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添加剂加工用制备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4995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燃料添加剂制备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料添加剂加工用制备釜,其加工原料混合过程中,能够对电机进行支撑,从而提高其使用可靠性;并且加工原料添加比例方便掌控,提高其实用性;而且可以缓冲电机工作时发生的晃动,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包括工作箱、电机、传动轴、搅拌叶组和四组支架;还包括支撑板、四组螺纹管和四组螺纹杆,工作箱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放置槽,四组放置槽内均设置有第一滚珠轴承和限位板;还包括两组进料箱,两组进料箱底端均连通设置有连通管,两组观察口处均设置有透明板,两组透明板上均设置有刻度;还包括缓冲套、多组缓冲弹簧和多组缓冲板。

A preparation kettle for the processing of fuel additive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uel additive preparation of the accessory device, especially relates to a fuel additive processing preparation kettle, the processing of raw materials in the mixing process, to support the motor, thereby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and processing of raw materials; adding proportion and convenient control, improve the practicability and can buffer motor; when the shaking, thus prolonging the service life; including the work box, a motor and a transmission shaft, the stirring blade group and the four group includes support; support plate, four groups and four groups of threaded pipe threaded rod, the front left and right end of the work, the front rear left and right rear is provided with a placing groove, the first ball bearing and a limi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four groups placed in the groove; also includes two sets of feed box, two sets of feed end are communicated with the connecting pipe, two groups located at the mouth There is a transparent board, and the scale is set on the two groups of transparent boards, and a buffer sleeve, a multi group of buffer springs and a multiple group of buffer plates are also inclu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料添加剂加工用制备釜
本技术涉及燃料添加剂制备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料添加剂加工用制备釜。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燃料添加剂加工用制备釜是一种用于燃料添加剂加工过程中,对其加工原料进行混合制备,使其能够更好进行加工的辅助装置,其在燃料添加剂加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燃料添加剂加工用制备釜包括工作箱、电机、传动轴、搅拌叶组和四组支架,四组支架的顶端分别安装在工作箱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工作箱内设置有工作腔,工作箱左端上方连通设置有进料管,并在进料管上设置有进料阀门,工作箱右端下方连通设置有卸料管,并在卸料管上设置有卸料阀门,电机安装在工作箱底端,传动轴底端与电机顶部输出端连接,传动轴顶端穿过工作箱底侧壁并伸入至工作腔内部,搅拌叶组均位于工作腔内部,且搅拌叶组均安装在传动轴上;现有的燃料添加剂加工用制备釜使用时,将加工原料均通过进料管导入工作腔内部,并通过电机带动传动轴上的搅拌叶组对其进行搅拌混合即可;现有的燃料添加剂加工用制备釜使用中发现,其加工原料混合过程中,电机工作容易发生晃动导致脱落,从而导致其使用可靠性较低;并且加工原料添加比例不易掌控,导致其实用性较差;而且电机工作时容易发生晃动,长时间晃动易导致电机及传动轴的损坏,从而导致其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其加工原料混合过程中,能够对电机进行支撑,从而提高其使用可靠性;并且加工原料添加比例方便掌控,提高其实用性;而且可以缓冲电机工作时发生的晃动,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燃料添加剂加工用制备釜。本技术的一种燃料添加剂加工用制备釜,包括工作箱、电机、传动轴、搅拌叶组和四组支架,工作箱内设置有工作腔,工作箱左端上方连通设置有进料管,并在进料管上设置有进料阀门,工作箱右端下方连通设置有卸料管,并在卸料管上设置有卸料阀门,搅拌叶组均位于工作腔内部;还包括支撑板、四组螺纹管和四组螺纹杆,工作箱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放置槽,并在四组放置槽内均设置有第一滚珠轴承和限位板,四组螺纹管的顶端分别插入至四组第一滚珠轴承内部并分别与四组限位板连接,四组螺纹杆的顶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四组螺纹管底端内部,四组螺纹杆的底端均与支撑板连接;还包括两组进料箱,两组进料箱分别安装在工作箱左侧壁和右侧壁,两组进料箱内均设置有进料腔,进料箱顶端连通设置有进料口,两组进料箱底端均连通设置有连通管,且两组连通管输出端分别穿过工作箱左侧壁和右侧壁并均伸入至工作腔内部,两组连通管上均设置有连通阀门,两组进料箱前侧壁均连通设置有观察口,并在两组观察口处均设置有透明板,两组透明板上均设置有刻度;还包括缓冲套、多组缓冲弹簧和多组缓冲板,缓冲套底端与支撑板顶端接触,缓冲套内设置有缓冲腔,多组缓冲弹簧一端均与缓冲腔内侧壁连接,多组缓冲弹簧另一端分别与多组缓冲板连接,电机卡装在多组缓冲板之间,缓冲套顶侧壁设置有连通口。本技术的一种燃料添加剂加工用制备釜,传动轴包括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下连接杆底端与电机顶部输出端连接,下连接杆顶端穿过连通口并伸出至缓冲套外侧,下连接杆顶端设置有第一下凹槽,还包括把手、连接板和连接柱,把手安装在连接板底端一侧,连接柱安装在连接板顶端,连接柱顶端设置有第二下凹槽。本技术的一种燃料添加剂加工用制备釜,工作箱前侧壁连通设置有维修口,并在维修口处设置有挡门,上连接杆包括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搅拌叶组均安装在上支撑柱上,下支撑柱底端外侧壁设置有上螺纹,并在第一下凹槽内部设置有与上螺纹相对应的第一下螺纹,第二下凹槽内部设置有与上螺纹相对应的第二下螺纹,下支撑柱底端插入并螺装至第一下凹槽内部,下支撑柱底端插入并螺装至第二下凹槽内部,下支撑柱顶端设置有卡槽,上支撑柱底端插入并卡装至卡槽顶端内部。本技术的一种燃料添加剂加工用制备釜,还包括工作箱底侧壁设置有通孔,并在通孔内侧壁设置有第二滚珠轴承,下支撑柱顶端穿过通孔并伸入至工作腔内部。本技术的一种燃料添加剂加工用制备釜,四组支架均包括上支撑块、支撑弹簧、下支撑块和四组滚轮,四组上支撑块分别安装在工作箱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四组支撑弹簧的一端分别与四组上支撑块连接,四组支撑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四组下支撑块连接,四组滚轮分别安装在四组下支撑块的下方,还包括四组固定架,四组固定架分别套装在四组下支撑块外侧壁,且四组固定架顶端分别与工作箱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其加工原料混合过程中,能够通过支撑板对电机进行支撑,从而提高其使用可靠性,当电机损坏需要维修时,支撑板过高阻碍电机维修,此时可以通过旋转四组螺纹管对其高度进行调节,提高实用性;并且可以将加工原料通过两组进料箱导入至工作腔,通过两组透明板上的刻度使加工原料添加比例方便掌控,提高其实用性;而且可以通过多组缓冲板对电机进行固定,与此同时,通过多组缓冲弹簧缓冲电机工作时发生的晃动,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电机搅拌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把手搅拌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电机、缓冲套、缓冲弹簧和缓冲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下连接杆和下支撑柱连接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工作箱;2、电机;3、搅拌叶组;4、进料管;5、卸料管;6、支撑板;7、螺纹管;8、螺纹杆;9、第一滚珠轴承;10、限位板;11、进料箱;12、连通管;13、连通阀门;14、透明板;15、缓冲套;16、缓冲弹簧;17、缓冲板;18、下连接杆;19、把手;20、连接板;21、连接柱;22、上支撑柱;23、下支撑柱;24、上螺纹;25、第一下螺纹;26、第二滚珠轴承;27、上支撑块;28、支撑弹簧;29、下支撑块;30、滚轮;31、固定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燃料添加剂加工用制备釜,包括工作箱1、电机2、传动轴、搅拌叶组3和四组支架,工作箱内设置有工作腔,工作箱左端上方连通设置有进料管4,并在进料管上设置有进料阀门,工作箱右端下方连通设置有卸料管5,并在卸料管上设置有卸料阀门,搅拌叶组均位于工作腔内部;还包括支撑板6、四组螺纹管7和四组螺纹杆8,工作箱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放置槽,并在四组放置槽内均设置有第一滚珠轴承9和限位板10,四组螺纹管的顶端分别插入至四组第一滚珠轴承内部并分别与四组限位板连接,四组螺纹杆的顶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四组螺纹管底端内部,四组螺纹杆的底端均与支撑板连接;还包括两组进料箱11,两组进料箱分别安装在工作箱左侧壁和右侧壁,两组进料箱内均设置有进料腔,进料箱顶端连通设置有进料口,两组进料箱底端均连通设置有连通管12,且两组连通管输出端分别穿过工作箱左侧壁和右侧壁并均伸入至工作腔内部,两组连通管上均设置有连通阀门13,两组进料箱前侧壁均连通设置有观察口,并在两组观察口处均设置有透明板14,两组透明板上均设置有刻度;还包括缓冲套15、多组缓冲弹簧16和多组缓冲板17,缓冲套底端与支撑板顶端接触,缓冲套内设置有缓冲腔,多组缓冲弹簧一端均与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燃料添加剂加工用制备釜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料添加剂加工用制备釜,包括工作箱(1)、电机(2)、传动轴、搅拌叶组(3)和四组支架,工作箱(1)内设置有工作腔,工作箱(1)左端上方连通设置有进料管(4),并在进料管(4)上设置有进料阀门,工作箱(1)右端下方连通设置有卸料管(5),并在卸料管(5)上设置有卸料阀门,搅拌叶组(3)均位于工作腔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6)、四组螺纹管(7)和四组螺纹杆(8),工作箱(1)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放置槽,并在四组放置槽内均设置有第一滚珠轴承(9)和限位板(10),四组螺纹管(7)的顶端分别插入至四组第一滚珠轴承(9)内部并分别与四组限位板(10)连接,四组螺纹杆(8)的顶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四组螺纹管(7)底端内部,四组螺纹杆(8)的底端均与支撑板(6)连接;还包括两组进料箱(11),两组进料箱(11)分别安装在工作箱(1)左侧壁和右侧壁,两组进料箱(11)内均设置有进料腔,进料箱(11)顶端连通设置有进料口,两组进料箱(11)底端均连通设置有连通管(12),且两组连通管(12)输出端分别穿过工作箱(1)左侧壁和右侧壁并均伸入至工作腔内部,两组连通管(12)上均设置有连通阀门(13),两组进料箱(11)前侧壁均连通设置有观察口,并在两组观察口处均设置有透明板(14),两组透明板(14)上均设置有刻度;还包括缓冲套(15)、多组缓冲弹簧(16)和多组缓冲板(17),缓冲套(15)底端与支撑板(6)顶端接触,缓冲套(15)内设置有缓冲腔,多组缓冲弹簧(16)一端均与缓冲腔内侧壁连接,多组缓冲弹簧(16)另一端分别与多组缓冲板(17)连接,电机(2)卡装在多组缓冲板(17)之间,缓冲套(15)顶侧壁设置有连通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添加剂加工用制备釜,包括工作箱(1)、电机(2)、传动轴、搅拌叶组(3)和四组支架,工作箱(1)内设置有工作腔,工作箱(1)左端上方连通设置有进料管(4),并在进料管(4)上设置有进料阀门,工作箱(1)右端下方连通设置有卸料管(5),并在卸料管(5)上设置有卸料阀门,搅拌叶组(3)均位于工作腔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6)、四组螺纹管(7)和四组螺纹杆(8),工作箱(1)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放置槽,并在四组放置槽内均设置有第一滚珠轴承(9)和限位板(10),四组螺纹管(7)的顶端分别插入至四组第一滚珠轴承(9)内部并分别与四组限位板(10)连接,四组螺纹杆(8)的顶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四组螺纹管(7)底端内部,四组螺纹杆(8)的底端均与支撑板(6)连接;还包括两组进料箱(11),两组进料箱(11)分别安装在工作箱(1)左侧壁和右侧壁,两组进料箱(11)内均设置有进料腔,进料箱(11)顶端连通设置有进料口,两组进料箱(11)底端均连通设置有连通管(12),且两组连通管(12)输出端分别穿过工作箱(1)左侧壁和右侧壁并均伸入至工作腔内部,两组连通管(12)上均设置有连通阀门(13),两组进料箱(11)前侧壁均连通设置有观察口,并在两组观察口处均设置有透明板(14),两组透明板(14)上均设置有刻度;还包括缓冲套(15)、多组缓冲弹簧(16)和多组缓冲板(17),缓冲套(15)底端与支撑板(6)顶端接触,缓冲套(15)内设置有缓冲腔,多组缓冲弹簧(16)一端均与缓冲腔内侧壁连接,多组缓冲弹簧(16)另一端分别与多组缓冲板(17)连接,电机(2)卡装在多组缓冲板(17)之间,缓冲套(15)顶侧壁设置有连通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添加剂加工用制备釜,其特征在于,传动轴包括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18),下连接杆(18)底端与电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征宇雷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拉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