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操作系统之间共享盘映像的方法和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57308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20:37
公开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方法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和设备用于在接收到将焦点从第一操作系统切换到第二操作系统的用户输入时,基于预设标准将安装到第一操作系统中的盘映像安装到第二操作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操作系统之间共享盘映像的方法和设备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操作系统之间共享盘映像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介绍
诸如计算机之类的基于中央处理单元(CPU)的硬件可以由操作系统(OS)来管理。然而,因为只允许用户使用仅由单一OS支持的应用,所以运行单一OS的计算机可能不足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开发了虚拟化技术来运行共享计算机资源的多个OS。虚拟化是指在单一物理硬件计算机上运行多个OS。每个OS都可以被称为虚拟机(VM)。虚拟化可以用来隔离OS的运行时环境,从而提高硬件效率和资源管理。当多个OS在单一硬件平台中操作时,可以通过使用web服务器和文件传输协议(FTP)服务器之类的网络程序或者诸如服务器消息块(SMB)或通用互联网文件系统(CIFS)之类的文件共享协议,在OS之间共享数据。然而,网络程序或文件共享协议的文件共享方法可能会导致网络开销增加,并且其设置对于用户来说可能难以执行。在另一种用于在OS之间共享数据的方法中,可以使用虚拟盘映像。在每个OS中将盘映像安装并模拟为存储器,然后每个OS将该盘映像识别为实际存储器。每个OS可以允许用户将数据写入所安装的盘映像,并从所安装的盘映像读取数据,从而可以在OS之间共享数据。多个OS在单一的硬件平台上运行,并且基于硬件平台生成盘映像。如果在多个OS中同时访问盘映像,则可能会在盘映像中发生数据重复、数据不一致、数据损坏或数据冲突。因此,需要另一种在单一硬件平台上的多个OS之间共享数据的方法。公开内容技术方案在示例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多个操作系统(OS)和盘映像;输入接口,所述输入接口被配置为接收用于将焦点从第一OS切换到第二OS的用户输入;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用户输入将已经安装到所述第一OS的所述盘映像安装到所述第二OS。有益效果根据示例实施例,可以在多个操作系统(OS)之间方便地共享数据。根据示例实施例,可以提高数据写入和数据读取的速度。根据示例实施例,可以基于焦点切换在每个OS中自动地安装盘映像,而无需用于在每个OS中安装盘映像的另外的操作。根据示例实施例,可以将盘映像在每个OS中自动卸载或安装,因此可以减少数据重复、数据不一致、数据损坏或数据冲突。根据示例实施例,基于焦点切换可以将盘映像无缝地安装在每个OS中。根据示例实施例,基于每个OS中的盘映像的使用状态可以将盘映像安装在每个OS中。根据示例实施例,基于每个OS中的盘映像的使用状态可以将盘映像无缝地安装在每个OS中。根据示例实施例,可以向多个用户提供似乎同时在多个OS中访问盘映像的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a和图1b是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的多个操作系统(OS)之间共享盘映像的示意图。图2和图3示出了示例电子设备。图4是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多个OS之间共享盘映像的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多个OS之间共享盘映像的方法的流程图。图6是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的多个OS之间共享盘映像的示意图。图7是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多个OS之间共享盘映像的方法的流程图。图8a和图8b是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的多个OS之间共享盘映像的示意图。图9是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多个OS之间共享盘映像的方法的流程图。图10a和图10b是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的多个OS之间共享盘映像的示意图。图11是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的多个OS之间共享盘映像的方法的流程图。图12是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以分时方式在每个OS中安装盘映像的示意图。图13a和图13b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用于解释以分时方式安装盘映像的方法的图。图14a和图14b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管理程序的示意图。最佳方式在示例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多个操作系统(OS)和盘映像;输入接口,所述输入接口被配置为接收用于将焦点从第一OS切换到第二OS的用户输入;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用户输入将已经安装到所述第一OS的所述盘映像安装到所述第二OS。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用于在所述第二OS中访问所述盘映像的用户输入,将所述盘安装到所述第二OS。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可以被配置为暂停在所述第一OS中对所述盘映像的写入操作,其中在所述第一OS中暂停所述写入操作之后,所述盘映像被安装到所述第二OS。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可以被配置为将已经安装到所述第二OS的所述盘映像重新安装到所述第一OS,并且恢复在所述第一OS中对所述盘映像的所述写入操作。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可以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OS中的所述盘映像的使用状态,确定何时将所述盘映像重新安装到所述第一OS。在示例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第二OS中的用户输入模式,所述盘映像可以被重新安装到所述第一OS。在示例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第二OS中的输入模式、所述第一OS中的所述盘映像的工作负载以及所述第二OS中的所述盘映像的工作负载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盘映像可以被重新安装到所述第一OS。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盘映像可以通过分时方式被安装到所述第一OS和所述第二OS。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可以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OS中的所述盘映像的使用状态,确定何时将所述盘映像安装到所述第二OS。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可以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OS中的所述盘映像的所述使用状态指示写入操作时,延迟所述第二OS中的所述盘映像的安装。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使用状态可以基于所述第一OS中的所述盘映像的数据输入/输出(I/O)模式来确定。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数据I/O模式可以基于所述第一OS中的所述盘映像的读取吞吐量和写入吞吐量来确定。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数据I/O模式可以基于所述第一OS中的所述盘映像的读取频率和写入频率来确定。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可以被配置为将所述盘映像并行地安装到所述第一OS和所述第二OS。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OS和所述第二OS中的所述盘映像的使用权限可以基于所述第一OS中的所述盘映像的所述使用状态来确定。在示例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OS中的所述盘映像的所述使用状态指示读取操作时,所述第二OS中的所述盘映像的使用权限可以被确定为可写权限。在示例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OS中的所述盘映像的所述使用状态指示写入操作时,所述第二OS中的所述盘映像的使用权限可以被确定为只读权限。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多个OS中的每一个OS可以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盘映像的应用,并且所述存储器可以存储用于所述多个OS的每个应用。在示例实施例中,方法可以包括:将盘映像安装到第一操作系统(OS);接收将焦点从所述第一OS切换到第二OS的用户输入;以及响应于所述用户输入,将已经安装到所述第一OS的所述盘映像安装到所述第二OS。在示例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导致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来执行上述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现将详细介绍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就此而言,本实施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形式,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限于这里提出的描述。然而,示例实施例可以以不同形式来实现,而不限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操作系统之间共享盘映像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多个操作系统(OS)和盘映像;输入接口,所述输入接口被配置为接收用于将焦点从第一OS切换到第二OS的用户输入;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用户输入将已经安装到所述第一OS的所述盘映像安装到所述第二OS。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7.21 KR 10-2015-0103014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多个操作系统(OS)和盘映像;输入接口,所述输入接口被配置为接收用于将焦点从第一OS切换到第二OS的用户输入;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用户输入将已经安装到所述第一OS的所述盘映像安装到所述第二OS。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用于访问所述第二OS中的所述盘映像的用户输入,将所述盘映像安装到所述第二O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暂停对所述第一OS中的所述盘映像的写入操作,并且在所述第一OS中暂停所述写入操作之后,所述盘映像被安装到所述第二OS。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将已经安装到所述第二OS的所述盘映像重新安装到所述第一OS,并且在所述第一OS中恢复对所述盘映像的所述写入操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OS中的所述盘映像的使用状态,确定何时将所述盘映像重新安装到所述第一OS。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基于所述第二OS中的输入模式、关于所述第一OS中的所述盘映像的工作负载以及关于所述第二OS中的所述盘映像的工作负载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盘映像被重新安装到所述第一OS。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盘映像以分时方式被安装到所述第一OS和所述第二OS。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晓泽李容赫李圣民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