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明挖马蹄形截面隧道顶板自行走式移动台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明挖隧道施工用的台车,特别是一种高铁明挖隧道马蹄形截面顶板施工用的自行走式移动台车。
技术介绍
在明挖隧道施工中,传统施工工艺为搭设满堂支架,木模板拼装施工,该工艺在隧道涵洞施工中较为常见,但对于较长的马蹄形大断面所需的材料及劳动力投入较大,模板为临时拼装,模板拼缝处容易漏浆、错台,混凝土成型质量不佳,且施工周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明挖马蹄形截面隧道顶板自行走式移动台车,要解决传统的方法消耗的材料和劳动力大、模板拼缝处容易漏浆、混凝土成型质量不佳以及施工周期较长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施工明挖马蹄形截面隧道顶板自行走式移动台车,设置在待施工马蹄形截面顶板的下方,包括有门架总成、设置在门架总成顶部的托架总成以及连接在门架总成底部的滚轮;所述门架总成通过滚轮滚动连接在隧道中的枕木顶部的轨道上,且门架总成竖向可调;所述托架总成的底部与门架总成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水平可调连接件,且托架总成与门架总成之间水平可调连接;所述托架总成的顶部设有截面形状与待施工的马蹄形截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施工明挖马蹄形截面隧道顶板自行走式移动台车,设置在待施工马蹄形截面顶板的下方,包括有门架总成、设置在门架总成顶部的托架总成以及连接在门架总成底部的滚轮(18);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总成通过滚轮(18)滚动连接在隧道中的枕木(19)顶部的轨道(21)上,且门架总成竖向可调;所述托架总成的底部与门架总成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水平可调连接件,且托架总成与门架总成之间水平可调连接;所述托架总成的顶部设有截面形状与待施工的马蹄形截面顶板相适应的顶板模板(16),所述顶板模板(16)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门架总成两侧外、位于门架总成顶部以下位置处,并且顶板模板(16)的两端外侧分别与对应一侧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明挖马蹄形截面隧道顶板自行走式移动台车,设置在待施工马蹄形截面顶板的下方,包括有门架总成、设置在门架总成顶部的托架总成以及连接在门架总成底部的滚轮(18);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总成通过滚轮(18)滚动连接在隧道中的枕木(19)顶部的轨道(21)上,且门架总成竖向可调;所述托架总成的底部与门架总成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水平可调连接件,且托架总成与门架总成之间水平可调连接;所述托架总成的顶部设有截面形状与待施工的马蹄形截面顶板相适应的顶板模板(16),所述顶板模板(16)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门架总成两侧外、位于门架总成顶部以下位置处,并且顶板模板(16)的两端外侧分别与对应一侧的隧道侧壁(22)内侧相切合;所述托架总成顶部的顶板模板(16)两端与门架总成的两侧面之间分别设有角度可调连接件,且顶板模板(16)与门架总成支架角度可调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明挖马蹄形截面隧道顶板自行走式移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总成包括有一组沿纵向平行间隔设置的门架单元、连接在一组门架单元顶部之间的上纵梁(9)、设置在一组门架单元底部的下纵梁(5)以及连接在门架单元与下纵梁(5)之间的竖向油缸(6);所述门架单元包括有两根沿横向平行间隔设置的门架立柱(3)、连接在两根门架立柱(3)顶部之间的上横梁(1)、设置在上横梁(1)下方的下横梁(4)以及连接在上横梁(1)与下横梁(4)之间的竖向支撑(8);所述上横梁(1)与门架立柱(3)之间通过角码(2)连接,且上横梁(1)的端面与对应一侧的门架立柱(3)的内侧面平齐,上横梁(1)的底面与门架立柱(3)的顶面平齐;所述上纵梁(9)有两根、布置在门架单元两侧,其中每根上纵梁(9)与门架立柱(3)顶部之间焊接连接;所述下纵梁(5)有两根、布置在门架单元两侧,其中每根下纵梁(5)与门架立柱(3)对应设置;所述竖向油缸(6)有两组、分别布置在门架单元两侧,且竖向油缸(6)的顶部与对应一侧的门架立柱(3)底部螺栓连接,竖向油缸(6)的底部与对应一侧的下纵梁(5)顶部螺栓连接;所述下横梁(4)的两端面分别与两侧门架立柱(3)的内侧面之间焊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施工明挖马蹄形截面隧道顶板自行走式移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单元的下横梁(4)与门架立柱(3)之间设有斜撑(7);所述斜撑(7)有两根,分别连接在下横梁(4)的底面端部与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刘诚,时二欢,高艺鸣,吴帅燚,高杰,张学军,高冬,范志洋,刘明,李宪智,郝旭珍,张春霖,杨南,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