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两叶式全通径无压损流量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5809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开两叶式全通径无压损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阀体内有供介质流通的阀体通道,其特征在于:阀体上对称设置有两根阀轴,两根阀轴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联动同步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根之间通过销轴连接,两根阀轴上各设有一片半圆形蝶板,两片半圆形蝶板组成圆形蝶板;一根阀轴的上方设置有控制连杆,控制连杆转动控制该阀轴转动,该阀轴转动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控制另一根阀轴同步反向旋转,两根阀轴的转动控制两片半圆形蝶板反向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通过两片对开式的半圆形蝶板来控制阀体通道的开关,蝶板关闭状态下不占用阀体通道,增大了阀体通道的有效面积,继而增大了阀门的流通能力。

Open two leaf type full bore no pressure loss regulating valv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iameter no pressure loss flow control valve to open two vane pass comprises a valve body, the valve body of a valve channel for medium circulatio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valve body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two valve shaft, two valve shaft synchronous connection through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second connecting rod linkage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connecting rod the roots are connected by a pin shaft, two valve shaf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semicircular disc, two semicircular disc composed of circular disc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the control valve shaft above the control rod rotation control of the valve shaft, the valve shaft to rotate through the first and second links to control the other one the valve shaft synchronous reverse rotation, the rotation control of two semicircular disc and two reverse rotation of the valve shaft. The invention uses two pairs of open half round butterfly plates to control the switch of the valve body, and the butterfly plate does not occupy the valve body passageway under the closing state of the butterfly plate, which increases the effective area of the valve passage, and then increases the circulation capacity of the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开两叶式全通径无压损流量调节阀
本专利技术属于阀门
,尤其是涉及一种对开两叶式全通径无压损流量调节阀。
技术介绍
现有的阀门的结构为,将阀轴设置在阀体的中轴线上,蝶板装配于阀轴上,通常阀轴与蝶板连接为整体,蝶板绕阀轴作90°旋转,蝶板的旋转控制阀体通道的开关。现有的阀门存在的问题有:蝶板及蝶板与阀轴的连接位置处具有一定的厚度,在蝶板全开时会占用阀体通道的一部分面积,减少了阀门通经的有效面积,从而影响了阀门的流通能力。此外,现有的阀门调节灵敏度不够,对流量的微小变化不易控制,调节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对开两叶式全通径无压损流量调节阀,以解决现有阀门结构会导致阀门流通能力减小及阀门调节精度不高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对开两叶式全通径无压损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阀体内有供介质流通的阀体通道,阀体上对称设置有两根阀轴,两根阀轴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联动同步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根之间通过销轴连接,两根阀轴上各设有一片半圆形蝶板,两片半圆形蝶板组成圆形蝶板;一根阀轴的上方设置有控制连杆,控制连杆设置在支架上,控制连杆转动控制该阀轴转动,该阀轴转动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控制另一根阀轴同步反向旋转,两根阀轴的转动控制两片半圆形蝶板反向旋转,两片半圆形蝶板组成圆形蝶板时封闭阀体通道,两片半圆形蝶板分离时打开阀体通道。进一步的,所述阀体两侧设置有安装阀轴的安装孔,安装孔位于阀体通道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与阀体通道之间有供半圆形蝶板穿过的穿孔。进一步的,所述穿孔上设有密封件。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连杆与减速电机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阀轴与阀体连接位置处设置有耐磨自润滑式轴承。进一步的,所述阀体通道为圆形通道,阀体为方形阀体。进一步的,所述半圆形蝶板的转动角度为90°。进一步的,所述半圆形蝶板与阀轴一体成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对开两叶式全通径无压损流量调节阀具有以下优势:(1)通过两片对开式的半圆形蝶板来控制阀体通道的开关,蝶板关闭状态下不占用阀体通道,增大了阀体通道的有效面积,继而增大了阀门的流通能力;(2)阀板由两片半圆形蝶板组成,只需要微量调整就能使阀体通道的流量发生改变,流量的调节范围也增大,调节精度可进一步提高;(3)阀门具有控制精准、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调节阀的阀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调节阀的蝶板传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阀体;11-传动销;12-半圆形蝶板;13-阀轴;14-耐磨自润滑式轴承;15-曲柄;16-销轴;17-第一连杆;18-支架;19-控制连杆;20-第二连杆。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本技术方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阀门中蝶板及蝶板与阀轴13的连接位置处具有一定的厚度,在蝶板全开时会占用阀体通道的一部分面积,减少了阀门通经的有效面积,从而影响了阀门的流通能力。此外,现有的阀门调节灵敏度不够,对流量的微小变化不易控制,调节精度不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开两叶式全通径无压损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10,阀体10内有供介质流通的阀体通道,阀体10上对称设置有两根阀轴13,两根阀轴13通过第一连杆17、第二连杆20联动同步连接,第一连杆17和第二连根之间通过销轴16连接,两根阀轴13上各设有一片半圆形蝶板12,两片半圆形蝶板12组成圆形蝶板;一根阀轴13的上方设置有控制连杆19,控制连杆19设置在支架18上,控制连杆19转动控制该阀轴13转动,该阀轴13转动通过第一连杆17和第二连杆20控制另一根阀轴13同步反向旋转,两根阀轴13的转动控制两片半圆形蝶板12反向旋转,两片半圆形蝶板12组成圆形蝶板时封闭阀体通道,两片半圆形蝶板12分离时打开阀体通道。两根阀轴13的具体连接方式可为:两根阀轴13顶部设置有曲柄15,两个曲柄15分别通过两根第二连杆20与第一连杆17的两端连接,第一连杆17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16与第二连杆20连接,两根第二连杆20尺寸一致。该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两片对开式的半圆形蝶板12来控制阀体通道的开关,蝶板关闭状态下不占用阀体通道,增大了阀体通道的有效面积,继而增大了阀门的流通能力;阀板由两片半圆形蝶板12组成,只需要微量调整就能使阀体通道的流量发生改变,流量的调节范围也增大,调节精度可进一步提高。所述阀体10两侧设置有安装阀轴13的安装孔,安装孔位于阀体通道的两侧。阀轴13的安装方式并不限于安装孔的结构,安装孔不占用阀体通道及阀体10外部空间,结构紧凑,为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安装孔与阀体通道之间有供半圆形蝶板12穿过的穿孔,穿孔上设有密封件。密封件可以是密封圈等。阀体通道内设有避让槽,半圆形蝶板12完全打开状态下可容置于避让槽内,以进一步提高流体通道的流通能力。所述控制连杆19与减速电机连接。控制连杆19的控制方式不限于减速电机或其他电子控制,还可以是手动控制方式。所述阀轴13与阀体10连接位置处设置有耐磨自润滑式轴承14。所述阀体通道为圆形通道,阀体10为方形阀体。所述半圆形蝶板12的转动角度为90°,半圆形蝶板12与阀轴13一体成型,或半圆形蝶板12与阀轴13通过传动销11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创造,凡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对开两叶式全通径无压损流量调节阀

【技术保护点】
对开两叶式全通径无压损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阀体内有供介质流通的阀体通道,其特征在于:阀体上对称设置有两根阀轴,两根阀轴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联动同步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根之间通过销轴连接,两根阀轴上各设有一片半圆形蝶板,两片半圆形蝶板组成圆形蝶板;一根阀轴的上方设置有控制连杆,控制连杆设置在支架上,控制连杆转动控制该阀轴转动,该阀轴转动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控制另一根阀轴同步反向旋转,两根阀轴的转动控制两片半圆形蝶板反向旋转,两片半圆形蝶板组成圆形蝶板时封闭阀体通道,两片半圆形蝶板分离时打开阀体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对开两叶式全通径无压损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阀体内有供介质流通的阀体通道,其特征在于:阀体上对称设置有两根阀轴,两根阀轴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联动同步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根之间通过销轴连接,两根阀轴上各设有一片半圆形蝶板,两片半圆形蝶板组成圆形蝶板;一根阀轴的上方设置有控制连杆,控制连杆设置在支架上,控制连杆转动控制该阀轴转动,该阀轴转动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控制另一根阀轴同步反向旋转,两根阀轴的转动控制两片半圆形蝶板反向旋转,两片半圆形蝶板组成圆形蝶板时封闭阀体通道,两片半圆形蝶板分离时打开阀体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开两叶式全通径无压损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阀体两侧设置有安装阀轴的安装孔,安装孔位于阀体通道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开两叶式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永红廖志芳王荣辉王东福王天彪
申请(专利权)人:博纳斯威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