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支撑工装以及总装输送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535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车身支撑工装,包括:底座;直接或间接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与不同平台车型对应的至少两个支撑脚,且至少除高度最低的支撑脚外的其它支撑脚可折叠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限位装置,用于至少能够将折叠的支撑脚限位于支撑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能够折叠的支撑脚,在总装装配线柔性化生产时通过放倒、竖立支撑脚能快速、有效的进行切换以满足多种不同平台车型的车身支撑,极大地减少了人员、时间损耗,提高生产效率,力求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总装输送线。

A body support and assembly line

Support tool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hicle body includes a base;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rranged in the base, and corresponding to the different models of the platform at least two support feet, and at least in addition to supporting feet minimum height of folding supporting foot arranged on the base; limit a device for at least able to support foot folding is restricted in the supporting position.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to support foot folding, flexible production in final assembly through down, erect the support foot can rapidly and effectively switch to satisfy the various models of body support platform, greatly reducing the loss of personnel, time,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makes the enterprises gain more benefit.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 general assembly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支撑工装以及总装输送线
本技术涉及汽车总装车间生产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身支撑工装以及总装输送线。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通常在汽车总装车间生产一种平台车型的基础上,会增加另一种平台车型,两种车型进行柔性化生产。柔性化生产指的是通过使用一种装置能快速、有效的满足两种不同平台车型的车身支撑,极大地减少了人员、时间损耗,力求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现有技术中,是在总装输送线上安装一个固定式的车身支撑工装,根据不同平台车型需要更换不同的车身支撑工装,因此在更换其它平台车型时,需要拆除原车身支撑工装,然后再安装新车身支撑工装,无法实现快速切换,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如何实现不同平台车型的车身支撑工装的快速切换,提高生产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支撑工装以及总装输送线,以实现不同平台车型的车身支撑工装的快速切换,提高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身支撑工装,包括:底座;直接或间接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与不同平台车型对应的至少两个支撑脚,且至少除高度最低的支撑脚外的其它支撑脚可折叠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限位装置,用于至少能够将折叠的支撑脚限位于支撑位置。优选地,在上述车身支撑工装中,所述支撑脚为两个,分别为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固定式支撑脚和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折叠式支撑脚,所述折叠式支撑脚的高度高于所述固定式支撑脚的高度。优选地,在上述车身支撑工装中,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安装架,所述固定式支撑脚与所述安装架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折叠式支撑脚通过旋转销铰接于所述安装架上。优选地,在上述车身支撑工装中,所述安装架面向所述折叠式支撑脚的一侧具有容纳槽;在所述折叠式支撑脚旋转至支撑位置时,所述折叠式支撑脚位于所述容纳槽内。优选地,在上述车身支撑工装中,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的第一折叠定位销,所述折叠式支撑脚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孔,在所述折叠式支撑脚旋转至支撑位置时,所述第一折叠定位销与所述第一限位孔对位插接。优选地,在上述车身支撑工装中,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的第二折叠定位销,所述折叠式支撑脚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孔,在所述折叠式支撑脚旋转至放倒位置时,所述第二折叠定位销与所述第二限位孔对位插接。优选地,在上述车身支撑工装中,所述第一折叠定位销和所述第二折叠定位销均为弹簧销。优选地,在上述车身支撑工装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折叠式支撑脚上的限位销,所述旋转销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折叠式支撑脚上开设有与所述旋转销配合的滑槽;所述安装架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限位销配合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滑槽的两个极限位置能够保证所述限位销随所述折叠式支撑脚转动至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配合;在所述限位销与所述第一限位槽配合时,所述折叠式支撑脚处于支撑位置;在所述限位销与所述第二限位槽配合时,所述折叠式支撑脚处于放倒位置。优选地,在上述车身支撑工装中,所述支撑脚的顶部设置有缓冲垫。一种总装输送线,包括输送线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输送线本体上的车身支撑工装,所述车身支撑工装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车身支撑工装。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车身支撑工装,包括与不同平台车型对应的至少两个支撑脚,且至少除高度最低的支撑脚外的其它支撑脚是可折叠设置的。以两个支撑脚为例,在使用低支撑脚时,可将高支撑脚放倒,在使用高支撑脚时,可将高支撑脚竖立至支撑位置,并通过限位装置进行固定。本技术采用了能够折叠的支撑脚,在总装装配线柔性化生产时通过放倒、竖立支撑脚能快速、有效的进行切换以满足多种不同平台车型的车身支撑,极大地减少了人员、时间损耗,提高生产效率,力求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身支撑工装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身支撑工装的折叠式支撑脚处于支撑位置和放倒位置的侧视图。其中,101为折叠式支撑脚,102为固定式支撑脚,103为旋转销,104为第一折叠定位销,105为第二折叠定位销,106为底座,107为安装架,108为限位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车身支撑工装以及总装输送线,以实现不同平台车型的车身支撑工装的快速切换,提高生产效率。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身支撑工装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身支撑工装的折叠式支撑脚处于支撑位置和放倒位置的侧视图。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身支撑工装包括底座106、支撑脚和限位装置。其中,支撑脚至少为两个,且与不同平台车型对应,该支撑脚直接设置于底座106上,也可通过其它部件间接设置于底座106上。优选地,支撑脚的顶部设置有缓冲垫,以减少支撑脚与车体之间的碰撞。由于各个支撑脚针对不同平台车型,所以支撑脚的高度不同,至少除高度最低的支撑脚外的其它支撑脚可折叠地设置于底座106上。各个支撑脚也可均能够能折叠,高度最低的支撑脚可以为固定式支撑脚,不可折叠,是因为即便高度最低的支撑脚不使用时,其高度也不会影响其他支撑脚的使用。为了保证支撑脚折叠后的固定,本技术增加了限位装置,限位装置用于至少能够将折叠的支撑脚限位于支撑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位置(即支撑脚的工作位置)的固定尤为重要,该位置必须采用限位装置进行固定,其他位置也可通过限位装置进行固定,也可不采用限位装置进行固定。本技术提供的车身支撑工装,包括与不同平台车型对应的至少两个支撑脚,且至少除高度最低的支撑脚外的其它支撑脚是可折叠设置的。以两个支撑脚为例,在使用低支撑脚时,可将高支撑脚放倒,在使用高支撑脚时,可将高支撑脚竖立至支撑位置,并通过限位装置进行固定。本技术采用了能够折叠的支撑脚,在总装装配线柔性化生产时通过放倒、竖立支撑脚能快速、有效的进行切换以满足多种不同平台车型的车身支撑,极大地减少了人员、时间损耗,提高生产效率,力求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支撑脚为两个,分别为固定于底座106上的固定式支撑脚102和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106上的折叠式支撑脚101,折叠式支撑脚101的高度高于固定式支撑脚102的高度。本技术将高度更高的支撑脚设计为折叠式支撑脚101,能够保证在折叠式支撑脚101放倒时,不影响固定式支撑脚102的使用,在其竖立时,固定式支撑脚102也不会对折叠式支撑脚101造成干涉。进一步地,本技术还可包括安装于底座106上的安装架107,固定式支撑脚102与安装架107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理解为固定式支撑脚102为安装架107的一部分。折叠式支撑脚101通过旋转销103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车身支撑工装以及总装输送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6);直接或间接设置于所述底座(106)上,与不同平台车型对应的至少两个支撑脚,且至少除高度最低的支撑脚外的其它支撑脚可折叠地设置于所述底座(106)上;限位装置,用于至少能够将折叠的支撑脚限位于支撑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6);直接或间接设置于所述底座(106)上,与不同平台车型对应的至少两个支撑脚,且至少除高度最低的支撑脚外的其它支撑脚可折叠地设置于所述底座(106)上;限位装置,用于至少能够将折叠的支撑脚限位于支撑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为两个,分别为固定于所述底座(106)上的固定式支撑脚(102)和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106)上的折叠式支撑脚(101),所述折叠式支撑脚(101)的高度高于所述固定式支撑脚(102)的高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106)上的安装架(107),所述固定式支撑脚(102)与所述安装架(107)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折叠式支撑脚(101)通过旋转销(103)铰接于所述安装架(107)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07)面向所述折叠式支撑脚(101)的一侧具有容纳槽;在所述折叠式支撑脚(101)旋转至支撑位置时,所述折叠式支撑脚(101)位于所述容纳槽内。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架(107)上的第一折叠定位销(104),所述折叠式支撑脚(101)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孔,在所述折叠式支撑脚(101)旋转至支撑位置时,所述第一折叠定位销(104)与所述第一限位孔对位插接。6.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利华陈全甘国辉李艳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