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媛媛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自动化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4647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自动化机器人,包括基体以及固定安装在基体内的主体,主体内设有锤平装置和鞋面抛光装置,锤平装置包括设置在主体左侧底面内的第一沉槽,第一沉槽内设有锤平块,第一沉槽内顶壁内设有第二沉槽,第二沉槽内设有底部与锤平块顶部固定连接的铰合件,第二沉槽上方的主体内设有第一滑行腔,第一滑行腔左侧内壁内设有第一滑行槽,第一滑行槽内滑行配合连接有向右侧延展设置的第一滑行块,第一滑行块右侧延展尾端伸进第一滑行腔内且与第一滑行腔右侧内壁滑行配合连接,第一滑行块底部尾端固定设置有向下延展设置的推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自动更替锤平以及鞋面抛光的更替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设备采购以及维护成本。

A new type of automatic robo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ovel automatic robot comprises a base and a fixed body within the substrate, hammering device and vamp polish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main body, hammering device comprises a bottom surface disposed in the body left in the first groov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hammer block first heavy tank top wall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the first second sinking trough sink, sink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bottom and hammering block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op hinge, second heavy tank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liding cavity, the inner wall of the left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liding groove of the first slide, the first sliding groove sliding matched with a first sliding block is arranged to the right side of the extension of the first.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slide block on the right extension into the cavity and the first cavity and slide slide slide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right side, the first sliding block at the bottom end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push rod extends the set; The invention can automatically replace the replacement of hammer leveling and shoe polish,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reduce equipment procurement and maintenance co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自动化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是一种新型自动化机器人。
技术介绍
鞋子在鞋面裁剪封合完毕后需要进一步对鞋后跟凹凸不平的接缝、太厚的折边处进行锤平修整作业,使鞋口、鞋面的折边或接合处平整美观。传统的锤平方式采用人工手持锤头进行锤平,容易伤及操作工人双手,而且效率低下,锤平后又需要对鞋面接合处进行抛光,费时费力,速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自动化机器人,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自动化机器人,包括基体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基体内的主体,所述主体内设有锤平装置和鞋面抛光装置,所述锤平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左侧底面内的第一沉槽,所述第一沉槽内设有锤平块,所述第一沉槽内顶壁内设有第二沉槽,所述第二沉槽内设有底部与所述锤平块顶部固定连接的铰合件,所述第二沉槽上方的所述主体内设有第一滑行腔,所述第一滑行腔左侧内壁内设有第一滑行槽,所述第一滑行槽内滑行配合连接有向右侧延展设置的第一滑行块,所述第一滑行块右侧延展尾端伸进所述第一滑行腔内且与所述第一滑行腔右侧内壁滑行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滑行块底部尾端固定设置有向下延展设置的推杆,所述推杆底部延展部贯穿所述第一滑行腔与所述第二沉槽之间的所述主体且滑行配合连接,所述推杆底部延展尾端伸进所述第二沉槽内且与所述铰合件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鞋面抛光装置包括上下延展设置的第二滑行腔,所述第二滑行腔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二滑行槽,所述第二滑行槽内设有向左侧延展设置的第二滑行块,所述第二滑行块左侧延展尾端伸进所述第二滑行腔内且与所述第二滑行腔左侧内壁滑行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行腔内的所述第二滑行块底面内设有抛光马达,所述抛光马达底部相对的所述第二滑行腔内底壁贯穿设有过孔,所述过孔内间隙配合连接有向上延展设置的抛光头,所述抛光头顶部与所述抛光马达底部端配合连接,所述锤平装置和所述鞋面抛光装置之间的所述主体内配合连接有动能装置,所述动能装置上方的所述主体内设有用以与所述锤平装置和所述鞋面抛光装置更替锁合连接的锁合装置,所述基体底面四周设置有支脚,左右两侧的所述支脚之间设置有成品鞋横向输送履带,所述横向输送履带上设置有可调节固定鞋位,所述移动推车右部内设有零件腔。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动能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内的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上下两侧的所述主体内相对设有传导腔,上下两侧所述传导腔内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马达上下两侧尾端配合连接的第一锥形轮,上侧所述传导腔内的所述第一锥形轮左侧顶部与下侧所述传导腔内的所述第一锥形轮右侧底部均齿合连接有第二锥形轮,上侧所述传导腔与所述第一滑行腔之间的所述主体内旋转配合连接有左右延展设置的第一旋转轴,下侧所述传导腔与所述第二滑行腔之间的所述主体内旋转配合连接有左右延展设置的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左侧延展尾端伸进所述第一滑行腔内且尾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位于所述第一滑行块下方的所述第一滑行腔内且所述第一凸轮外表面与所述第一滑行块底面滑行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右侧延展尾端伸进上侧所述传导腔内且尾端与上侧所述传导腔内的所述第一锥形轮左侧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左侧延展尾端伸进下侧所述传导腔内且尾端与下侧所述传导腔内的所述第二锥形轮右侧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右侧延展尾端伸进所述第二滑行腔内且尾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位于所述第二滑行块下方的所述第二滑行腔内且外表面与所述第二滑行块底面滑行配合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行槽内的所述第一滑行块内滑行配合连接有上下延展设置的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上下两侧延展尾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行槽上下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行块顶部的所述第一滑行腔内设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一滑行块右侧面内设有第一锁合孔,所述第二滑行槽内的所述第二滑行块内滑行配合连接有上下延展设置的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上下两侧延展尾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滑行槽上下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行块顶部的所述第二滑行腔内设有第二压簧,所述第二滑行块左侧面内设有第二锁合孔。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锁合装置包括上下延展设置的导槽,所述导槽内旋转配合连接有左右延展设置的螺形杆,所述螺形杆左侧延展尾端与第二马达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马达外表面设置在所述导槽左侧内壁内且固定配合连接,所述螺形杆右侧延展尾端与所述导槽右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所述导槽内滑行配合连接有上下延展设置且与所述螺形杆螺形纹配合连接的导块,所述导块顶部延展尾端固定设置有向左侧延展设置的第一锁合杆,所述第一锁合杆左侧延展部贯穿所述第一滑行腔与所述导槽之间的所述主体且滑行配合连接,所述导块底部延展尾端固定设置有向右侧延展设置的第二锁合杆,所述第二锁合杆右侧延展部贯穿所述第二滑行腔与所述导槽之间的所述主体且滑行配合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锁合杆左侧延展尾端和第二锁合杆右侧延展尾端均设有斜凸面。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零件腔中安装有抽屉柜,所述抽屉柜底面设置有轮件,所述抽屉柜通过所述轮件与所述零件腔内底面滑行配合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二滑行块左侧延展尾端伸进第二滑行腔内且与第二滑行腔左侧内壁滑行配合连接,第二滑行腔内的第二滑行块底面内设抛光马达,抛光马达底部相对的第二滑行腔内底壁贯穿设过孔,过孔内间隙配合连接向上延展设置的抛光头,抛光头顶部与抛光马达底部端配合连接,锤平装置和鞋面抛光装置之间的主体内配合连接动能装置,动能装置上方的主体内设用以与锤平装置和鞋面抛光装置更替锁合连接的锁合装置,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更替锤平以及鞋面抛光的更替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一机多用,减少设备采购成本,同时降低维护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自动化机器人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自动化机器人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自动化机器人,包括基体8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基体8内的主体9,所述主体9内设有锤平装置和鞋面抛光装置,所述锤平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9左侧底面内的第一沉槽95,所述第一沉槽95内设有锤平块951,所述第一沉槽95内顶壁内设有第二沉槽96,所述第二沉槽96内设有底部与所述锤平块951顶部固定连接的铰合件961,所述第二沉槽96上方的所述主体9内设有第一滑行腔91,所述第一滑行腔91左侧内壁内设有第一滑行槽97,所述第一滑行槽97内滑行配合连接有向右侧延展设置的第一滑行块971,所述第一滑行块971右侧延展尾端伸进所述第一滑行腔91内且与所述第一滑行腔91右侧内壁滑行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滑行块971底部尾端固定设置有向下延展设置的推杆912,所述推杆912底部延展部贯穿所述第一滑行腔91与所述第二沉槽96之间的所述主体9且滑行配合连接,所述推杆912底部延展尾端伸进所述第二沉槽96内且与所述铰合件96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鞋面抛光装置包括上下延展设置的第二滑行腔92,所述第二滑行腔92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二滑行槽94,所述第二滑行槽94内设有向左侧延展设置的第二滑行块941,所述第二滑行块941左侧延展尾端伸进所述第二滑行腔92内且与所述第二滑行腔92左侧内壁滑行配合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自动化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自动化机器人,包括基体以及固定安装在基体内的主体,其特征在于:主体内设有锤平装置和鞋面抛光装置,锤平装置包括设置在主体左侧底面内的第一沉槽,第一沉槽内设有锤平块,第一沉槽内顶壁内设有第二沉槽,第二沉槽内设有底部与锤平块顶部固定连接的铰合件,第二沉槽上方的主体内设有第一滑行腔,第一滑行腔左侧内壁内设有第一滑行槽,第一滑行槽内滑行配合连接有向右侧延展设置的第一滑行块,第一滑行块右侧延展尾端伸进第一滑行腔内且与第一滑行腔右侧内壁滑行配合连接,第一滑行块底部尾端固定设置有向下延展设置的推杆,推杆底部延展部贯穿第一滑行腔与第二沉槽之间的主体且滑行配合连接,推杆底部延展尾端伸进第二沉槽内且与铰合件顶部固定连接,鞋面抛光装置包括上下延展设置的第二滑行腔,第二滑行腔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二滑行槽,第二滑行槽内设有向左侧延展设置的第二滑行块,第二滑行块左侧延展尾端伸进第二滑行腔内且与第二滑行腔左侧内壁滑行配合连接,第二滑行腔内的第二滑行块底面内设有抛光马达,抛光马达底部相对的第二滑行腔内底壁贯穿设有过孔,过孔内间隙配合连接有向上延展设置的抛光头,抛光头顶部与抛光马达底部端配合连接,锤平装置和鞋面抛光装置之间的主体内配合连接有动能装置,动能装置上方的主体内设有用以与锤平装置和鞋面抛光装置更替锁合连接的锁合装置,基体底面四周设置有支脚,左右两侧的支脚之间设置有成品鞋横向输送履带,横向输送履带上设置有可调节固定鞋位,移动推车右部内设有零件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自动化机器人,包括基体以及固定安装在基体内的主体,其特征在于:主体内设有锤平装置和鞋面抛光装置,锤平装置包括设置在主体左侧底面内的第一沉槽,第一沉槽内设有锤平块,第一沉槽内顶壁内设有第二沉槽,第二沉槽内设有底部与锤平块顶部固定连接的铰合件,第二沉槽上方的主体内设有第一滑行腔,第一滑行腔左侧内壁内设有第一滑行槽,第一滑行槽内滑行配合连接有向右侧延展设置的第一滑行块,第一滑行块右侧延展尾端伸进第一滑行腔内且与第一滑行腔右侧内壁滑行配合连接,第一滑行块底部尾端固定设置有向下延展设置的推杆,推杆底部延展部贯穿第一滑行腔与第二沉槽之间的主体且滑行配合连接,推杆底部延展尾端伸进第二沉槽内且与铰合件顶部固定连接,鞋面抛光装置包括上下延展设置的第二滑行腔,第二滑行腔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二滑行槽,第二滑行槽内设有向左侧延展设置的第二滑行块,第二滑行块左侧延展尾端伸进第二滑行腔内且与第二滑行腔左侧内壁滑行配合连接,第二滑行腔内的第二滑行块底面内设有抛光马达,抛光马达底部相对的第二滑行腔内底壁贯穿设有过孔,过孔内间隙配合连接有向上延展设置的抛光头,抛光头顶部与抛光马达底部端配合连接,锤平装置和鞋面抛光装置之间的主体内配合连接有动能装置,动能装置上方的主体内设有用以与锤平装置和鞋面抛光装置更替锁合连接的锁合装置,基体底面四周设置有支脚,左右两侧的支脚之间设置有成品鞋横向输送履带,横向输送履带上设置有可调节固定鞋位,移动推车右部内设有零件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能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内的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上下两侧的所述主体内相对设有传导腔,上下两侧所述传导腔内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马达上下两侧尾端配合连接的第一锥形轮,上侧所述传导腔内的所述第一锥形轮左侧顶部与下侧所述传导腔内的所述第一锥形轮右侧底部均齿合连接有第二锥形轮,上侧所述传导腔与所述第一滑行腔之间的所述主体内旋转配合连接有左右延展设置的第一旋转轴,下侧所述传导腔与所述第二滑行腔之间的所述主体内旋转配合连接有左右延展设置的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左侧延展尾端伸进所述第一滑行腔内且尾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位于所述第一滑行块下方的所述第一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媛媛柯步勋
申请(专利权)人:方媛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