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孝专利>正文

一种基础加固纠偏结构及基础加固纠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55696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础加固纠偏结构及基础加固纠偏的方法。该基础加固纠偏结构,包括建筑基础、穿设于所述建筑基础的支撑桩、设置于所述支撑桩顶部的千斤顶、与所述千斤顶抵接的承重梁、以及用于固定所述承重梁和建筑基础的锚筋;所述支撑桩的桩顶高于所述建筑基础的顶面,所述支撑桩的桩底嵌入持力层;所述承重梁设置于所述千斤顶的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基础加固纠偏结构,利用锚筋将、承重梁、千斤顶和建筑基础连为一个整体,用于在纠偏过程中将建筑基础整体顶升进行纠偏并利用支撑桩解决建筑物后期重复下沉倾斜的可能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基础加固纠偏的方法,是采用对基础整体联合顶升调整进行纠偏。

A method of correcting deviation and correcting deviation of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and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础加固纠偏结构及基础加固纠偏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基础加固纠偏结构及基础加固纠偏的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建筑基础纠偏,或采用断柱顶升调整纠偏,或采用基础土体迫降进行纠偏。但断柱纠偏,须先把柱断开,再采用千斤顶顶升调节,在断柱的过程中存在建筑安全风险,同时断柱后亦存在水平荷载(如地震)突发而产生房屋倾倒的风险,而且断柱顶升完成亦需对断柱重新加固连接,也存在着后期加固柱质量的安全隐患。基础土体迫降一般为掏土或射水方式,因土体性质,且位于地下,施工过程不便于精密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础加固纠偏结构,利用锚筋将、承重梁、千斤顶和建筑基础连为一个整体,用于在纠偏过程中将建筑基础整体顶升进行纠偏并利用支撑桩解决建筑物后期重复下沉倾斜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础加固纠偏的方法,在建筑基础上开孔设置支撑桩,作为反力点固定千斤顶,通过锚筋、将承重梁、建筑基础和多个千斤顶连为一个整体,对建筑基础整体顶升进行纠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础加固纠偏结构,包括建筑基础、穿设于所述建筑基础的支撑桩、设置于所述支撑桩顶部的千斤顶、与所述千斤顶抵接的承重梁、以及用于固定所述承重梁和建筑基础的锚筋;所述支撑桩的桩顶高于所述建筑基础的顶面,所述支撑桩的桩底嵌入持力层;所述承重梁设置于所述千斤顶的顶部。优选的,所述支撑桩的顶端设置有平台,所述平台的边缘凸出所述支撑桩的外壁,所述千斤顶放置于所述平台。优选的,所述锚筋为多个,多个所述锚筋均匀分布并固定于所述建筑基础,多个所述锚筋的高度一致,每一个所述锚筋为冂型,所述锚筋的两个自由端固定于所述建筑基础,所述承重梁穿过多个所述锚筋并与所述锚筋的顶部抵接。优选的,所述建筑基础设置有多个穿孔,每一个所述穿孔分别穿设一根所述支撑桩,所述穿孔的直径比所述支撑桩的外径大10-30mm,相邻两个所述穿孔之间的距离为支撑桩的外径的3-5倍。优选的,所述建筑基础包括建筑的原基础和自所述原基础向外延伸的地梁,所述穿孔设置于所述地梁和/或所述地梁与原基础的接合处和/或原基础。优选的,所述支撑桩为中空的管状,支撑桩的下部开设有多个呈梅花状分布的孔洞组,每一个所述孔洞组包括多个单孔,所述单孔的孔径为5-10mm,相邻单孔之间的间距为300-500mm。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础加固纠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支撑桩的桩径、桩长和数量;(2)确定锚筋的直径和数量、承重梁的种类以及千斤顶的规格;(3)根据步骤(1)中确定的支撑桩的数目,在建筑基础上进行支撑桩定位并根据桩径开设穿孔;(4)将步骤(1)中的支撑桩穿过步骤(3)中的穿孔进行静力压桩,支撑桩的桩顶高于建筑基础的顶面;(5)待步骤(4)中的支撑桩稳定后,在建筑基础的顶面植筋锚筋,将千斤顶固定于支撑桩上,将承重梁穿过同侧建筑基础上的锚筋,并将承重梁置于千斤顶上;(6)调节千斤顶,随着千斤顶的顶升,将建筑基础沉降处抬升直至复位,完成纠偏;(7)封桩。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根据地质情况及上部荷载情况选用支撑桩的桩长和桩径,并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结构与使用荷载,计算建筑物承重柱的柱底轴力,根据柱底轴力确定顶升支撑桩数量以及单个支撑桩的顶升反力,其中,柱底轴力Fk=作用于该承重柱各层的荷载Q的荷载组合;所述步骤(2)中,根据柱底轴力,计算顶升需要的锚筋锚拉力,确定锚筋的直径及数量;根据顶升反力选用千斤顶并计算承担锚筋的承重梁的截面,其中,顶升反力Fi≥柱底轴力Fk/该柱下基础的总桩数n;锚筋拉力×锚筋数量≥柱底轴力Fk。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建筑基础包括原基础和自所述原基础向外延伸的地梁,所述穿孔设置于所述地梁和/或地梁与原基础的接合处和/或原基础;所述步骤(4)中,支撑桩为中空的管状,支撑桩的下部开设有多个呈梅花状分布的孔洞组,当支撑桩静力压桩至持力层后,对支撑桩进行管内高压注浆,使支撑桩与四周的土体密实;当支撑桩无法通过静力压桩直接到达持力层时,在进行静力压桩前,先钻孔至持力层,再放置支撑桩进行静力压桩。优选的,所述步骤(7)中,从穿孔处进行高压注浆封实,将支撑桩与建筑基础连为一体,完成封桩,然后将千斤顶和承重梁撤离,并将锚筋与支撑桩焊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基础加固纠偏结构,在建筑基础设置支撑桩,利用支撑桩作为反力点,在支撑桩的桩顶固定千斤顶,在千斤顶的顶端放置承重梁,并在建筑基础上锚植锚筋,利用锚筋将承重梁、千斤顶和建筑基础连为一个整体,用于在纠偏过程中将建筑基础整体顶升进行纠偏,另外还能利用支撑桩解决建筑物后期重复下沉倾斜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的基础加固纠偏的方法是采用对基础整体联合顶升调整进行纠偏,在建筑基础上开孔,穿设支撑桩,利用支撑桩作为反力点,在支撑桩的桩顶设置千斤顶,并在建筑基础上锚植锚筋,利用锚筋将承重梁、千斤顶和建筑基础连为一个整体,用于在纠偏过程中将建筑基础整体顶升进行纠偏。在纠偏过程中,调节千斤顶使其顶升,随着千斤顶顶升承重梁,承重梁向上运动,锚筋受到承重梁的顶升力也会向上运动,锚筋锚植于建筑基础,建筑基础随着锚筋一起向上运动,即最终起到将建筑基础顶升的效果,直至建筑基础复位,完成调平纠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纠偏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所述支撑桩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所述支撑桩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建筑基础;11、穿孔;12、原基础;13、地梁;2、支撑桩;21、平台;22、孔洞组;221、单孔;23、隔栏;3、千斤顶;4、承重梁;5、锚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6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基础加固纠偏结构,包括建筑基础1、穿设于所述建筑基础1的支撑桩2、设置于所述支撑桩2顶部的千斤顶3、与所述千斤顶3抵接的承重梁4和固定所述承重梁4和建筑基础1的锚筋5;所述支撑桩2的桩顶高于所述建筑基础1的顶面,所述支撑桩2的桩底嵌入持力层;所述承重梁4设置于所述千斤顶3的顶部。本专利技术中的建筑基础1为单基础,通过在建筑基础1内穿设支撑桩2,利用支撑桩2作为反力点,在支撑桩2的桩顶设置千斤顶3,在千斤顶3的顶端放置承重梁4,并在建筑基础1上锚植锚筋5,利用锚筋5将承重梁4、千斤顶3和建筑基础1连为一个整体,并且锚筋5用于承受承重梁4和建筑基础1纠偏的顶升力,本专利技术的基础加固纠偏结构用于在纠偏过程中将建筑基础1沉降部分进行顶升纠偏,另外还能利用支撑桩2解决建筑物后期重复下沉倾斜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工作原理是:支撑桩2作为支点支撑千斤顶3,千斤顶3的顶面顶升承重梁4,承重梁4将顶升力传达给锚筋5,锚筋5将承重梁4、千斤顶3和建筑基础1连为一个整体,锚筋5用于承受承重梁4和建筑基础1纠偏的顶升力,在纠偏过程中,调节千斤顶3使其顶升,随着千斤顶3顶升承重梁4,承重梁4向上运动,锚筋5受到承重梁4的顶升力也会向上运动,锚筋5锚植于建筑基础1,建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础加固纠偏结构及基础加固纠偏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础加固纠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基础、穿设于所述建筑基础的支撑桩、设置于所述支撑桩顶部的千斤顶、与所述千斤顶抵接的承重梁、以及用于固定所述承重梁和建筑基础的锚筋;所述支撑桩的桩顶高于所述建筑基础的顶面,所述支撑桩的桩底嵌入持力层;所述承重梁设置于所述千斤顶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础加固纠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基础、穿设于所述建筑基础的支撑桩、设置于所述支撑桩顶部的千斤顶、与所述千斤顶抵接的承重梁、以及用于固定所述承重梁和建筑基础的锚筋;所述支撑桩的桩顶高于所述建筑基础的顶面,所述支撑桩的桩底嵌入持力层;所述承重梁设置于所述千斤顶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加固纠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桩的顶端设置有平台,所述平台的边缘凸出所述支撑桩的外壁,所述千斤顶放置于所述平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加固纠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筋为多个,多个所述锚筋均匀分布并固定于所述建筑基础,多个所述锚筋的高度一致,每一个所述锚筋为冂型,所述锚筋的两个自由端固定于所述建筑基础,所述承重梁穿过多个所述锚筋并与所述锚筋的顶部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加固纠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基础设置有多个穿孔,每一个所述穿孔分别穿设一根所述支撑桩,所述穿孔的直径比所述支撑桩的外径大10-30mm,相邻两个所述穿孔之间的距离为支撑桩的外径的3-5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础加固纠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基础包括建筑的原基础和自所述原基础向外延伸的地梁,所述穿孔设置于所述地梁和/或所述地梁与原基础的接合处和/或原基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加固纠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桩为中空的管状,支撑桩的下部开设有多个呈梅花状分布的孔洞组,每一个所述孔洞组包括多个单孔,所述单孔的孔径为5-10mm,相邻单孔之间的间距为300-500mm。7.一种基础加固纠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支撑桩的桩径、桩长和数量;(2)确定锚筋的直径和数量、承重梁的种类以及千斤顶的规格;(3)根据步骤(1)中确定的支撑桩的数目,在建筑基础上进行支撑桩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孝张艳红王胜忠李强高金少易富连黄钟焕
申请(专利权)人:杨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