本技术采用通信模块的设置,有益于通过通信模块实现物联网连接,方便操作人员远程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剖面图);图2为图1中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器连接框架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ED灯侧光源反射系统,包括安装于灯箱内的背光源机构和侧光源机构,所述灯箱包括展示区1、基板照明区2和边缘照明区3,所述基板照明区设置于所述展示区内侧,所述边缘照明区设置于所述展示区的边缘,且所述边缘照明区的底部与所述基板照明区相连接;所述背光源机构设置于所述基板照明区内,所述侧光源机构设置于边缘照明区内,且所述基板照明区和边缘照明区的内侧隔板4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背光源机构包括安装于基板照明区内的多个并联连接的LED灯条5,以及与所述LED灯条对应安装的反光镜6,所述反光镜设置于所述LED灯条与所述基板照明区的底板之间;所述侧光源机构包括安装于边缘照明区内的LED灯7和设置于所述LED灯和展示区之间的凹透镜8。本技术采用凹透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LED灯侧光源反射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灯侧光源反射系统,包括安装于灯箱内的背光源机构和侧光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箱包括展示区、基板照明区和边缘照明区,所述基板照明区设置于所述展示区内侧,所述边缘照明区设置于所述展示区的边缘,且所述边缘照明区的底部与所述基板照明区相连接;所述背光源机构设置于所述基板照明区内,所述侧光源机构设置于边缘照明区内,且所述基板照明区和边缘照明区的内侧隔板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背光源机构包括安装于基板照明区内的多个并联连接的LED灯条,以及与所述LED灯条对应安装的反光镜,所述反光镜设置于所述LED灯条与所述基板照明区的底板之间;所述侧光源机构包括安装于边缘照明区内的LED灯和设置于所述LED灯和展示区之间的凹透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灯侧光源反射系统,包括安装于灯箱内的背光源机构和侧光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箱包括展示区、基板照明区和边缘照明区,所述基板照明区设置于所述展示区内侧,所述边缘照明区设置于所述展示区的边缘,且所述边缘照明区的底部与所述基板照明区相连接;所述背光源机构设置于所述基板照明区内,所述侧光源机构设置于边缘照明区内,且所述基板照明区和边缘照明区的内侧隔板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背光源机构包括安装于基板照明区内的多个并联连接的LED灯条,以及与所述LED灯条对应安装的反光镜,所述反光镜设置于所述LED灯条与所述基板照明区的底板之间;所述侧光源机构包括安装于边缘照明区内的LED灯和设置于所述LED灯和展示区之间的凹透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侧光源反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照明区内设置有弧面导光板,所述弧面导光板位于所述凹透镜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艳慧
申请(专利权)人:毛艳慧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