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外模结构和现浇外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9481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廊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现浇外模结构和现浇外模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隧道、管廊等穹顶筑造不方便的问题。一种现浇外模结构,其包括:两个立柱,两个所述立柱相对设置;横梁,所述横梁分别将两个所述立柱的顶端连接;侧模,所述侧模设置在所述立柱上;所述侧模与所述立柱可活动地连接;顶模,所述顶模可活动地设置在横梁上;所述侧模和所述顶模共同构造形成完整的外模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现浇外模结构的现浇外模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浇外模结构和现浇外模设备
本技术涉及管廊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现浇外模结构、现浇外模设备。
技术介绍
管廊是指在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电、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现有的管廊施工中没有较好的外模设备,这样不利于工程的规模化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浇外模结构、现浇外模设备和施工方法,其能够方便、快捷地施工。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现浇外模结构,其包括两个立柱,两个立柱相对设置;横梁,横梁连接两个立柱的顶部,侧模设置在立柱上;侧模与立柱可活动地连接;顶模,顶模可活动地设置在横梁上;侧模和顶模共同构造形成完整的外模面。现浇外模结构在使用时与现有的内模台车配合,内模台车设置在现浇外模结构的内侧,内模台车与现浇外模结构之间的空间形成浇筑混凝土的容纳空间,待这部分混凝土变干成型后就得到预设的模型产品。进一步地,这样的通过侧模和顶模共同构造形成外模面,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外模面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侧模与立柱可活动地连接使得可以方便地调整侧模距离内模台车的距离,从而调整浇筑得到的模型产品的侧壁的厚度;顶模与横梁可活动地连接使得可以调整顶模距离内模台车的距离,从而调整浇筑得到的模型产品的顶壁的厚度。同时,当模型产品浇筑成型后,继续升高顶模,以使模型产品与顶模之间形成空间,该空间可以用于铺设防水层等后续工序的施工。如此,通过这样的现浇外模结构可以方便地调整浇筑得到的产品的尺寸,保证了模型产品的制造的灵活性,提高了现浇外模结构的适应性。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侧模包括第一侧模和第二侧模;第一侧模与立柱可活动地连接,第二侧模设置在第一侧模远离立柱的侧面上。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第二侧模与第一侧模可拆卸地连接。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侧模与立柱可伸缩地连接。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现浇外模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导向柱;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立柱连接,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侧模可伸缩地连接;立柱上设置有贯穿的导向孔;导向柱的一端设置在侧模上,导向柱的另一端穿设在导向孔中。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现浇外模结构还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横梁连接,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顶模可伸缩地连接。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顶模与横梁可拆卸地连接。一种现浇外模设备,其包括多个上述任意一项的现浇外模结构;多个现浇外模结构沿预设方向可拆卸地连接;其中,多个现浇外模结构的侧模的内壁共同围合成外模的侧壁;多个现浇外模结构的顶模的内壁共同围合成外模的顶部内壁。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相邻的现浇外模结构的所述立柱之间可竖直转动地连接。一种现浇外模的施工方法,其基于上述中任意一项的现浇外模结构;施工方法包括至少一个步骤:搭接步骤:搭接形成外模的形状;内外模匹配:将预设的内模与外模匹配组装,浇筑形成预设的模型;取模步骤:取下外模和内模,得到需要的预设的模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现浇外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一个视角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另一个视角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现浇外模设备的局部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现浇外模设备的使用状态图。图标:10-现浇外模结构;100-立柱;110-导向孔;200-横梁;300-侧模;400-顶模;310-第一侧模;320-第二侧模;410-第一连接件;420-第二连接件;510-导向柱;20-现浇外模设备;210-第一转向单元;220-第二转向单元;30-内模台车;40-模型产品。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现浇外模设备20的结构示意图。现浇外模设备20包括多个沿预设方向可拆卸地连接的现浇外模结构10。从图1中可以看出现浇外模结构10,其包括立柱100、横梁200、侧模300和顶模400。两个立柱100,两个立柱100相对设置;横梁200,横梁200将两个立柱100的顶部连接,侧模300设置在立柱100上;侧模300与立柱100可活动地连接;顶模400,顶模400可活动地设置在横梁200上;侧模300和顶模400共同构造形成完整的外模面。现浇外模结构10在使用时与现有的内模台车30配合,内模台车30设置在现浇外模结构10的内侧,内模台车30与现浇外模结构10之间的空间形成浇筑混凝土的容纳空间,待这部分混凝土变干成型后就得到预设的模型产品40。进一步地,这样的通过侧模300和顶模400共同构造形成外模面,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外模面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侧模300与立柱100可活动地连接使得可以方便地调整侧模300距离内模台车30的距离,从而调整浇筑得到的模型产品40的侧壁的厚度;顶模400与横梁200可活动地连接使得可以调整顶模400距离内模台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现浇外模结构和现浇外模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现浇外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立柱,两个所述立柱相对设置;横梁,所述横梁分别将两个所述立柱的顶端连接;侧模,所述侧模设置在所述立柱上;所述侧模与所述立柱可活动地连接;顶模,所述顶模可活动地设置在横梁上;所述侧模和所述顶模共同构造形成完整的外模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外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立柱,两个所述立柱相对设置;横梁,所述横梁分别将两个所述立柱的顶端连接;侧模,所述侧模设置在所述立柱上;所述侧模与所述立柱可活动地连接;顶模,所述顶模可活动地设置在横梁上;所述侧模和所述顶模共同构造形成完整的外模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外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包括第一侧模和第二侧模;所述第一侧模与所述立柱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二侧模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模远离所述立柱的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浇外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模与所述第一侧模可拆卸地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现浇外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与所述立柱可伸缩地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外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外模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导向柱;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立柱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元文周立新周圣人崔进福覃婷寇勇俞备刘罡朱平平李飞李珀斯李凯何晓辉陈冰燕曾品宁陈秀彬卿泽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利拓机械租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