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8759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辆,所述电动车辆包括:车身、线束护板以及侧裙板,所述车身具有车身骨架,所述线束护板连接在所述车身骨架的下部且所述车身骨架与所述线束护板之间限定出用于供高压线束通过的线束通道,所述侧裙板与所述车身连接且所述线束护板位于所述车身骨架和所述侧裙板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动车辆,在车身和侧裙板之间加装线束护板,线束护板与车身之间形成线束通道。这样,不仅方便将高压线束固定在车身骨架的下部,还通过线束护板的设置使高压线束的固定更加牢固且不会因为挤压或碰撞对高压线束造成磨损,进而提高了电动车辆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电动车辆通过高压线束将电能传递至动力总成部分并转换成机械能,现有电动车辆的高压线束大都设置在车辆底边梁与车辆护板之间,但是高压线束直接布置在车辆护板与车辆底边梁之间不仅高压线束固定不牢固,而且容易因为高压线束磨损导致动力系统停止工作,甚至高压线束磨损后漏电可能对乘员造成伤害,车辆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线束护板且安全性高的电动车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动车辆包括:车身、线束护板以及侧裙板,所述车身具有车身骨架,所述线束护板连接在所述车身骨架的下部且所述车身骨架与所述线束护板之间限定出用于供高压线束通过的线束通道,所述侧裙板与所述车身连接且所述线束护板位于所述车身骨架和所述侧裙板之间。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动车辆,在车身和侧裙板之间加装线束护板,线束护板与车身之间形成线束通道。这样,不仅方便将高压线束固定在车身骨架的下部,还通过线束护板的设置使高压线束的固定更加牢固且不会因为挤压对高压线束造成磨损,进而提高了电动车辆的安全性。根据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动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具有车身骨架;线束护板,所述线束护板连接在所述车身骨架的下部且所述车身骨架与所述线束护板之间限定出用于供高压线束通过的线束通道;以及侧裙板,所述侧裙板与所述车身连接且所述线束护板位于所述车身骨架和所述侧裙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具有车身骨架;线束护板,所述线束护板连接在所述车身骨架的下部且所述车身骨架与所述线束护板之间限定出用于供高压线束通过的线束通道;以及侧裙板,所述侧裙板与所述车身连接且所述线束护板位于所述车身骨架和所述侧裙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护板通过卡扣卡接连接在所述车身骨架上;和/或所述线束护板与所述车身骨架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骨架具有卡孔和螺杆,所述线束护板具有多个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螺杆穿过第一安装孔并与螺母锁紧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护板包括护板本体、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和所述第二连接耳连接在所述护板本体的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雪丽郭云冲艾磊赵强许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