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拔桩套管及应用多功能拔桩套管的拔桩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34558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拔桩套管及应用多功能拔桩套管的拔桩施工方法,多功能拔桩套管包括:供套设于待拔桩体的外侧的套管本体;喷雾装置,包括喷雾干管、以及设于套管本体的底部内侧的喷雾环管,喷雾干管的顶端设有与喷雾生成系统相连的干管连接口,喷雾干管的底端与喷雾环管连通,喷雾环管上间隔布设有多个喷嘴;携索装置,包括活动索套以及与活动索套的自由端连接的索绳,活动索套通过套卡搭设于套管本体的内壁上,索绳通过绳卡搭设于套管本体的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旧桩完整地拔出,对周围土体影响小,施工速度快、工艺简洁、操作方便的多功能拔桩套管及应用多功能拔桩套管的拔桩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木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拔粧套管及应用多功能拔粧套管的拔粧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原有建筑物、构筑物旧粧基础影响各类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地基基础、基坑工程施工,弓I起业主、设计、施工各界的关注。近年来常用拔粧方法有全回转清障工艺及射水法拔粧工艺。全回转清障工艺利用全回转钻机转动钢套管不断压入土中扭断、切碎旧粧,再用特制的冲抓斗将旧粧抓出,最后进行回填处理,施工过程复杂,且工效低、投入高。射水法拔粧工艺在旧粧粧周射入大量的水,射水跟进套管护壁,施工过程对土体扰动大、工效低、给后续施工增加风险。为了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土体扰动,专利技术了多功能拔粧套管及应用多功能拔粧套管的拔粧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将丨日粧完整地拔出,对周围土体影响小,施工速度快、工艺简洁、操作方便的多功能拔粧套管及应用多功能拔粧套管的拔粧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拔粧功效低、成本高、扰动大、操作复杂等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拔粧套管,包括:供套设于待拔粧体的外侧的套管本体;喷雾装置,包括沿所述套管本体的长度方向设于所述套管本体的管壁上的喷雾干管以及设于所述套管本体的底部内侧的喷雾环管,所述喷雾干管的顶端设有与喷雾生成系统相连的干管连接口,所述喷雾干管的底端与所述喷雾环管连通,所述喷雾环管上间隔布设有多个喷嘴;以及携索装置,包括供索紧于所述待拔粧体上的活动索套以及与所述活动索套的自由端连接的索绳,所述活动索套通过套卡搭设于所述套管本体的内壁上,所述索绳通过绳卡搭设于所述套管本体的顶部。所述多功能拔粧套管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喷雾干管设于所述套管本体的外壁上,所述喷雾干管的底端设有贯穿所述套管本体的管壁并与所述喷雾环管连通的连接管;或者所述喷雾干管设于所述套管本体的内壁上。所述多功能拔粧套管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沿所述喷雾干管的长度方向在所述套管本体的管壁上设有干管保护罩。所述多功能拔粧套管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干管保护罩为角钢,所述角钢的两侧边楞与所述套管本体的管壁焊接,所述角钢与所述套管本体的管壁之间形成供所述喷雾干管容置的容置空间。所述多功能拔粧套管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喷嘴喷出的气雾呈伞状,设置于所述喷雾环管的内侧,所述喷嘴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套管本体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多功能拔粧套管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活动索套为两端由搭扣连接的环形索套,所述环形索套相连接的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搭扣固定,所述自由端穿设于所述搭扣;所述活动索套临时固定在所述套管本体上的所述套卡内。所述多功能拔粧套管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套卡为带有U型开口的弹性卡簧,所述套卡设置在套管本体的内壁上,所述套卡共设置2道,分别设置在所述套管本体的1/3和2/3高度位置。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多功能拔粧套管进行拔粧的拔粧施工方法,所述拔粧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将多功能拔粧套管吊至待拔粧体的粧头位置;启动喷雾生成系统,利用喷雾装置对所述多功能拔粧套管的内侧进行喷雾,同时振动下沉所述多功能拔粧套管;保持持续喷雾状态,将所述多功能拔粧套管振动下沉至设计拔粧深度,在所述多功能拔粧套管内侧的粧周土体中形成薄壁环状泥浆隔离层;打开携索装置的绳卡,向上拉紧索绳,使活动索套脱离套卡并索紧所述待拔粧体;提升所述索绳,拔出所述待拔粧体;关闭喷雾生成系统,停止喷雾,振动上提所述多功能拔粧套管,拔出所述多功能拔粧套管;对所述待拔粧体的粧孔进行回填处理。所述拔粧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利用喷雾装置对所述多功能拔粧套管的内侧进行喷雾包括:喷雾生成系统生成的气雾通过干管连接口进入到喷雾干管中;所述气雾沿所述喷雾干管进入到喷雾环管中;所述气雾透过所述喷嘴向多功能拔粧套管的内侧进行喷雾。所述拔粧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所述多功能拔粧套管振动下沉的过程中,所述喷嘴喷射的所述气雾射流、切削、搅拌所述多功能拔粧套管内侧的粧周土体,形成30mm?50mm厚的薄壁环状泥楽隔离层。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套管本体上设置喷雾装置,在套管本体振动下沉的过程中,对套管本体内侧的粧周土体进行喷雾,气雾射流、切削、搅拌土体,形成糊状泥浆,使套管本体内侧粧周土体形成薄壁薄壁环状泥浆隔离层,消减待拔粧体粧周的土侧阻力,消除套管本体内侧旧粧起拔时产生的负压,以便拔出待拔粧体;通过在套管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携索装置,将携索装置的活动索套和索绳临时固定在套管本体的内壁上,同套管本体一同下沉,在套管本体下沉至设计拔粧深度后,解除活动索套和索绳与套管本体的临时固定,向上抽拉索绳,使活动索套索紧待拔粧体,将待拔粧体随索绳的提升被拔出土体,方便快捷,设计巧妙。【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拔粧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图4为图1的C-C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拔粧套管的喷嘴与喷雾环管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拔粧套管就位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拔粧套管振动下沉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拔粧套管下沉至设计拔粧深度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拔粧套管的携索装置索紧待拔粧体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拔粧套管拔出待拔粧体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拔出多功能拔粧套管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对待拔粧体的粧孔进行回填及处理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首先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拔粧套管主要由套管本体11及设于套管本体11上的喷雾装置和携索装置组成,在振动锤、喷雾生成装置及吊车的辅助下可以实现快速拔粧。其中,套管本体11可采用无缝钢管或焊接钢管,供套设于待拔粧体的外侧。在使用时,套管本体11的上端被带有液压夹具的振动锤(图中未显示振动锤)夹紧,带有液压夹具的振动锤由吊车吊起。喷雾装置安装在套管本体11的管壁上,用于对套管本体11管壁内侧进行喷雾。喷雾装置包括喷雾干管121、干管连接口 122、干管保护罩123、喷雾环管124、喷嘴125。喷雾干管121采用压力钢管或无缝钢管,沿套管本体11的高度方向焊接在套管本体11的内壁或外壁上,喷雾干管121固定在套管本体的两侧,对称布置且贯穿套管本体11的两端,喷雾干管121的顶端距离套管本体11的顶端约10cm,喷雾干管121的底端距离套管本体11的底端约10cm。干管连接口 122与喷雾干管121的顶端连接,干管连接口 122进一步可与外设的喷雾生成系统相连,喷雾生成系统用于生成水、气混合物,如气雾。透过干管连接口 122可以将喷雾生成系统生成的气雾喷射到喷雾干管121内。干管保护罩123采用等边角钢,如图2所示,等边角钢的两侧各具有边楞,干管保护罩123设置在喷雾干管121外侧,用于围挡和保护喷雾干管121,避免在套管本体11下沉的过程中,喷雾干管121受到土体的挤压和破坏。干管保护罩123的两侧边楞沿喷雾干管121的长度方向与套管本体11的管壁焊接,在干管保护罩123与套管本体11的管壁之间形成供喷雾干管121容置的容置空间。喷雾环管124采用压力钢管或无缝钢管,呈环形,沿着套管本体11的内周壁固定在套管本体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拔桩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供套设于待拔桩体的外侧的套管本体;喷雾装置,包括沿所述套管本体的长度方向设于所述套管本体的管壁上的喷雾干管以及设于所述套管本体的底部内侧的喷雾环管,所述喷雾干管的顶端设有与喷雾生成系统相连的干管连接口,所述喷雾干管的底端与所述喷雾环管连通,所述喷雾环管上间隔布设有多个喷嘴;以及携索装置,包括供索紧于所述待拔桩体上的活动索套以及与所述活动索套的自由端连接的索绳,所述活动索套通过套卡搭设于所述套管本体的内壁上,所述索绳通过绳卡搭设于所述套管本体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德高丙山王成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