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55200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2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切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锯机,所述带锯的切割方向与水平方向形成20°‑40°的夹角,所述带锯包括带锯本体、锯齿和弧形凸齿,所述带锯的下方设有与所述弧形凸齿抵触的滚轮,在带锯切割方向,前一组相邻两个所述弧形凸齿的间距小于后一组相邻两个所述弧形凸齿的间距;所述输送架上设有由若干根第一输送辊组成的第一输送辊组和由若干根第三输送辊组成的第三输送辊组,所述第一输送辊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三输送辊的转动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排屑效果好、发热量低、切割性能好,既能有效地将锯缝中的锯末排出,又能使锯齿间的锯末掉落,保持锯条清洁;能够提高木料的初始输送速度,减少输送时间,减少冲击,保证切割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切割设备
,具体为一种带锯机
技术介绍
带锯机是一种以环状无端的带锯条为锯具,绕在两个锯轮上作单向连续的直线运动来锯切工件的锯机,广泛应用于材料加工领域;现有的带锯机,包括支架、工作台、上锯轮、下锯轮、带锯条和电机,上锯轮和下锯轮通过转轴安装在支架上,工作台安装在支架上并且位于上锯轮和下锯轮之间,工作台上设置有切割区域,带锯条为环状并且环绕安装在上锯轮和下锯轮上,下锯轮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使用时,电机带动下锯轮转动,并在上锯轮的辅助传动下,带动带锯在工作台的切割区域自上至下运动,将待切割工件置于切割区域,即可完成带锯条对工件的切割,而且现有的带锯机一般都带有输送装置。这样的带锯机,切割过程中产生的锯末不易排出而流向带锯条与切割工件的间隙内,一是容易与带锯条摩擦产生较多的热量;二是挤压带锯条使带锯条变形进而影响切割质量;三是待加工件惯性大,对主压紧装置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容易造成零部件损坏以及定位不准,影响切割精度,由于输送速度越大,产生的冲击力也越大,因此一般的输送速度也比较小,输送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木工带锯机,能够有效地排出锯末,减少对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锯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锯机,包括底座(1)、相对所述底座(1)升降的切割座(2)、设置在所述切割座(2)上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以及绕设在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上的带锯(3),所述底座(1)上设有将木材输送到底座(1)上的输送装置(6)和用于固定木材的固定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锯(3)的切割方向与水平方向形成20°‑40°的夹角,所述带锯(3)包括带锯本体(31)、锯齿(32)和弧形凸齿(33),所述锯齿(32)设置在所述带锯本体(31)的上端面,所述弧形凸齿(33)设置在所述带锯本体(31)的下端面,所述带锯(3)的下方设有与所述弧形凸齿(33)抵触的滚轮(51),在带锯(3)切割方向,前一组相邻两个所述弧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锯机,包括底座(1)、相对所述底座(1)升降的切割座(2)、设置在所述切割座(2)上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以及绕设在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上的带锯(3),所述底座(1)上设有将木材输送到底座(1)上的输送装置(6)和用于固定木材的固定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锯(3)的切割方向与水平方向形成20°-40°的夹角,所述带锯(3)包括带锯本体(31)、锯齿(32)和弧形凸齿(33),所述锯齿(32)设置在所述带锯本体(31)的上端面,所述弧形凸齿(33)设置在所述带锯本体(31)的下端面,所述带锯(3)的下方设有与所述弧形凸齿(33)抵触的滚轮(51),在带锯(3)切割方向,前一组相邻两个所述弧形凸齿(33)的间距小于后一组相邻两个所述弧形凸齿(33)的间距,相邻两个所述弧形凸齿(33)的最小间距大于所述滚轮(51)的直径;所述输送装置(6)包括输送架,所述输送架上设有由若干根第一输送辊(611)组成的第一输送辊组(61)和由若干根第三输送辊(631)组成的第三输送辊组(63),所述第一输送辊组(61)设置在输送装置(6)的输入端,所述第三输送辊组(63)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6)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输送辊(611)与第三输送辊(631)均为主动辊,所述第一输送辊(611)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三输送辊(631)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输送辊(611)的辊面设有聚氨酯层,所述第三输送辊(631)的表面设有橡胶层;所述第一输送辊组(61)与第三输送辊组(63)之间设有第二输送辊组(62),所述第二输送辊组(62)内的第二输送辊(621)的转动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丰田姜晓丽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拓高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