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改良剂及使用该改良剂改良土地后种植水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55443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稻种植的苏打型盐碱地改良剂、使用该改良剂改良土地及改良土地后种植水稻的方法,其中改良剂以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糖厂滤泥,氨基磺酸,硫酸亚铁,硫酸铝,硫酸锌和葡醛内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盐碱地改良剂各组分从多个方面改善了基于水稻种植的苏打型盐碱地,为水稻生长提供适宜的pH值和碱化度,因而改良后即可种植水稻,并且使用后2~3年后即可使得水稻的亩产达到中高等产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盐碱地改良剂中含有糖厂滤泥成分,用糖厂滤泥中的钙离子来置换土壤胶体中的钠离子,从而达到降低碱化度的目的,因糖厂滤泥中除了含有45~55%左右的碳酸钙还包含20%的有机质。

A salt alkali land improver and the method of planting rice after improving the land using the impr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碱地改良剂及使用该改良剂改良土地后种植水稻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盐碱地改良
,具体说是一种盐碱地改良剂及使用该改良剂改良土地后种植水稻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盐碱地由于土壤理化性状差,水溶性阴、阳离子含量高,超出作物耐受限而不易被利用,因此,改良盐碱地应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降低水溶性阴、阳离子含量的角度以及种植管理方面综合考虑具体改良方法。目前国内改良盐碱地方法大致归纳如下:(1)化学改良:施用脱硫石膏、磷石膏、过磷酸钙、各种有机酸等;(2)物理改良:平整土地、抬高地形、深耕深松、蓄淡压盐碱、灌水洗盐碱、暗管排盐等;(3)生物改良:种植耐盐、吸盐植物,如水稻等。以上方法对盐碱地改良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上述方法均存在弊端和不足。如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能降低土壤pH值和碱化度,但脱硫石膏本身溶解度低,需要大量的水作为介质,对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反而可能进一步增加土壤的盐碱化;暗管排盐技术对碱性土壤作用不大,不能起到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碱化度和盐分的目的;种植耐盐碱植物也只是针对一定阈值内的盐碱有效,还要考虑气候、种植习惯、配套机械、经济性等因素。目前改良苏打型盐碱地主要采取施加脱硫石膏或各种有机、无机酸等方法,但效果不佳。苏打型盐碱地碱化度高,土壤颗粒细密,在水中的分散性差,易形成隔水层,依靠水媒介的反应难以进行;而脱硫石膏在水中的溶解度低,导致起效慢,且容易随排水流失。有机酸、无机酸成本高,改良工艺难度大、不易操作,且对降低碱化度及改善土壤颗粒性状作用甚微。中国专利申请201610542432.3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稻种植的盐碱地改良方法,主要针对含盐量2-5g/kg、pH值7.5-8.5的盐碱地用过磷酸钙和微生物肥料通过多次施用达到改良盐碱地目的,该方法对于限定的盐碱地有改良效果,但改良周期较长,改良剂用量没有依据,超过限定的盐碱地适用性较差。中国专利申请201610450531.X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改良剂,其所述改良剂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壤碱度,提高土壤排盐率,但制备过程繁琐,还需添加菊花、皂角、桑叶和板蓝等药用植物,成本较高,仅限定东北地区的土壤盐碱化土壤改良,适用性也较差。中国专利申请201310069798.0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改良方法,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土壤性状,但对降低土壤pH、减少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方面较差,还有增加土壤含盐量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盐碱地改良剂及使用该改良剂改良土地后种植水稻的方法。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水稻种植的苏打型盐碱地改良剂,以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糖厂滤泥40~200份,氨基磺酸100~400份,硫酸亚铁2~20份,硫酸铝0~8份,硫酸锌1~10份和葡醛内酯1~10份。优选的,以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糖厂滤泥80~120份,氨基磺酸200~300份,硫酸亚铁5~10份,硫酸铝0~6份,硫酸锌2~5份和葡醛内酯2~6份。优选的,以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糖厂滤泥90~100份,氨基磺酸240~280份,硫酸亚铁5~8份,硫酸铝0~4份,硫酸锌2~4份和葡醛内酯2~4份。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基于水稻种植的苏打型盐碱地改良剂应用,具体的用于盐碱地改良,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①将地块设置为长×宽为70~80m×30~40m的矩形田块,田块四周筑梗,梗宽1m,高0.5m;田块内平整,高差不大于3cm,短边一端为进水端,接进水设备,另一端为出水端,接排水设备;进水口和出水口对角分布,短边一侧设置田间路;②以重量份计,将糖厂滤泥40~200份,氨基磺酸100~400份,硫酸亚铁2~20份,硫酸铝0~8份,硫酸锌1~10份和葡醛内酯1~10份组成的改良剂分撒到田块中,然后用重耙耙一遍;③将步骤②处理后的田块灌水至水深5~7cm,然后用打浆机整体打浆2遍,用机械将田块整体超平,然后将田块继续补水至10cm,用打浆机再整体打浆1遍,静置12小时,将田块内的水排出;改良辅助工程,如田间路、渠、灌溉设备配套工程同步实施,并在施撒改良剂前完成,得到改良完盐碱地块。优选的用于盐碱地改良的工艺,步骤②先对盐碱地进行取样检测,根据检测数据中盐碱地的碱化度确定硫酸亚铁、硫酸铝、硫酸锌和葡醛内酯的重量比,具体的,当碱化度大于60%时,硫酸亚铁:硫酸铝:硫酸锌:葡醛内酯=3:2:1:2;当碱化度为40-60%时,硫酸亚铁:硫酸铝:硫酸锌:葡醛内酯=3:1:1:2;当碱化度为30-40%时,硫酸亚铁:硫酸铝:硫酸锌:葡醛内酯=4:1:1:1;当碱化度小于30%时,硫酸亚铁:硫酸锌:葡醛内酯=4:1:1;当碱化度小于30%时,硫酸铝的用量为0。步骤②先对盐碱地进行取样检测,根据检测数据中交换性钠离子含量的10%对应等价确定质量比的硫酸亚铁:硫酸铝:硫酸锌:葡醛内酯中铁、铝、锌离子之和,具体的计算公式为:X=a*10%*0.2*666*1350/100/1000/(硫酸亚铁所占质量份数*2/总质量份数/278+硫酸铝所占质量份数*6/总质量份数/342+硫酸锌所占质量份数*2/总质量份数/287);其中X为每亩盐碱地中硫酸亚铁、硫酸铝、硫酸锌和葡醛内酯的总用量/kg,a为交换钠离子的含量/cmol/kg,10%为折算系数,0.2*666为每亩土地20cm土层的体积/m3,1350为单位体积土壤的重量/kg/m3,100为cmol转换为mol的系数,1000为g转换为kg的系数,2为铁离子电荷数,278为硫酸亚铁分子量,6为2个铝离子电荷数,342为硫酸铝分子量,2为锌离子电荷数,287为硫酸锌分子量。优选的用于盐碱地改良的工艺,步骤②先对盐碱地进行取样检测,根据检测数据中交换性钠离子含量的90%对应等价钙离子折算成糖厂滤泥的用量,具体的计算公式为:Y=a*90%*0.2*666*1350/100/2*100/50%/1000;Y为每亩盐碱地中糖厂滤泥用量/kg,a为交换钠离子的含量/cmol/kg,90%为折算系数,0.2*666为每亩土地20cm土层的体积/m3,1350为单位体积土壤的重量/kg/m3,100为cmol转换为mol的系数,2为钙离子电荷数,100为碳酸钙分子量,50%为糖厂滤泥中碳酸钙的含量,1000为g转换为kg的系数。优选的用于盐碱地改良的工艺,步骤②先对盐碱地进行取样检测,根据检测数据中碳酸根、碳酸氢根、交换性钠离子含量的90%之和对应等价氢离子折算成氨基磺酸的用量,具体的计算公式为:X=(a*90%+b*2+c)*0.2*666*1350/100*97.09/1000;X为每亩盐碱地中氨基磺酸用量/kg,a为交换钠离子的含量/cmol/kg,90%为折算系数,b为碳酸根离子含量/cmol/kg,c为碳酸氢根离子含量/cmol/kg,0.2*666为每亩土地20cm土层的体积/m3,1350为单位体积土壤的重量/kg/m3,100为cmol转换为mol的系数,97.09为氨基磺酸分子量,1000为g转换为kg的系数。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使用权利要求1所得的盐碱地改良剂改良盐碱地后进行水稻种植的方法,第一个水稻种植季管理步骤分两种情况,具体的:(一)改良后一个月内种植水稻,包括以下步骤:⑴将改良完盐碱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水稻种植的苏打型盐碱地改良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糖厂滤泥40~200份,氨基磺酸100~400份,硫酸亚铁2~20份,硫酸铝0~8份,硫酸锌1~10份和葡醛内酯1~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水稻种植的苏打型盐碱地改良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糖厂滤泥40~200份,氨基磺酸100~400份,硫酸亚铁2~20份,硫酸铝0~8份,硫酸锌1~10份和葡醛内酯1~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稻种植的苏打型盐碱地改良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糖厂滤泥80~120份,氨基磺酸200~300份,硫酸亚铁5~10份,硫酸铝0~6份,硫酸锌2~5份和葡醛内酯2~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稻种植的苏打型盐碱地改良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糖厂滤泥90~100份,氨基磺酸240~280份,硫酸亚铁5~8份,硫酸铝0~4份,硫酸锌2~4份和葡醛内酯2~4份。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稻种植的苏打型盐碱地改良剂用于盐碱地改良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将地块设置为长×宽为70~80m×30~40m的矩形田块,田块四周筑梗,梗宽1m,高0.5m;田块内平整,高差不大于3cm,短边一端为进水端,接进水设备,另一端为出水端,接排水设备;进水口和出水口对角分布,短边一侧设置田间路;②以重量份计,将糖厂滤泥40~200份,氨基磺酸100~400份,硫酸亚铁2~20份,硫酸铝0~8份,硫酸锌1~10份和葡醛内酯1~10份组成的改良剂分撒到田块中,然后用重耙耙一遍;③将步骤②处理后的田块灌水至水深5~7cm,然后用打浆机整体打浆2遍,用机械将田块整体超平,然后将田块继续补水至10cm,用打浆机再整体打浆1遍,静置12小时,将田块内的水排出;改良辅助工程,如田间路、渠、灌溉设备配套工程同步实施,并在施撒改良剂前完成,得到改良完盐碱地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水稻种植的苏打型盐碱地改良剂用于盐碱地改良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②先对盐碱地进行取样检测,根据检测数据中盐碱地的碱化度确定硫酸亚铁、硫酸铝、硫酸锌和葡醛内酯的重量比,具体的,当碱化度大于60%时,硫酸亚铁:硫酸铝:硫酸锌:葡醛内酯=3:2:1:2;当碱化度为40-60%时,硫酸亚铁:硫酸铝:硫酸锌:葡醛内酯=3:1:1:2;当碱化度为30-40%时,硫酸亚铁:硫酸铝:硫酸锌:葡醛内酯=4:1:1:1;当碱化度小于30%时,硫酸亚铁:硫酸锌:葡醛内酯=4:1:1;步骤②先对盐碱地进行取样检测,根据检测数据中交换性钠离子含量的10%对应等价确定质量比的硫酸亚铁:硫酸铝:硫酸锌:葡醛内酯中铁、铝、锌离子之和,具体的计算公式为:X=a*10%*0.2*666*1350/100/1000/(硫酸亚铁所占质量份数*2/总质量份数/278+硫酸铝所占质量份数*6/总质量份数/342+硫酸锌所占质量份数*2/总质量份数/287);其中X为每亩盐碱地中硫酸亚铁、硫酸铝、硫酸锌和葡醛内酯的总用量/kg,a为交换钠离子的含量/cmol/kg,10%为折算系数,0.2*666为每亩土地20cm土层的体积/m3,1350为单位体积土壤的重量/kg/m3,100为cmol转换为mol的系数,1000为g转换为kg的系数,2为铁离子电荷数,278为硫酸亚铁分子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宽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漫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