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去车轮轮缘毛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52364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5:43
一种高精度去车轮轮缘毛刺装置,由机架(1)、基座(2)、纵向导轨(3)、纵向伺服电机(4)、滚珠丝杠Ⅰ(5)、纵向移动板(6)、横向伺服电机(7)、横向导轨(8)、滚珠丝杠Ⅱ(9)等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先采用中心孔初定位夹紧车轮,然后消除中心孔和帽口的同轴度偏差,使外轮缘毛刺部位的旋转中心与刀具的旋转中心重合,从而实现了高精度去毛刺。此装置具有工艺先进、稳定高效、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A high precision wheel rim burr device

A high precision to the wheel rim burr device comprises a frame (1) and a base (2), longitudinal rails (3), longitudinal servo motor (4), 1 (5), ball screw plate (6), longitudinal transverse servo motor (7), (8) the transverse guide rail and ball screw II (9). The central hole is initially positioned and clamped for the wheel, then the coaxality deviation between the central hole and the cap opening is eliminated, so that the rotating center of the burr part of the outer rim is coincided with the rotation center of the cutter, thereby achieving high precision deburring. The devic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vanced technology, high stability,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auto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去车轮轮缘毛刺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轮机加工后毛刺清理的
,具体地说是一种高精度的去除车轮外侧轮缘部位毛刺的装置。
技术介绍
车轮机加工后,外侧轮缘部位会残存环形一圈毛刺,若毛刺去除不均匀,则环形一圈外侧轮缘圆角大小不一致,极易导致腐蚀,所以,急需提高去毛刺的精度,使外侧轮缘去完毛刺后圆角均匀一致。目前,车轮多采用两序车削完成加工,一序车床车削加工内侧轮缘、中心孔、法兰面、轮辐背腔,然后将车轮装卡到二序车床,二序车床车削帽口、外轮缘。由工艺分析可知,一序车削和二序车削采用了两个机床,所以存在同轴度偏差,即一序加工的中心孔和二序加工的帽口、外轮缘存在同轴度偏差,一般为0.1-0.5mm,所以,要想实现高精度去毛刺,需要消除同轴度偏差,使外轮缘毛刺部位的旋转中心与刀具的旋转中心重合,这样,外轮缘去完毛刺后才会均匀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高精度去车轮轮缘毛刺装置,能够用于自动化连续生产,提高去毛刺的精度,降低腐蚀风险。一种高精度去车轮轮缘毛刺装置,由机架、基座、纵向导轨、纵向伺服电机、滚珠丝杠Ⅰ、纵向移动板、横向伺服电机、横向导轨、滚珠丝杠Ⅱ、横向移动板、升降气缸、导向柱、导套、升降平台、涨紧气缸、法兰盘、涨套、涨芯、支撑板、定位导轨、定位气缸、左滑台、右滑台、齿轮齿条、定位轮、伺服电机、旋转盘、左导轨、左滑块、左气缸、左电机、左刀盘、右导轨、右滑块、右气缸、右电机、右刀盘、电动缸和圆心检测探头组成。定位导轨安装在支撑板上,左滑台与右滑台对称安装在定位导轨上,并通过齿轮齿条相连,定位气缸输出端连接左滑台,定位轮对称安装在左滑台和右滑台上,当车轮沿着辊道到达装置区域时,定位气缸启动,左滑台与右滑台同步运动,四个定位轮可将车轮初始定位,此为车轮初始定位系统。基座安装在机架底部,两条纵向导轨安装在基座上,纵向移动板安装在纵向导轨上,纵向移动板下方安装滚珠丝杠Ⅰ。纵向伺服电机输出端连接滚珠丝杠Ⅰ,从而控制纵向移动板的纵向移动。两条横向导轨安装在纵向移动板上,横向移动板安装在横向导轨上,横向移动板下方安装滚珠丝杠Ⅱ。横向伺服电机输出端连接滚珠丝杠Ⅱ,从而控制横向移动板的横向移动,此为同轴度偏差矫正系统。升降气缸和四根导向柱安装在横向移动板上,升降气缸输出端连接升降平台,控制升降平台的上升和下降。涨紧气缸和法兰盘固定在升降平台上,涨紧气缸输出端连接涨芯,涨芯与涨套配合,法兰盘上端面与车轮法兰贴合用于轴向定位,涨套与车轮中心孔配合,用于车轮的径向定位和涨紧。伺服电机安装在机架顶部,其输出端连接旋转盘,左导轨和右导轨对称安装在旋转盘上,左滑块和右滑块对称安装在导轨上,左气缸与右气缸对称固定在旋转盘上,左气缸输出端连接左滑块,右气缸输出端连接右滑块。左滑块上安装有左电机,左电机输出端连接左刀盘,左刀盘上圆周均布四把轮缘毛刺刀,毛刺刀刀刃圆角分别为R2、R2.5、R3、R3.5;右滑块上安装有右电机,右电机输出端连接右刀盘,右刀盘上圆周均布四把轮缘毛刺刀,毛刺刀刀刃圆角分别为R2、R2.5、R3、R3.5。根据不同外轮缘圆角要求,左右两侧选择相同的匹配刀刃去毛刺,左刀盘和右刀盘共同组成了去轮缘毛刺刀具系统。电动缸安装在旋转盘的正下方,其输出端安装圆心检测探头,用于检测出帽口部位的圆心。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当车轮沿着辊道到达装置区域时,定位气缸启动,左滑台与右滑台同步运动,四个定位轮可将车轮初始定位,当车轮被初始定位后,定位轮回撤复位,接着升降气缸启动,驱动法兰盘和涨套装置上升,当法兰盘接触到车轮法兰面时,涨紧气缸启动,涨芯驱动涨套涨开,以中心孔法兰面为基准将车轮定位夹紧。接着,升降气缸带动车轮继续上升,离开辊道,上升至一定高度后停止运动,此时,电动缸启动,驱动圆心检测探头下行至车轮帽口内部,检测出圆心的位置后复位;接着计算机计算出中心孔轴线与帽口轴线的同轴度偏差,将横向偏差值和纵向偏差值反馈到同轴度矫正系统,通过纵向伺服电机和横向伺服电机调节车轮的帽口中心轴线位置,使其与刀具的旋转中心重合,当车轮帽口中心轴线与刀具旋转中心重合时,车轮外侧轮缘毛刺部位的旋转中心与刀具旋转中心也重合,实现了高精度的定位。接着,伺服电机启动,带动刀具系统旋转,升降气缸继续启动,带动车轮上升至合适高度时,外侧轮缘毛刺部位与毛刺刀的圆角刀刃接触可将毛刺去除。本技术先采用中心孔初定位夹紧车轮,然后消除中心孔和帽口的同轴度偏差,使外轮缘毛刺部位的旋转中心与刀具的旋转中心重合,从而实现了高精度去毛刺。此装置具有工艺先进、稳定高效、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高精度去车轮轮缘毛刺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高精度去车轮轮缘毛刺装置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高精度去车轮轮缘毛刺装置的俯视图。图中,1-机架,2-基座,3-纵向导轨,4-纵向伺服电机,5-滚珠丝杠Ⅰ,6-纵向移动板,7-横向伺服电机,8-横向导轨,9-滚珠丝杠Ⅱ,10-横向移动板,11-升降气缸,12-导向柱,13-导套,14-升降平台,15-涨紧气缸,16-法兰盘,17-涨套,18-涨芯,19-支撑板,20-定位导轨,21-定位气缸,22-左滑台,23-右滑台,24-齿轮齿条,25-定位轮,26-伺服电机,27-旋转盘,28-左导轨,29-左滑块,30-左气缸,31-左电机,32-左刀盘,33-右导轨,34-右滑块,35-右气缸,36-右电机,37-右刀盘,38-电动缸,39-圆心检测探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给出本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细节和工作情况。一种高精度去车轮轮缘毛刺装置,由机架1、基座2、纵向导轨3、纵向伺服电机4、滚珠丝杠Ⅰ5、纵向移动板6、横向伺服电机7、横向导轨8、滚珠丝杠Ⅱ9、横向移动板10、升降气缸11、导向柱12、导套13、升降平台14、涨紧气缸15、法兰盘16、涨套17、涨芯18、支撑板19、定位导轨20、定位气缸21、左滑台22、右滑台23、齿轮齿条24、定位轮25、伺服电机26、旋转盘27、左导轨28、左滑块29、左气缸30、左电机31、左刀盘32、右导轨33、右滑块34、右气缸35、右电机36、右刀盘37、电动缸38和圆心检测探头39组成。定位导轨20安装在支撑板19上,左滑台22与右滑台23对称安装在定位导轨20上,并通过齿轮齿条24相连,定位气缸21输出端连接左滑台22,定位轮25对称安装在左滑台22和右滑台23上,当车轮沿着辊道到达装置区域时,定位气缸21启动,左滑台22与右滑台23同步运动,四个定位轮25可将车轮初始定位,此为车轮初始定位系统。基座2安装在机架1底部,两条纵向导轨3安装在基座2上,纵向移动板6安装在纵向导轨3上,纵向移动板6下方安装滚珠丝杠Ⅰ5。纵向伺服电机4输出端连接滚珠丝杠Ⅰ5,从而控制纵向移动板6的纵向移动。两条横向导轨8安装在纵向移动板6上,横向移动板10安装在横向导轨8上,横向移动板10下方安装滚珠丝杠Ⅱ9。横向伺服电机7输出端连接滚珠丝杠Ⅱ9,从而控制横向移动板10的横向移动,此为同轴度偏差矫正系统。升降气缸11和四根导向柱12安装在横向移动板10上,升降气缸11输出端连接升降平台14,控制升降平台14的上升和下降。涨紧气缸15和法兰盘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精度去车轮轮缘毛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精度去车轮轮缘毛刺装置,由机架(1)、基座(2)、纵向导轨(3)、纵向伺服电机(4)、滚珠丝杠Ⅰ(5)、纵向移动板(6)、横向伺服电机(7)、横向导轨(8)、滚珠丝杠Ⅱ(9)、横向移动板(10)、升降气缸(11)、导向柱(12)、导套(13)、升降平台(14)、涨紧气缸(15)、法兰盘(16)、涨套(17)、涨芯(18)、支撑板(19)、定位导轨(20)、定位气缸(21)、左滑台(22)、右滑台(23)、齿轮齿条(24)、定位轮(25)、伺服电机(26)、旋转盘(27)、左导轨(28)、左滑块(29)、左气缸(30)、左电机(31)、左刀盘(32)、右导轨(33)、右滑块(34)、右气缸(35)、右电机(36)、右刀盘(37)、电动缸(38)和圆心检测探头(39)组成,其特征在于:左滑块(29)上安装有左电机(31),左电机(31)输出端连接左刀盘(32),左刀盘(32)上圆周均布四把轮缘毛刺刀,毛刺刀刀刃圆角分别为R2、R2.5、R3、R3.5;右滑块(34)上安装有右电机(36),右电机(36)输出端连接右刀盘(37),右刀盘(37)上圆周均布四把轮缘毛刺刀,毛刺刀刀刃圆角分别为R2、R2.5、R3、R3.5;左刀盘(32)和右刀盘(37)共同组成了去轮缘毛刺刀具系统;电动缸(38)安装在旋转盘(27)的正下方,其输出端安装圆心检测探头(39),用于检测出帽口部位的圆心;通过纵向伺服电机(4)和横向伺服电机(7)可调节车轮的帽口中心轴线位置,使其与刀具的旋转中心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去车轮轮缘毛刺装置,由机架(1)、基座(2)、纵向导轨(3)、纵向伺服电机(4)、滚珠丝杠Ⅰ(5)、纵向移动板(6)、横向伺服电机(7)、横向导轨(8)、滚珠丝杠Ⅱ(9)、横向移动板(10)、升降气缸(11)、导向柱(12)、导套(13)、升降平台(14)、涨紧气缸(15)、法兰盘(16)、涨套(17)、涨芯(18)、支撑板(19)、定位导轨(20)、定位气缸(21)、左滑台(22)、右滑台(23)、齿轮齿条(24)、定位轮(25)、伺服电机(26)、旋转盘(27)、左导轨(28)、左滑块(29)、左气缸(30)、左电机(31)、左刀盘(32)、右导轨(33)、右滑块(34)、右气缸(35)、右电机(36)、右刀盘(37)、电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会莹吴昊果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