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凤鹤专利>正文

食品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备而成的食品包装材料技术

技术编号:1756795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将可吸附气体和水分的无机粉末粒子涂敷在纸张、织物或无纺织物等的原纸上来保持食品的新鲜度的食品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备而成的食品包装材料。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食品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抑制可吸附气体和水分的无机粉末粒子在储存容器或在储存容器中通过配管移动到喷嘴等的喷射口的途中沉淀,使得易于大规模生产涂敷有包含沸石粉末和/或硅藻土粉末的涂敷液的包装材料,并且,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食品包装材料因沸石粉末和硅藻土粉末的吸附性和吸湿性而具有优秀的水分吸附性及气体结合性,因而可提高食品的新鲜度的维持以及可保存性,并且由于涂敷材料具有环保性且对人体无害,因而可有效地利用于食品包装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食品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备而成的食品包装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将可吸附气体和水分的无机粉末粒子涂敷在纸张、织物或无纺织物等的原纸上来保持食品的新鲜度的食品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备而成的食品包装材料。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用于保护食品的包装材料的使用量正在增加,食品包装材料不仅需要保护内容物,还需要维持内容物的质量。一般而言,食品包装材料应具有优秀的耐水性及耐油性,为此在原纸表面涂敷作为通用树脂的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尿烷等的多种合成树脂,这种涂敷作业还需要用于赋予可塑性或热粘合性的辅助剂,在包装材料上涂敷包含这些物质的合成树脂的情况下,由于溶出有害物质,因而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并且产生在废弃过程中排出环境激素的问题。与此同时,食品中的蔬菜、水果等的农产品即使在收获后也会继续进行呼吸作用,由于这种呼吸作用可产生农产品枯萎、干枯现象,并且在储存或流通中产生乙烯气体、醛气体或酒精气体等,所产生的气体导致促进蔬菜或水果的成熟,因此基于这种自然熟成的软化现象,导致品质徐徐变化,且因微生物的作用而导致腐烂。农产品不仅因如上所述的成熟现象而枯萎,还因在表面发生的蒸腾作用而枯萎,这种蒸腾作用与呼吸作用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农产品的品质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呼吸作用的影响。为了防止食品在如上所述的储存或流通过程中易于变质,具有在流通时,将食品储存在以低温高湿的状态维持的储藏室等中的方法,但是存在如下的问题:因需要各种设备而需要很多设置费用以设置储存室,而且在储存于储存室中的食品突然暴露于室温的情况下,加速食品的变质。作为防止食品的变质的其他方法,存在用瓦楞纸等来包装食品的方法,一般而言,作为食品包装材料来使用的瓦楞纸由内面纸和外面纸以及插入于其中间的瓦楞芯纸(corrugatingmedium)等构成。但是,瓦楞纸无吸附储存食品时所产生的气体或调解湿度的功能,因此不足以防止食品的变质,存在由于食品的储存及流通过程中所产生的湿度因而降低瓦楞纸的强度的问题。为了防止上述问题,适用了在瓦楞纸表面涂敷石蜡以阻隔湿气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也因在瓦楞纸箱内部留有湿气而导致降低食品的储存性。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了如下的包装材料,上述包装材料通过韩国授权专利第0788874号和第1155857号,在原纸的至少一个面涂敷具有吸湿及吸附性质的无机物质,来维持食品的新鲜度,从而防止蔬菜或水果的枯萎或变质。在上述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无纺织物或纸张上涂敷包含沸石和膨润土的涂敷剂,从而借助沸石和膨润土所具有的气体吸附作用和水分的吸湿作用可长时间储存蔬菜或水果,但是,存在如下的问题:在涂敷作业过程中,因上述涂敷液的流动性低,重量较大的沸石和膨润土粉末粒子沉淀在储存容器中,而且在储存容器中,通过配管移动到喷嘴等的喷射口的途中,因沸石和膨润土粉末沉淀而堵塞配管。由于这些问题,尽管上述专利技术在技术上有优越性,但是由于制备装置难以连续操作,因此存在妨碍大规模生产可维持食品的新鲜度的包装材料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提供在储存或移送涂敷于食品包装材料的涂敷液的途中,使涂敷液所包含的无机粉末粒子不易于沉淀,从而通过装置的连续操作来实现食品包装材料的大规模生产的食品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备而成的食品包装材料。(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食品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上述食品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通过混合85~95重量百分比的沸石粉末、硅藻土粉末或它们的混合物及5~15重量百分比的碳酸钙粉末来准备混合粉末的步骤;通过混合50~65重量百分比的水、5~10重量百分比的聚乳酸及25~45重量百分比的上述混合粉末来制备涂敷液的步骤;在原纸上涂敷上述涂敷液的步骤;以及对涂敷有上述涂敷液的原纸进行干燥的步骤。此时,优选地,上述碳酸钙为轻质碳酸钙,上述碳酸钙粉末是通过细磨牡蛎壳获得的牡蛎壳粉末,上述牡蛎壳粉末是通过粉碎牡蛎壳的壳体层来制备的。并且,优选地,上述聚乳酸为光学纯度90%以下的低熔点的聚乳酸,上述涂敷步骤为以80~500m/分钟的速度在原纸涂敷定量5~300g/m2的量的涂敷液。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食品包装材料,上述食品包装材料由上述方法制备,通过均匀混合65~81重量百分比的沸石粉末、硅藻土粉末或它们的混合物、5~11重量百分比的碳酸钙粉末以及14~24重量百分比的聚乳酸来涂敷在原纸的一面或两面。(三)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食品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抑制可吸附气体和水分的无机粉末粒子在储存容器或在储存容器中通过配管移动到喷嘴等的喷射口的途中沉淀,使得易于大规模生产涂敷所包含沸石粉末和/或硅藻土粉末的涂敷液的包装材料。并且,由于本专利技术的食品包装材料因沸石粉末和硅藻土粉末的吸附性和吸湿性而具有优秀的水分吸附性及气体结合性,因而可提高维持食品的新鲜度的维持以及可保存性,并且由于涂敷材料具有环保性且对人体无害,因而可有效地利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食品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通过混合沸石粉末和硅藻土粉末中的至少一个和碳酸钙粉末来准备混合粉末的步骤;通过混合水、聚乳酸及上述混合粉末来准备涂敷液的步骤;在原纸上涂敷上述涂敷液的步骤;以及对涂敷有上述涂敷液的原纸进行干燥的步骤。沸石(zeolite)作为主要包含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多孔结晶体的硅酸铝矿物,(Si,Al)O4的四面体通过顶角氧(apicaloxygen)形成三维的立体网状骨架结构,并在中央部形成大孔隙,包含水分子和可交换性阳离子。由于水分子不会因低温加热而易于去除,或沸石的结构的骨架不会变,因此可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其化学组成可以表示为Wy(Si,Al)(O2xnH2O),W主要是由钠(Na)和钙(Ca)组成,并且也包含钾(K)、镁(Mg)、钡(Ba)、锂(Li)等。沸石具有规定大小的细孔经,可选择性地通过比上述细孔经小的分子并吸附,并且借助位于结晶结构内的阳离子作用而选择性地强力吸附不饱和碳氢化合物或极性物质,同时,上述阳离子可以容易地与其他阳离子交换,从而具有去除有害物质、浓缩及回收有用成分的功能,同时,通过用阴离子取代部分阳离子以具有抗菌性,从而发挥维持食品的质量和维持鲜度的效果。硅藻土(diatomite)是由积累作为单细胞生物的硅藻类的遗骸形成的岩石或沉积物,主要由二氧化硅(SiO2)组成,其大部分由非晶质二氧化硅组成,其中存在若干的结晶质二氧化硅,由于作为多孔质的硅藻本身的复杂结构和壳的一次和二次孔隙,密度非常低,因硅藻的微孔(cell)中有无数的空隙,可滤除杂质粒子,并且由于具有优秀的绝热性、耐火性、耐化学性,因而广泛用于吸附剂、肥料、绝缘材料和研磨剂等。如上所述,沸石粉末和硅藻土粉末由于由微细的开放微孔形成的无数的孔隙形状和其内部空间的大表面积所表示的结构功能,因此通过涂敷其来制备的食品包装材料具有优秀的水分吸收能力、与氨气体、碳酸气体、硫化氢气体等的气体的结合能力及重金属的吸附能力。碳酸钙(calciumcarbonate)作为无色的结晶或白色的固体,不溶于纯水,但溶于包含二氧化碳的水中形成碳酸氢钙(calciumhydrogencarbonate),当酸作用于碳酸钙时,会产生二氧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品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混合85~95重量百分比的沸石粉末、硅藻土粉末或它们的混合物及5~15重量百分比的碳酸钙粉末来准备混合粉末的步骤;通过混合50~65重量百分比的水、5~10重量百分比的聚乳酸及25~45重量百分比的上述混合粉末来制备涂敷液的步骤;在原纸上涂敷上述涂敷液的步骤;以及对涂敷有上述涂敷液的原纸进行干燥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8.18 KR 10-2015-01157661.一种食品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混合85~95重量百分比的沸石粉末、硅藻土粉末或它们的混合物及5~15重量百分比的碳酸钙粉末来准备混合粉末的步骤;通过混合50~65重量百分比的水、5~10重量百分比的聚乳酸及25~45重量百分比的上述混合粉末来制备涂敷液的步骤;在原纸上涂敷上述涂敷液的步骤;以及对涂敷有上述涂敷液的原纸进行干燥的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碳酸钙为轻质碳酸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碳酸钙粉末是通过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凤鹤安钟姬林宝罗林荣勋
申请(专利权)人:林凤鹤安钟姬林宝罗林荣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