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边柱双层肩梁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53414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四肢边柱双层肩梁支撑结构,包括:边跨四肢格构柱(9),边跨四肢格构柱(9)的顶面水平设置下层肩梁(2),下层肩梁(2)的中心沿前后方向各设置一个内肢柱(8);下层肩梁(2)的右侧两端各设置一个屋盖肢(7);内肢柱(8)的顶面水平设置上层肩梁(1),并且,上层肩梁(1)分别与内肢柱(8)和屋盖肢(7)固定连接。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满足更大的起重量,每台吊车的最大起重量可以达到800吨;(2)本发明专利技术传递荷载更为直接,可将起吊物的荷载直接传递至边跨四肢格构柱;(3)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降低工程建造成本,提高高端装备制造车间的工作效率,且降低了工作过程的安全隐患。

Double deck shoulder beam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extremities

Provide the support structure, a double shoulder beam column side limbs of the invention includes: the side span lattice column (9 limbs), limb side span lattice column (9) of the top surface of the lower level set of shoulder beam (2), (2) the shoulder beam center along the fore-and-aft direction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endopodite column (8); the lower shoulder beam (2)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two end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roof limb (7); the endopodite column (8) of the top surface of the upper level set (1), shoulder beam and upper shoulder beam (1) respectively and the inner column (8) and (7) fixed roof limb.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1) the invention can meet the greater weight, each crane maximum lifting capacity can reach 800 tons; (2) the invention of load transfer is more direct, can be directly transferred to the lifting load of side span limbs latticed column; (3) the invention can reduce the project the construction cost,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of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workshop, and reduce the security risks of work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肢边柱双层肩梁支撑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端装备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四肢边柱双层肩梁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工业化与现代化的主导力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为此,我国于2015年9月5日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纲要,纲要中明确提出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其中包括:大力发展深海探测、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作业保障装备及其关键系统和专用设备;推动深海空间站、大型浮式结构物的开发和工程化,形成海洋工程装备综合试验、检测与鉴定能力,提高海洋开发利用水平。实现上述制造技术及高端海洋装备均离不开装备制造车间,尤其是对于大型高端设备的制造均需要双层超大吨位的吊车强力支撑方能实现。现有生产车间内的双层吊车均采用单层肩梁+悬挑牛腿实现,此种双层吊车支撑结构,本质还是属于单层肩梁的范畴,具有支撑强度有限的问题,无法满足吊车的大吨位起重量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四肢边柱双层肩梁支撑结构,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四肢边柱双层肩梁支撑结构,包括:边跨四肢格构柱(9),所述边跨四肢格构柱(9)为由4根等边角钢围成的截面为矩形的结构,所述边跨四肢格构柱(9)的顶面水平设置下层肩梁(2),所述下层肩梁(2)的中心沿前后方向各设置一个内肢柱(8),所述内肢柱(8)的底面与所述下层肩梁(2)固定连接;所述下层肩梁(2)的右侧两端各设置一个屋盖肢(7),并且,所述屋盖肢(7)的高度高于所述内肢柱(8)的高度;所述内肢柱(8)的顶面水平设置上层肩梁(1),并且,所述上层肩梁(1)分别与所述内肢柱(8)和所述屋盖肢(7)固定连接;上层吊车(3)的上层吊车梁(5)放置于所述上层肩梁(1)的顶面,下层吊车(4)的下层吊车梁(6)放置于所述下层肩梁(2)的顶面;所述屋盖肢(7)直接承受屋盖荷载,并将屋盖荷载直接传递至所述边跨四肢格构柱(9);上层吊车(3)的吊车荷载依次通过所述上层肩梁(1)、所述内肢柱(8)和所述下层肩梁(2)后,最终传递到所述边跨四肢格构柱(9);所述下层吊车(4)的吊车荷载传递到所述下层肩梁(2)后,经所述下层肩梁(2)的受力转换后传递到所述边跨四肢格构柱(9)。优选的,所述屋盖肢(7)采用箱型截面。优选的,所述内肢柱(8)和所述屋盖肢(7)的高度可调节,进而调节所述上层吊车(3)的高度。优选的,所述上层吊车梁(5)的端部还设置有上层吊车制动系统(10);所述下层吊车梁(6)的端部还设置有下层吊车制动系统(11)。优选的,所述边跨四肢格构柱(9)包括设置于四角的等高度的柱肢,相邻柱肢之间设置缀板;在所述柱肢的顶面设置柱顶板。优选的,所述上层肩梁(1)为8边形结构,包括:小边(8.1)和大边(8.2),小边(8.1)和大边(8.2)左右对称水平设置;小边(8.1)和大边(8.2)的两侧对称连接左侧边和右侧边,形成从小边(8.1)到大边(8.2)外扩的结构,其中,按从小边(8.1)到大边(8.2)方向,左侧边和右侧边依次包括:第1水平边(8.3)、外扩斜边(8.4)和第2水平边(8.5);其中,所述第1水平边(8.3)的长度大于所述外扩斜边(8.4)的长度;所述外扩斜边(8.4)的长度大于所述第2水平边(8.5)的长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四肢边柱双层肩梁支撑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能满足更大的起重量,每台吊车的最大起重量可以达到800吨;(2)本专利技术传递荷载更为直接,可将起吊物的荷载直接传递至边跨四肢格构柱;(3)本专利技术能降低工程建造成本,提高高端装备制造车间的工作效率,且降低了工作过程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四肢边柱双层肩梁支撑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四肢边柱双层肩梁支撑结构的下层肩梁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四肢边柱双层肩梁支撑结构的上层肩梁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原有生产车间内的双层吊车均采用单层肩梁+悬挑牛腿实现,此种双层吊车的本质还是属于单层肩梁的范畴,其工作原理是将单层肩梁置于边跨四肢格构柱的上部,承担上层较大吨位的吊车荷载,将下层吊车设置于边跨四肢格构柱侧面悬挑出的牛腿上,承担吨位较小的吊车荷载,上述的设计构造仅能满足下层吊车吨位小于75吨的情况,而车间内部由于四肢格构柱侧面悬挑牛腿的存在,导致部分室内使用空间受限,且牛腿的悬挑长度不能过长,否则结构的安全度会随之降低。随着大型装备的出现,此种构造形式不能满足现有高端装备制造车间的使用需求,为促进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解决传统双层吊车起重能力不足、起吊范围过小及使用安全度不高等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四肢边柱双层肩梁支撑结构,其优点是每台吊车的最大起重量可以达到800吨,并将起吊物的荷载直接传递至边跨四肢格构柱,且降低了工程造价与工作过程的安全隐患,提高了高端装备制造车间的工作效率。参考图1-图3,包括:边跨四肢格构柱9,边跨四肢格构柱9为由4根等边角钢围成的截面为矩形的结构,边跨四肢格构柱9的顶面水平设置下层肩梁2,下层肩梁2的中心沿前后方向各设置一个内肢柱8,内肢柱8的底面与下层肩梁2固定连接;下层肩梁2的右侧两端各设置一个屋盖肢7,并且,屋盖肢7的高度高于内肢柱8的高度;内肢柱8的顶面水平设置上层肩梁1,并且,上层肩梁1分别与内肢柱8和屋盖肢7固定连接;上层肩梁1和下层肩梁2位于屋盖肢7的同侧;上层吊车3的上层吊车梁5放置于上层肩梁1的顶面,下层吊车4的下层吊车梁6放置于下层肩梁2的顶面;屋盖肢7直接承受屋盖荷载,并将屋盖荷载直接传递至边跨四肢格构柱9;上层吊车3的吊车荷载依次通过上层肩梁1、内肢柱8和下层肩梁2后,最终传递到边跨四肢格构柱9;下层吊车4的吊车荷载传递到下层肩梁2后,经下层肩梁2的受力转换后传递到边跨四肢格构柱9。此外,针对截面为矩形的边跨四肢格构柱9,本专利技术对下层肩梁和上层肩梁的形状进行了进一步精细设计,采用下述与边跨四肢格构柱相对应的下层肩梁和上层肩梁,经本专利技术人进行大量试验验证,可有效提高整体的双层肩梁的支撑强度,从而满足双层大吨位吊车的使用需求。具体的,下层肩梁2采用与边跨四肢格构柱截面形状相对应的矩形带圆周角平面结构,下层肩梁2的面积和形状略大于边跨四肢格构柱的截面的面积和形状,当把下层肩梁放置于边跨四肢格构柱的顶面时,能够全面覆盖边跨四肢格构柱的顶面,从而有效向边跨四肢格构柱传递载荷。当然,实际应用中,下层肩梁与边跨四肢格构柱可采用焊接方式固定。上层肩梁1为8边形结构,参考图3,包括:小边8.1和大边8.2,小边8.1和大边8.2左右对称水平设置;小边8.1和大边8.2的两侧对称连接左侧边和右侧边,形成从小边8.1到大边8.2外扩的结构,其中,按从小边8.1到大边8.2方向,左侧边和右侧边依次包括:第1水平边8.3、外扩斜边8.4和第2水平边8.5。其中,第1水平边8.3的长度大于外扩斜边8.4的长度;外扩斜边8.4的长度大于第2水平边8.5的长度。屋盖肢7与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四肢边柱双层肩梁支撑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肢边柱双层肩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边跨四肢格构柱(9),所述边跨四肢格构柱(9)为由4根等边角钢围成的截面为矩形的结构,所述边跨四肢格构柱(9)的顶面水平设置下层肩梁(2),所述下层肩梁(2)的中心沿前后方向各设置一个内肢柱(8),所述内肢柱(8)的底面与所述下层肩梁(2)固定连接;所述下层肩梁(2)的右侧两端各设置一个屋盖肢(7),并且,所述屋盖肢(7)的高度高于所述内肢柱(8)的高度;所述内肢柱(8)的顶面水平设置上层肩梁(1),并且,所述上层肩梁(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肢柱(8)和所述屋盖肢(7)固定连接;所述上层肩梁(1)和所述下层肩梁(2)位于所述屋盖肢(7)的同侧;上层吊车(3)的上层吊车梁(5)放置于所述上层肩梁(1)的顶面,下层吊车(4)的下层吊车梁(6)放置于所述下层肩梁(2)的顶面;所述屋盖肢(7)直接承受屋盖荷载,并将屋盖荷载直接传递至所述边跨四肢格构柱(9);上层吊车(3)的吊车荷载依次通过所述上层肩梁(1)、所述内肢柱(8)和所述下层肩梁(2)后,最终传递到所述边跨四肢格构柱(9);所述下层吊车(4)的吊车荷载传递到所述下层肩梁(2)后,经所述下层肩梁(2)的受力转换后传递到所述边跨四肢格构柱(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肢边柱双层肩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边跨四肢格构柱(9),所述边跨四肢格构柱(9)为由4根等边角钢围成的截面为矩形的结构,所述边跨四肢格构柱(9)的顶面水平设置下层肩梁(2),所述下层肩梁(2)的中心沿前后方向各设置一个内肢柱(8),所述内肢柱(8)的底面与所述下层肩梁(2)固定连接;所述下层肩梁(2)的右侧两端各设置一个屋盖肢(7),并且,所述屋盖肢(7)的高度高于所述内肢柱(8)的高度;所述内肢柱(8)的顶面水平设置上层肩梁(1),并且,所述上层肩梁(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肢柱(8)和所述屋盖肢(7)固定连接;所述上层肩梁(1)和所述下层肩梁(2)位于所述屋盖肢(7)的同侧;上层吊车(3)的上层吊车梁(5)放置于所述上层肩梁(1)的顶面,下层吊车(4)的下层吊车梁(6)放置于所述下层肩梁(2)的顶面;所述屋盖肢(7)直接承受屋盖荷载,并将屋盖荷载直接传递至所述边跨四肢格构柱(9);上层吊车(3)的吊车荷载依次通过所述上层肩梁(1)、所述内肢柱(8)和所述下层肩梁(2)后,最终传递到所述边跨四肢格构柱(9);所述下层吊车(4)的吊车荷载传递到所述下层肩梁(2)后,经所述下层肩梁(2)的受力转换后传递到所述边跨四肢格构柱(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肢边柱双层肩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辰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