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生产用带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8274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生产用带锯机,包括机台、棒材夹持装置、切屑去除装置、刀架、两个立柱、主动轮、从动轮、电机、锯带和驱动气缸,所述机台上设有前后两个立柱,所述两个立柱上设有刀架,所述机台上设有驱动刀架上下运动的驱动气缸,所述刀架的前端设有主动轮和驱动主动轮转动的电机,所述刀架的后端设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上设有锯带,所述刀架上设有清除锯带的锯齿尖上的切屑,所述机台上设有棒材夹持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固定棒材可靠性好,使用方便,切屑去除效果好,毛刷使用寿命长。

A band saw machine for mould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生产用带锯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生产用带锯机的

技术介绍
模具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通过带锯机对模具生产用金属棒材料进行切割成一定长度,现有技术中的,带锯机的夹持装置对金属棒材料固定是通过两个夹持座分别压在金属棒材料的前后两侧上实现夹持固定,而金属棒材料的上侧没有设置压紧机构,当金属棒材料剩余到一定量时,夹持座夹持金属棒材料的部位减少,在受到锯片的切割力而从带锯机床的固定夹具中滑出,特别是空心棒材料,夹持太紧容易变形。在利用带锯刀切断金属材料时,有时在带锯刀的锯齿的齿顶附着有切屑而产生积屑瘤。若产生该积屑瘤,则反复出现剖切面变粗,并且积屑瘤从齿顶脱落,根据情况有时会因冲击在齿顶产生伤刃。因此,通过在与带锯刀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旋转的旋转刷来进行附着在带锯刀上的切屑的除去。然而,带锯刀的多个锯齿的齿高尺寸及各锯齿的齿距并不一定为恒定,并且直齿及左右的错齿的配置关系也不是恒定的,因而上述旋转刷的磨损也不一定变得恒定,有时例如偏磨损而形成多边形那样的形状。由此,在利用旋转刷进行附着在带锯刀上的切屑的去除时,旋转刷有时在相对于带锯刀接近或远离的方向上(旋转刷相对于带锯刀的重叠量变大或变小的方向)产生振动,从而有时因旋转刷与带锯刀的干涉导致旋转刷向远离带锯刀的方向大幅弹跳。从而切屑去除效果差,毛刷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模具生产用带锯机,能够固定棒材可靠性好,使用方便,切屑去除效果好,毛刷使用寿命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模具生产用带锯机,包括机台、棒材夹持装置、切屑去除装置、刀架、两个立柱、主动轮、从动轮、电机、锯带和驱动气缸,所述机台上设有前后两个立柱,所述两个立柱上设有刀架,所述机台上设有驱动刀架上下运动的驱动气缸,所述刀架的前端设有主动轮和驱动主动轮转动的电机,所述刀架的后端设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上设有锯带,所述刀架上设有清除锯带的锯齿尖上的切屑,所述机台上设有棒材夹持装置,所述棒材夹持装置包括两个支撑座、框体、第一轴体、第一夹持机构、两个第一齿轮、传动机构、第三齿轮、调节转盘、第二夹持机构、螺杆体、座体、两个支撑体、两个第一滑孔和两个第二滑孔,所述框体通过支撑座固定安装在机台上,所述支撑座上均设有第一滑孔,所述螺杆体的上端与框体的下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体的下端设有第三齿轮,前方的支撑座上穿设有可转动连接的第一轴体,所述第一轴体的后端设有与第三齿轮啮合连接的一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轴体的前端设有调节转盘,所述调节转盘与前方的支撑座之间的第一轴体上设有一第一齿轮,所述框体的前边体和后边体上均设有第二滑孔,前方的第二滑孔内设有第一夹持机构,后方的第二滑孔内设有第二夹持机构,前方的第一齿轮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一夹持机构连接,所述螺杆体上套设有螺纹连接的座体,所述座体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一滑孔,所述座体的前端通过一支撑体与第一夹持机构连接,所述座体的后端通过一支撑体与第二夹持机构连接,所述切屑去除装置包括第一支座、轨道、滑动座、第一气动缸和除屑机构,所述第一支座的上端侧面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上配合安装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设有除屑机构,所述轨道的前端设有推动滑动座向后运动的第一气动缸,所述除屑机构包括第二支座、第三支座、第二气动缸、压紧体、第一弹簧、第一插接体、插接套、第四支座、支撑杆、毛刷和支撑轮,所述滑动座上设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的上端设有第三支座,所述第三支座上设有第二气动缸,所述第二气动缸的活塞杆的下端设有第四支座,所述第四支座的下端设有插接套,所述插接套内设有第一插接体,所述第一插接体的下端设有压紧体,所述插接套上套设有两端分别与第四支座和压紧体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所述第四支座的后端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竖向体的下端设有毛刷,所述第二支座上在压紧体的正下方设有支撑锯带的上层带体的支撑轮。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一滑座、若干第三轴体、若干第一轴承、第二轴体、套体、第一底座、若干第一夹持体、第二齿轮和定位杆,前方的第二滑孔内设有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的前后两端均设有两个第三轴体,所述第三轴体的两端均设有抵触在框体的前边体上的第一轴承,所述第一滑座上穿设有可转动连接的第二轴体,所述第二轴体的前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轴体的后端上套设有螺纹连接的套体,所述套体的后端设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后端上设有间隔均匀排列的第一夹持体,所述第一夹持体的后端设有V型槽,所述第一底座的前端设有穿设在第一滑座上的定位杆,所述第一滑座与前方的支撑体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第二滑座、若干第四轴体、若干第二轴承、第一连接体、第二底座和若干第二夹持体,后方的第二滑孔内设有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的前后两端均设有两个第四轴体,所述第四轴体的两端均设有抵触在框体的后边体上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二滑座的前端设有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前端设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的前端设有与第一夹持体交错设置的第二夹持体,所述第二夹持体的前端设有V型槽,所述第二滑座与后方的支撑体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五轴体、两个第四齿轮、第二连接体、第三连接体、连接套体、凹槽和防转凸起,所述框体的前边体的外侧设有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的前端设有可转动连接的第五轴体,所述第五轴体的下端设有与前方的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的一第四齿轮,所述第五轴体的上端套设有连接套体,所述连接套体的下端设有凹槽,所述第五轴体在凹槽内设有防转凸起,所述连接套体的上端设有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的一第四齿轮,前方的支撑体的前端设有第三连接体,所述第三连接体的前端与连接套体可转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齿轮与第四齿轮的齿比为:1:1,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的齿比为:1:1,第四齿轮与第二齿轮的齿比为:1:1,所述螺杆体转动一周带动座体所运动的距离是第二轴体转动一周带动套体所运动的距离的一半,所述螺杆体转动带动座体向上运动时,第二轴体转动带动套体向前运动。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气动缸和第二气动缸均为高速气缸,所述第一气动缸的活塞杆在滑动座的推动下能够缩回。作为优选,所述轨道的后端设有阻挡体,所述阻挡体上设有感应滑动座的感应器。作为优选,所述第四支座上设有穿设在第三支座上的定位体。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的竖向体的下端设有第五支座,所述第五支座的前端设有第六支座,所述第五支座的后端设有第七支座,所述第七支座上穿设有滑动体,所述滑动体的后端设有把手,所述滑动体的前端设有挡体,所述挡体的前端设有插入毛刷的毛刷座的第二插接体,所述挡体与第七支座之间的滑动体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毛刷的毛刷座的上端与第五支座的下端贴合,所述压紧体的下端稍微超出毛刷的下端,所述毛刷的毛束长度为4~7毫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夹持体与第二夹持体交错设置,第二夹持体的前端设有V型槽,由传统的两侧面变成四侧面夹持,并且当不同直径的棒材放置在搁料架上时,不需要调整搁料架的高度,也可实现四侧面夹持;第二气动缸的活塞杆伸出的过程中,先将压紧体压在锯带上,此时,锯带被压紧体和支撑轮夹紧,锯带带动除屑机构一起运动,然后再将毛刷压向锯带的锯齿,将锯齿上切屑刷掉,然后第二气动缸的活塞杆缩回,然后通过第一气动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模具生产用带锯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生产用带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20)、棒材夹持装置(21)、切屑去除装置(22)、刀架(23)、两个立柱(24)、主动轮(25)、从动轮(26)、电机(27)、锯带(28)和驱动气缸(29),所述机台(20)上设有前后两个立柱(24),所述两个立柱(24)上设有刀架(23),所述机台(20)上设有驱动刀架(23)上下运动的驱动气缸(29),所述刀架(23)的前端设有主动轮(25)和驱动主动轮(25)转动的电机(27),所述刀架(23)的后端设有从动轮(26),所述主动轮(25)和从动轮(26)上设有锯带(28),所述刀架(23)上设有清除锯带(28)的锯齿尖上的切屑,所述机台(20)上设有棒材夹持装置(21),所述棒材夹持装置(21)包括两个支撑座(211)、框体(212)、第一轴体(213)、第一夹持机构(214)、两个第一齿轮(215)、传动机构(216)、第三齿轮(217)、调节转盘(218)、第二夹持机构(219)、螺杆体(2110)、座体(2111)、两个支撑体(2112)、两个第一滑孔(2113)和两个第二滑孔(2114),所述框体(212)通过支撑座(211)固定安装在机台(20)上,所述支撑座(211)上均设有第一滑孔(2113),所述螺杆体(2110)的上端与框体(212)的下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体(2110)的下端设有第三齿轮(217),前方的支撑座(211)上穿设有可转动连接的第一轴体(213),所述第一轴体(213)的后端设有与第三齿轮(217)啮合连接的一第一齿轮(215),所述第一轴体(213)的前端设有调节转盘(218),所述调节转盘(218)与前方的支撑座(211)之间的第一轴体(213)上设有一第一齿轮(215),所述框体(212)的前边体和后边体上均设有第二滑孔(2114),前方的第二滑孔(2114)内设有第一夹持机构(214),后方的第二滑孔(2114)内设有第二夹持机构(219),前方的第一齿轮(215)通过传动机构(216)与第一夹持机构(214)连接,所述螺杆体(2110)上套设有螺纹连接的座体(2111),所述座体(2111)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一滑孔(2113),所述座体(2111)的前端通过一支撑体(2112)与第一夹持机构(214)连接,所述座体(2111)的后端通过一支撑体(2112)与第二夹持机构(219)连接,所述切屑去除装置(22)包括第一支座(221)、轨道(222)、滑动座(223)、第一气动缸(224)和除屑机构(225),所述第一支座(221)的上端侧面设有轨道(222),所述轨道(222)上配合安装有滑动座(223),所述滑动座(223)上设有除屑机构(225),所述轨道(222)的前端设有推动滑动座(223)向后运动的第一气动缸(224),所述除屑机构(225)包括第二支座(2251)、第三支座(2252)、第二气动缸(2253)、压紧体(2254)、第一弹簧(2255)、第一插接体(2256)、插接套(2257)、第四支座(2258)、支撑杆(2259)、毛刷(22510)和支撑轮(22511),所述滑动座(223)上设有第二支座(2251),所述第二支座(2251)的上端设有第三支座(2252),所述第三支座(2252)上设有第二气动缸(2253),所述第二气动缸(2253)的活塞杆的下端设有第四支座(2258),所述第四支座(2258)的下端设有插接套(2257),所述插接套(2257)内设有第一插接体(2256),所述第一插接体(2256)的下端设有压紧体(2254),所述插接套(2257)上套设有两端分别与第四支座(2258)和压紧体(2254)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2255),所述第四支座(2258)的后端设有支撑杆(2259),所述支撑杆(2259)的竖向体的下端设有毛刷(22510),所述第二支座(2251)上在压紧体(2254)的正下方设有支撑锯带(28)的上层带体的支撑轮(225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生产用带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20)、棒材夹持装置(21)、切屑去除装置(22)、刀架(23)、两个立柱(24)、主动轮(25)、从动轮(26)、电机(27)、锯带(28)和驱动气缸(29),所述机台(20)上设有前后两个立柱(24),所述两个立柱(24)上设有刀架(23),所述机台(20)上设有驱动刀架(23)上下运动的驱动气缸(29),所述刀架(23)的前端设有主动轮(25)和驱动主动轮(25)转动的电机(27),所述刀架(23)的后端设有从动轮(26),所述主动轮(25)和从动轮(26)上设有锯带(28),所述刀架(23)上设有清除锯带(28)的锯齿尖上的切屑,所述机台(20)上设有棒材夹持装置(21),所述棒材夹持装置(21)包括两个支撑座(211)、框体(212)、第一轴体(213)、第一夹持机构(214)、两个第一齿轮(215)、传动机构(216)、第三齿轮(217)、调节转盘(218)、第二夹持机构(219)、螺杆体(2110)、座体(2111)、两个支撑体(2112)、两个第一滑孔(2113)和两个第二滑孔(2114),所述框体(212)通过支撑座(211)固定安装在机台(20)上,所述支撑座(211)上均设有第一滑孔(2113),所述螺杆体(2110)的上端与框体(212)的下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体(2110)的下端设有第三齿轮(217),前方的支撑座(211)上穿设有可转动连接的第一轴体(213),所述第一轴体(213)的后端设有与第三齿轮(217)啮合连接的一第一齿轮(215),所述第一轴体(213)的前端设有调节转盘(218),所述调节转盘(218)与前方的支撑座(211)之间的第一轴体(213)上设有一第一齿轮(215),所述框体(212)的前边体和后边体上均设有第二滑孔(2114),前方的第二滑孔(2114)内设有第一夹持机构(214),后方的第二滑孔(2114)内设有第二夹持机构(219),前方的第一齿轮(215)通过传动机构(216)与第一夹持机构(214)连接,所述螺杆体(2110)上套设有螺纹连接的座体(2111),所述座体(2111)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一滑孔(2113),所述座体(2111)的前端通过一支撑体(2112)与第一夹持机构(214)连接,所述座体(2111)的后端通过一支撑体(2112)与第二夹持机构(219)连接,所述切屑去除装置(22)包括第一支座(221)、轨道(222)、滑动座(223)、第一气动缸(224)和除屑机构(225),所述第一支座(221)的上端侧面设有轨道(222),所述轨道(222)上配合安装有滑动座(223),所述滑动座(223)上设有除屑机构(225),所述轨道(222)的前端设有推动滑动座(223)向后运动的第一气动缸(224),所述除屑机构(225)包括第二支座(2251)、第三支座(2252)、第二气动缸(2253)、压紧体(2254)、第一弹簧(2255)、第一插接体(2256)、插接套(2257)、第四支座(2258)、支撑杆(2259)、毛刷(22510)和支撑轮(22511),所述滑动座(223)上设有第二支座(2251),所述第二支座(2251)的上端设有第三支座(2252),所述第三支座(2252)上设有第二气动缸(2253),所述第二气动缸(2253)的活塞杆的下端设有第四支座(2258),所述第四支座(2258)的下端设有插接套(2257),所述插接套(2257)内设有第一插接体(2256),所述第一插接体(2256)的下端设有压紧体(2254),所述插接套(2257)上套设有两端分别与第四支座(2258)和压紧体(2254)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2255),所述第四支座(2258)的后端设有支撑杆(2259),所述支撑杆(2259)的竖向体的下端设有毛刷(22510),所述第二支座(2251)上在压紧体(2254)的正下方设有支撑锯带(28)的上层带体的支撑轮(225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生产用带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214)包括第一滑座(2141)、若干第三轴体(2142)、若干第一轴承(2143)、第二轴体(2144)、套体(2145)、第一底座(2146)、若干第一夹持体(2147)、第二齿轮(2148)和定位杆(2149),前方的第二滑孔(2114)内设有第一滑座(2141),所述第一滑座(2141)的前后两端均设有两个第三轴体(2142),所述第三轴体(2142)的两端均设有抵触在框体(212)的前边体上的第一轴承(2143),所述第一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华星标准件模具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