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套管组件及利用该组件施工排污管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54539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套管组件及利用该组件施工排污管道的方法,包括穿墙套管(1),穿墙套管(1)内设有连接套管(2),连接套管(2)外管壁经波纹弹片(3)与穿墙套管(1)内管壁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现有技术的硬性预埋连接套管改成了弹性预埋连接套管,安装时对排污立管的垂直精度要求不高,可有效避免现有技术的硬性预埋连接套管在施工过程中对垂直度要求过高的弊端因固定套管的垂直度偏差造成返工。混凝土填充施工时无需在穿墙套管与排污立管之间设置吊模,也省略了防水处理及分层分次浇筑混凝土等工序,在进行混凝土填充施工时只要求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密实即可,混凝土填充可与装修地面工程同时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套管组件及利用该组件施工排污管道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套管组件及利用该组件施工排污管道的方法,属于建筑排污管施工

技术介绍
现有排污管道施工时,是先在各楼层施工时预埋一段固定套管,然后再安装立管,立管从固定套管中穿过或在固定套管处连接,如果在固定套管预埋时,若各楼层之间的固定套管垂直度出现偏差,就会造成排污立管无法从固定套管中穿过或在套管处无法连接。由于现有的固定套管属于硬性预埋件,无法使固定套管上下左右移动,因此一旦出现上述垂直度偏差的问题,就只有返工重新预埋固定套管。否则无法安装排污立管或影响排污管道的施工质量。可能会造成连接不可靠出现漏水的工程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套管组件及利用该组件施工排污管道的方法,以解决固定套管预埋时对垂直度要求过高的技术问题,避免因固定套管的预埋偏差造成的返工,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连接套管组件为,该连接套管组件包括穿墙套管,穿墙套管内设有连接套管,连接套管外管壁经波纹弹片与穿墙套管内管壁连接。前述连接套管组件中,所述波纹弹片为环形,环形的外圆与穿墙套管内管壁底部连接,环形的内圆与连接套管的中部连接。前述连接套管组件中,所述穿墙套管的外管壁上设有止水板;穿墙套管底部设有翻边,翻边上设有固定孔。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利用上述连接套管组件施工排污管道的方法为,该方法按以下步骤施工:步骤一、将连接套管组件的穿墙套管通过螺栓固定在各楼层模板上;并使穿墙套管与连接套管之间的波纹弹片处于拉伸状态;步骤二、在楼层模板上浇筑混凝土,待浇筑混凝土固结后拆除楼层模板;使波纹弹片由拉伸状态恢复至初始状态;步骤三、安装各楼层的排污立管;排水立管通过连接套管对接;步骤四、在穿墙套管与连接套管之间填充混凝土。前述方法中,所述步骤一中固定各楼层穿墙套管时,应确保各层穿墙套管基本处于同一垂线上;并通过楼层模板向上托着连接套管底端使穿墙套管与连接套管之间的波纹弹片处于拉伸状态。前述方法中,所述步骤二中拆除楼层模板后穿墙套管通过混凝土固定,波纹弹片自动由拉伸状态恢复至初始状态;所述连接套管可在一定范围内上下左右移动和倾斜。前述方法中,所述步骤三中的排污立管的长度根据楼层层高加工,通过连接套管连接。前述方法中,所述步骤四中穿墙套管与连接套管之间填充混凝土在建筑装修阶段与地坪同时一次浇筑完成。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主要是在结构施工过程中将连接套管组件固定在模板上,混凝土浇筑后与混凝土结构无缝连接。安装施工时可根据楼层层高加工排污立管,达到了工具化、模块化施工标准。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套管组件为弹性预埋连接套管,连接套管可上下左右移动,安装时对排污立管的垂直精度要求不高,可有效避免现有技术的硬性预埋连接套管在施工过程中对垂直度要求过高的弊端因固定套管的垂直度偏差造成返工。现有技术在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预留洞封堵需投入大量的人工及材料等费用,本专利技术专利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难题,混凝土填充施工时无需在穿墙套管与排污立管之间设置吊模,也省略了防水处理及分层分次浇筑混凝土等工序,在进行混凝土填充施工时只要求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密实即可,混凝土填充可与装修地面工程同时施工。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波纹弹片,对洞口垂直度要求不高的同时,还起到了防水层、混凝土成型模板的作用,有效的避免了普通套管穿墙处渗漏通病的发生。本专利技术有效的节省了工期,普通污水管道安装是逐层安装,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弹性预埋连接套管,管道接头变量已在考虑范围之内,因此可根据工期要求,排污立管可所有楼层同时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施工步骤一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施工步骤二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施工步骤三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施工步骤四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穿墙套管,2-连接套管,3-波纹弹片,4-止水板,5-翻边,6-固定孔,7-螺栓,8-楼层模板,9-浇筑混凝土,10-排污立管,11-填充混凝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连接套管组件,如图1所示,该连接套管组件包括穿墙套管1,穿墙套管1内设有连接套管2,连接套管2外管壁经波纹弹片3与穿墙套管1内管壁连接。波纹弹片3为环形,环形的外圆与穿墙套管1内管壁底部连接,环形的内圆与连接套管2的中部连接。穿墙套管1的外管壁上设有止水板4;穿墙套管1底部设有翻边5,翻边5上设有固定孔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利用上述连接套管组件施工排污管道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施工:步骤一如图2所示,将连接套管组件的穿墙套管1通过螺栓7固定在各楼层模板8上;并使穿墙套管1与连接套管2之间的波纹弹片3处于拉伸状态;步骤二如图3所示,在楼层模板8上浇筑混凝土9,待浇筑混凝土9固结后拆除楼层模板8;使波纹弹片3由拉伸状态恢复至初始状态;步骤三如图4所示,安装各楼层的排污立管10;排水立管10通过连接套管2对接;步骤四如图5所示,在穿墙套管1与连接套管2之间填充混凝土11。前述方法步骤一中固定各楼层穿墙套管1时,应确保各层穿墙套管1基本处于同一垂线上;并通过楼层模板8向上托着连接套管2底端使穿墙套管1与连接套管2之间的波纹弹片3处于拉伸状态。步骤二中拆除楼层模板8后穿墙套管1通过混凝土9固定,波纹弹片3自动由拉伸状态恢复至初始状态;所述连接套管2可在一定范围内上下左右移动和倾斜。步骤三中排污立管10的长度根据楼层层高加工,通过连接套管2连接。步骤四中穿墙套管1与连接套管2之间填充混凝土11在建筑装修阶段与地坪同时一次浇筑完成。实施例具体施工时,先按图1所示加工连接套管组件。图1中的波纹弹片3是初始状态的形状。连接套管组件包括穿墙套管1,穿墙套管1内设有连接套管2,连接套管2外管壁经波纹弹片3与穿墙套管1内管壁连接。波纹弹片3为环形,环形的外圆与穿墙套管1内管壁底部连接,环形的内圆与连接套管2的中部连接。穿墙套管1的外管壁上设有止水板4;穿墙套管1底部设有翻边5,翻边5上设有固定孔6。连接套管组件加工好之后在进行楼层板浇筑时,可以先将连接套管组件预埋在各层楼板中,虽然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套管2与穿墙套管1之间采用波纹弹片3构成的弹性连接方式,可以降低预埋时对连接套管组件的垂直度要求,但也不能差距太大,所以在预埋连接套管组件时还是应保证各楼层连接套管组件基本位于同一垂线的一定范围内。预埋步骤如下:步骤一如图2所示,将连接套管组件通过螺栓固定在楼层模板8上。由于连接套管组件上的波纹弹片3具有弹性,所以在固定时,楼层模板8托着连接套管组件上的连接套管2底部,迫使连接套管2上撑使波纹弹片3处于拉伸状态。步骤二如图3所示,通过各楼层的浇筑混凝土9将穿墙套管1固定,待浇筑混凝土9固结后拆除楼层模板8及支撑体系,由于波纹弹片3失去楼层模板8的上托力,波纹弹片3恢复原始状态。步骤三如图4所示,安装排污立管10。排污立管10的长度根据楼层层高加工,通过各连接套管组件中的连接套管2连接。由于连接套管2与穿墙套管1之间是通过波纹弹片3弹性连接的,因此连接套管2可根据排污立管10的角度和垂直度进行上下、左右全方位弹性调整。极大的方便了排污立管10的对接,并可多层同时安装排水立管,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连接套管组件及利用该组件施工排污管道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套管组件,包括穿墙套管(1),其特征在于:穿墙套管(1)内设有连接套管(2),连接套管(2)外管壁经波纹弹片(3)与穿墙套管(1)内管壁连接;波纹弹片(3)为具有初始和拉伸两种状态的环形弹片,波纹弹片(3)的外圆与穿墙套管(1)内管壁底部连接,环形的内圆与连接套管(2)的中部连接;穿墙套管(1)的外管壁上设有止水板(4);穿墙套管(1)底部设有翻边(5),翻边(5)上设有固定孔(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套管组件,包括穿墙套管(1),其特征在于:穿墙套管(1)内设有连接套管(2),连接套管(2)外管壁经波纹弹片(3)与穿墙套管(1)内管壁连接;波纹弹片(3)为具有初始和拉伸两种状态的环形弹片,波纹弹片(3)的外圆与穿墙套管(1)内管壁底部连接,环形的内圆与连接套管(2)的中部连接;穿墙套管(1)的外管壁上设有止水板(4);穿墙套管(1)底部设有翻边(5),翻边(5)上设有固定孔(6)。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连接套管组件施工排污管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步骤施工:步骤一、将连接套管组件的穿墙套管通过螺栓固定在各楼层模板上;并使穿墙套管与连接套管之间的波纹弹片处于拉伸状态;步骤二、在楼层模板上浇筑混凝土,待浇筑混凝土固结后拆除楼层模板;使波纹弹片由拉伸状态恢复至初始状态;步骤三、安装各楼层的排污立管;排水立管通过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伟银克俭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