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
,尤其是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具有工业化水平高、施工速度快、降低材料和能源消耗、减少工地扬尘和建筑垃圾等优点。近几年,随着我国对绿色建造、节能减排要求的提高,以及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大幅提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全国各省得到大量的推广应用。楼板开始从传统的整体现浇或整体预制转变为下部底板工厂预制、上部叠合层现浇的叠合楼板。与传统整体现浇楼板相比,叠合板减少了施工现场支模及脚手架的用量,降低能源及资源消耗,提高了施工效率,符合国家绿色节能环保的要求;与传统整体预制楼板相比,叠合板的整体性好,抗震性能优越,不存在渗漏及裂缝等问题,满足建筑安全性、适用性及耐久性的要求。因此,近几年来,叠合板在新建工业及民用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建筑工程采用的叠合板主要有平板型叠合板、钢筋桁架叠合板和预制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上述三种类型的叠合板在制作、运输、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或缺陷。(1)平板型叠合板的预制底板抗弯及抗折刚度较低,运输及吊装过程中容易折断,施工时需要设置较密的临时支撑,且 ...
【技术保护点】
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包括预制底板、叠合层和钢桁架,所述的叠合层设置在预制底板的上部,且两者之间通过钢桁架相连,叠合层内部布置叠合层横向钢筋和叠合层纵向钢筋,所述的叠合层纵向钢筋固定在钢桁架上表面,叠合层横向钢筋应避开钢桁架布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预制底板内部沿宽度方向等间距布置横向预应力钢筋,沿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纵向预应力钢筋,纵向预应力钢筋位于横向预应力钢筋上方,所述的预制底板上部沿宽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多道钢桁架。
【技术特征摘要】
1.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包括预制底板、叠合层和钢桁架,所述的叠合层设置在预制底板的上部,且两者之间通过钢桁架相连,叠合层内部布置叠合层横向钢筋和叠合层纵向钢筋,所述的叠合层纵向钢筋固定在钢桁架上表面,叠合层横向钢筋应避开钢桁架布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预制底板内部沿宽度方向等间距布置横向预应力钢筋,沿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纵向预应力钢筋,纵向预应力钢筋位于横向预应力钢筋上方,所述的预制底板上部沿宽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多道钢桁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其特征是:每道所述的钢桁架分别包括上弦钢管、下弦钢筋和腹杆弯折钢筋,所述的下弦钢筋和腹杆弯折钢筋分别为两根,所述的腹杆弯折钢筋为波浪形弯折,每根腹杆弯折钢筋的上弯折点均与上弦钢管焊接,下弯折点均与下弦钢筋焊接,所述的上弦钢管高于预制底板上表面,且低于叠合层高度,所述的下弦钢筋位于预制底板内,且固定于预制底板内部的纵向预应力钢筋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其特征是:所述的下弦钢筋通过绑扎或焊接固定于预制底板内部的纵向预应力钢筋上。4.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政,崔士起,石磊,刘传卿,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