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物纠偏、降低建筑物标高的一种迫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8298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0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纠偏、建筑物标高超高调整的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针对建筑物因地质原因、自然灾害原因造成的建筑倾斜及建筑物因违章建设造成的建筑结构标高的超高等,对建筑物倾斜扶正、建筑物标高降低的方法,使原结构恢复正常的使用功能。避免建筑物的拆除重建,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A way to reduce the elevation of buildings and reduce the elevation of building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echnique of rectification of buildings and super high adjustment of building eleva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higher building structure for building and building elevation tilt due to geological reasons, natural disasters due to illegal construction caused by the method of building the lowering of righting, tilt to the building, the original structure to restore normal function. To avoid the demoli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it has certain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关于建筑物纠偏、降低建筑物标高的一种迫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纠偏、建筑物标高超高调整的技术。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建筑物因地质原因、自然灾害原因造成的建筑倾斜及建筑物因违章建设造成的建筑结构标高的超高等,对其进行建筑物纠偏、超高建筑物进行迫降的有效方法。建筑物发生偏位的主要原因有地质勘察设计时未能查明的详细地质状况,造成设计设计的承载力不足,而最终使建筑物不均匀沉降造成倾斜。桩基施工完成,开挖基坑土方堆放不均,造成桩基局部受挤压倾斜,以至于后期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倾斜。地震的发生造成结构损伤,致使原建筑物结构的倾斜。建筑物结构标高超高的有以下的原因:原建筑物由于施工单位失误造成结构标高超出设计图纸,不能满足验收条件,达不到设计要求。由于道路改造,道路坡度调整,标高降低,对连接道路的桥梁结构已经不能满足改造后线路的需求,需要进行降低处理。本专利技术采的用迫降技术方法,有效解决了建筑物的倾斜纠正,对建筑物局部的标高超高有效的进行调整,避免建筑物的拆除重建,节省资源。建筑调整加固后仍旧不影响其原有的使用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对上述
技术介绍
和目前在此领域的技术不足,本次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物倾斜扶正、建筑物标高超高降低的方法,使原结构恢复正常的使用功能。本次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查明建筑物需要处理的原因及调整数据。步骤2拆除原结构装饰、非承重墙体。步骤3针对建筑物进行支撑点的布设,在各个点设置测定位移的刻度尺,主要有临时支撑的设置、千斤顶的布置、起顶。步骤4对原结构支撑柱进行断柱凿除,进行落顶、降低支撑。步骤5到达最调整结构标高、纠偏的目的,对断柱部位进行加固恢复。其中步骤1还包含针对结构改造的目的,原结构的现状复测,周边建筑物的查勘,地基基础的资料复查,以及是否需要进行基础的加固措施。当建筑物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原地基勘察设计失误造成的,需要对原结构进行基础加固,加固方法有锚杆静压桩、或者高压注浆的的方式进行基础加固。步骤1中还包含对结构现状标高的测量,测量数据的整理、计算,得出建筑需要进行迫降的高度或者纠偏需要调整的高度的具体数据。并在建筑物的布设埋植监测点位。步骤1中还包含对于桥梁方面的数据处理,根据改造后坡度及调整前的坡度,整理出每个墩柱的标高调整量。步骤1中还包含对于原结构的现状进行检查,检查原结构是否具有影响结构迫降安全的病害,如果有需要对原结构进行加固,方可进行下步工序。步骤1中还包含当工程为建筑物纠偏时,需要根据现场建筑物的倾斜方向选定一旋转轴线,选定建筑物偏向侧的边柱为轴线,进行测量计算,核定出相应的迫降数据。步骤1中还包含根据原结构及建筑物现状,计算出建筑物的重量,受理点的荷载,制定出合理的方案进行支顶,布置千斤顶的额定吨位、千斤顶的行程等,制定出相应的每阶段临时支撑的高度设计、临时支撑管壁壁厚的设计等。步骤2中还包括对需要调整结构装饰进行拆除,对改造区域外有链接的管线、消防等进行断开连接,对伸缩缝及其他的约束进行拆除,是改造区域成为独立个体,减少约束,防止施工时对相邻的结构体造成损伤。步骤3中还包含安装临时支撑前、千斤顶,原结构是否具有安放的位置,如不足,需对反力基础的加固,加大,或者安装临时反力支撑牛腿、增加支撑梁等。步骤3中还包含安装临时支撑是根据现场的实际净空及千斤顶的行程、需要迫降的数据,一般采用行程250mm的100~150吨的千斤顶。临时支撑分为长节和短节,在底部设置长节,固定在原结构或者后加大的反力支撑平台位置,在靠近顶部的迫降区域段设置临时支撑的短节数,临时支撑短节设置为50~200mm一节,各节之间采用法兰连接,采用10.9s高强螺栓固定连接。步骤3中还包含临时支撑的安装时,对支撑的最上端小于50mm的空间采用钢板加垫,根据实际情况采用3~20mm钢板进行加垫,直至支顶密实。步骤3中还包含千斤顶安放时的反力基础的检查,安放千斤顶的位置的复核,对千斤顶安放时,采用钢管作为反力平台,一般采用的千斤顶高度为350mm,支撑平台距顶撑受理点的位置净空不大于650mm,千斤顶面至支顶结构面的空间在千斤顶的行程范围内。步骤3中还包含在安装千斤顶时,在千斤顶上部安装钢板,钢板厚度为10~20mm,时支顶时受力面均匀。步骤3中还包含在每个受理点设置多个千斤顶时,应注意对称布置。步骤3中还包含在每个支撑点设置测定结构位移的标尺,一般采用毫米为单位的刻度尺。步骤3中还包含在千斤顶布置时采用集中供油的方式进行,采用分流阀连接,供油路及回油路采用树形结构形式。步骤3中还包含千斤顶试顶,试顶的目的是确保个千斤顶正常的工作,起顶步骤一致。检查各千斤顶的受力情况,各点位布置的千斤顶是否可以支撑该点的重力。试顶结束后将顶回落,试顶是为确保各点千斤顶起落一致,检查千斤受力状况下,是否存在漏油及回油状况,检查千斤顶是否能正常工作。步骤3中还包含千斤顶顶升支撑,在试顶结束后,开始进行千斤顶的支撑,启动油泵,当千斤顶的起顶后刚刚接触到原结构受力面时,在油泵油压表有一定的读数,一般是千斤顶刚刚受力时停止供油。步骤4中还包含断柱、断墙方式采用小型的空压机或小型电镐进行凿除,禁止采用较大型的器械或爆破拆除,减小震动对原结构产生的影响,拆除结构时保留原结构钢筋。拆除高度根据实际需要降低的高度加600mm,以便拆除后对原结构的连接加固。拆除柱、墙时应错位进行,相邻柱或承重墙拆除时错开,不应同时进行拆除。步骤4中还包含拆除柱、墙达到设定的标高后,先将临时支撑降至第一节段需要迫降的高度,然后方可落顶,每50mm为一阶段进行落顶,在落顶的过程中,因此时建筑物的重量全部由千斤顶支撑,故在下降过程中密切注意各个点的受力状态及千斤顶的工作状态是否为同步,同时对原结构进行监测,结构出现裂缝或其他非正常情况,立即停止落顶。查明原因后才能继续进行。步骤4中还包含在建筑物迫降的过程中,千斤顶位置和临时支撑的高度不断交替降低,直至到达预定的位置。在此过程中,临时支撑每次降低的高度控制在50mm内,各个千斤顶的回顶速度及建筑物下落位移保持一致,相差不能大于1mm。千斤顶回油行程超过50mm后,停止落顶,支撑建筑物的转移至临时支撑受力,检查建筑物状况及顶升设备状态,正常后先起顶,降低临时支撑高度,依次循环进行。步骤4中还包含在迫降过程中,迫降高度大于千斤顶单次行程的距离(250mm)时,需要对千斤顶反力作用平台进行调整,降低千斤顶支撑平台高度时,临时支撑完全受力状态,千斤顶平台需错位降低,相邻支撑点的只能先拆除降低一处,换好后起顶支撑,然后在进行下个千斤顶的平台降低。步骤4中还包含降低临时支撑、千斤顶反力支撑平台工序依次循环进行,确保建筑物安全平稳达到设定的效果。步骤4中还包含对建筑物的监测、测量,最终迫降数据以监测、测量数据为准。步骤5中还包含当建筑物达到预定效果后,将原结构钢筋焊接连接,并按规范进行箍筋加密或进行布置相应的加强筋,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步骤5中还包含拆除原有临时支撑、千斤顶支撑,拆除前混凝土应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方可进行。步骤5中还包含在迫降施工完成后对改造后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持续周期时间为6个月,建筑稳定以后方可停止观测。附图说明图1为建筑物因各种原因产生向单侧倾斜的图片。图2为建筑物局部超高,达不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关于建筑物纠偏、降低建筑物标高的一种迫降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迫降方法进行建筑物纠偏、建筑标高超高降低、桥梁坡度调整的方式其特征在于迫降方式主要采用临时支撑及千斤顶的的循环转换,降低建筑物标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迫降方法进行建筑物纠偏、建筑标高超高降低、桥梁坡度调整的方式其特征在于迫降方式主要采用临时支撑及千斤顶的的循环转换,降低建筑物标高。2.如权利1所述的临时支撑为多节组合,临时支撑采用厚壁的无缝钢管,每节两端采用20~25mm厚钢板进行焊接,连接时各节之间采用高强螺栓进行固定连接。3.如权利1所述的千斤顶采用行程一般为20~300mm的千斤顶,千斤顶安装在反力支撑上,反力支撑与临时支撑一样分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燕志刚段战非冯河清易军民刘鲜华李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精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