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电式潮流能俘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4402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压电式潮流能俘能器,包括左堤坝、右堤坝,左堤坝和右堤坝的中间设有隔断墙,左堤坝与隔断墙之间设有第一俘能机构,右堤坝与隔断墙之间设有第二俘能机构;第一俘能机构包括第一侧支撑板、第二侧支撑板、压电发电机构和回流机构;回流机构包括回流挡板、回流弹板、导向柱和第二弹簧;第二俘能机构的结构形式与第一俘能机构相同,结构布置方向相反;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大功率,高效率的特点,提高了稳定性,便于安装施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A piezoelectric power flow energy trapp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iezoelectric tidal energy harvester, including left and right dam dam, a middle partition wall left and right dam dam, the first harves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eft dam and partition wall, second energy harves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dam and the right partition wall; the first harvesting machine includes a first. The side support plate and second side support plate and piezo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mechanism and return mechanism; return mechanism comprises a baffle plate, elastic plate, reflux reflux guide column and second spring; second structural forms of energy harvesting mechanism with the first energy harvesting mechanism, structure arrangement in opposite directions;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power, high efficiency, improve the stability, easy installation, and has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电式潮流能俘能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俘能器,特别涉及一种压电式潮流能俘能器。
技术介绍
能源是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各种能力和动力的物质资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未来国家命运取决于能源的掌控。而目前社会主要依赖于传统能源,比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伴随着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雾霾是当前人民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人们逐渐把目光投向了海洋可再生能源。潮流能是海洋能中的一种,指海水流动的动能,主要是指海底水道和海峡中较为稳定的流动以及由于潮汐导致的有规律的海水流动。潮流能的能量与流速的平方和流量成正比;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海洋潮流能发电装置的结构多种多样,发电效率、装机容量呈现出高效率、大容量的发展趋势。专利CN201120520487.8公开了一种潮流发电装置,包括带叶片的桨轮和带主轴的潮流发电机,所述主轴的两端伸出所述潮流发电机,所述主轴的两端均安装有所述桨轮。本专利技术同时还提供了包括前述潮流发电装置的潮流发电机组。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发电装置及发电机组,极大地提高了水能利用率,增强了发电效果。专利CN201420359639.4公开了一种用于潮流能发电的水下轴系转动保护装置及潮流发电装置。用于潮流能发电的水下轴系转动保护装置适用于保护位于水面下的轴系,轴系包括转轴和至少一个轴承,轴承套设转轴,用于潮流能发电的水下轴系转动保护装置包括润滑剂存储箱、至少两个密封圈和导管。润滑剂存储箱存储有润滑剂,润滑剂存储箱位于水面上。至少两个密封圈套设于转轴上,两个密封圈与轴系之间形成润滑剂腔。导管的一端连通润滑剂存储箱,另一端连通润滑剂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潮流能发电的水下轴系转动保护装置能有效保护外界杂质,尤其是水中的泥沙进入轴系,从而有效保护轴承的正常工作。上述两种装置均采用叶轮的形式进行发电,发电效率较低,稳定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压电式潮流能俘能器,具有大功率,高效率的特点,提高了稳定性,便于安装施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压电式潮流能俘能器,包括左堤坝、右堤坝,左堤坝和右堤坝的中间设有隔断墙,左堤坝与隔断墙之间设有第一俘能机构,右堤坝与隔断墙之间设有第二俘能机构;第一俘能机构包括第一侧支撑板、第二侧支撑板、压电发电机构和回流机构;第一侧支撑板和第二侧支撑板的截面形状均为等腰梯形结构、且分别固定在左堤坝的右侧壁和隔断墙的左侧壁上、形成潮流通道;压电发电机构固定在第一侧支撑板和第二侧支撑板之间,压电发电机构的数量为五个,第一压电发电机构位于潮流通道的后侧,第二压电发电机构和第三压电发电机构均位于第一压电发电机构的前方、且两者对称的设置在第一压电发电机构上、下两侧,第四压电发电机构和第五压电发电机构均位于第二压电发电机构的前方、且两者关于第一压电发电机构对称设置,第四压电发电机构位于第二压电发电机构的上方,第五压电发电机构位于第三压电发电机构的下方;压电发电机构包括第一压电发电元件、第二压电发电元件、第一导流块、第二导流块和第一弹簧;两个第一压电发电元件对称的固定在第一导流块的两侧,两个第一压电发电元件分别与第一侧支撑板和第二侧支撑板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导流块平行的设置在第一导流块的后侧,两个第二压电发电元件分别连接第二导流块和第一侧支撑板、第二导流块和第二侧支撑板,第一导流块与第二导流块之间、第二导流块与第二导流块之间分别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导流块对称的设置在第一导流块的左、右两侧;回流机构包括回流挡板、回流弹板、导向柱和第二弹簧;向后突出的圆弧形结构的回流挡板固定在第一侧支撑板和第二侧支撑板的末端、位于第一压电发电机构的后侧,向前突出的圆弧形结构的回流弹板通过导向柱可移动的设置在回流挡板上,回流弹板与回流挡板之间通过第二弹簧加以连接;第二俘能机构的结构形式与第一俘能机构相同,结构布置方向相反。进一步的,第一导流块和第二导流块均包括长方体结构的导流块主体,导流块主体的前后两壁上分别设有一个四棱锥结构的凸块,导流块主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分别向内凹陷的设有承压槽,承压槽为圆锥体结构,导流块主体中设有缓冲腔。进一步的,第一侧支撑板和第二侧支撑板之间相对的设有第一导流板组、第二导流板组和第三导流板;第一导流板组由两个第一导流板组成,两个第一导流板均位于第四压电发电机构和第五压电发电机构之间,位于上方的第一导流板自前向后倾斜向上设置,位于下方的第一导流板自前向后倾斜向下设置;第二导流板组由两个第二导流板组成,两个第二导流板分别位于第四压电发电机构的上方和第五压电发电机构的下方,位于上方的第二导流板自前向后倾斜向下设置,位于下方的第二导流板自前向后倾斜向上设置,第一导流板的长度小于第二导流板的长度;第三导流板的截面为菱形结构,第三导流板位于第一导流板组的后侧。进一步的,第一压电发电元件、第二压电发电元件均包括第一压电陶瓷和第二压电陶瓷,第一压电陶瓷和第二压电陶瓷之间通过一圈固定板加以连接,第一压电陶瓷和第二压电陶瓷之间设有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的截面均为半圆环结构,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的开口方向相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将潮流能充分转换成电能用以发电,具有大功率,高效率的特点,提高了稳定性,便于安装施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第一俘能机构的第一侧支撑板右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导流块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压电发电元件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附图标记左堤坝1、右堤坝2、隔断墙3、第一俘能机构4、第二俘能机构5、第一侧支撑板6、第二侧支撑板7、潮流通道8、第一压电发电机构9、第二压电发电机构10、第三压电发电机构11、,第四压电发电机构12、第五压电发电机构13、第一压电发电元件14、第二压电发电元件15、第一导流块16、第二导流块17、第一弹簧18、回流挡板19、回流弹板20、导向柱21、第二弹簧22、导流块主体23、凸块24、承压槽25、缓冲腔26、第一导流板组27、第二导流板组28、第三导流板29、第一压电陶瓷30、第二压电陶瓷31、固定板32、第一缓冲板33、第二缓冲板34。如图所示一种压电式潮流能俘能器,包括左堤坝1、右堤坝2,左堤坝和右堤坝的中间设有隔断墙3,左堤坝与隔断墙之间设有第一俘能机构4,右堤坝与隔断墙之间设有第二俘能机构5;第一俘能机构包括第一侧支撑板6、第二侧支撑板7、压电发电机构和回流机构;第一侧支撑板和第二侧支撑板的截面形状均为等腰梯形结构、且分别固定在左堤坝的右侧壁和隔断墙的左侧壁上、形成潮流通道8;压电发电机构固定在第一侧支撑板和第二侧支撑板之间,压电发电机构的数量为五个,第一压电发电机构9位于潮流通道的后侧,第二压电发电机构10和第三压电发电机构11均位于第一压电发电机构的前方、且两者对称的设置在第一压电发电机构上、下两侧,第四压电发电机构12和第五压电发电机构13均位于第二压电发电机构的前方、且两者关于第一压电发电机构对称设置,第四压电发电机构位于第二压电发电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压电式潮流能俘能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电式潮流能俘能器,其特征为,包括左堤坝、右堤坝,左堤坝和右堤坝的中间设有隔断墙,左堤坝与隔断墙之间设有第一俘能机构,右堤坝与隔断墙之间设有第二俘能机构;第一俘能机构包括第一侧支撑板、第二侧支撑板、压电发电机构和回流机构;第一侧支撑板和第二侧支撑板的截面形状均为等腰梯形结构、且分别固定在左堤坝的右侧壁和隔断墙的左侧壁上、形成潮流通道;压电发电机构固定在第一侧支撑板和第二侧支撑板之间,压电发电机构的数量为五个,第一压电发电机构位于潮流通道的后侧,第二压电发电机构和第三压电发电机构均位于第一压电发电机构的前方、且两者对称的设置在第一压电发电机构上、下两侧,第四压电发电机构和第五压电发电机构均位于第二压电发电机构的前方、且两者关于第一压电发电机构对称设置,第四压电发电机构位于第二压电发电机构的上方,第五压电发电机构位于第三压电发电机构的下方;压电发电机构包括第一压电发电元件、第二压电发电元件、第一导流块、第二导流块和第一弹簧;两个第一压电发电元件对称的固定在第一导流块的两侧,两个第一压电发电元件分别与第一侧支撑板和第二侧支撑板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导流块平行的设置在第一导流块的后侧,两个第二压电发电元件分别连接第二导流块和第一侧支撑板、第二导流块和第二侧支撑板,第一导流块与第二导流块之间、第二导流块与第二导流块之间分别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导流块对称的设置在第一导流块的左、右两侧;回流机构包括回流挡板、回流弹板、导向柱和第二弹簧;向后突出的圆弧形结构的回流挡板固定在第一侧支撑板和第二侧支撑板的末端、位于第一压电发电机构的后侧,向前突出的圆弧形结构的回流弹板通过导向柱可移动的设置在回流挡板上,回流弹板与回流挡板之间通过第二弹簧加以连接;第二俘能机构的结构形式与第一俘能机构相同,结构布置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电式潮流能俘能器,其特征为,包括左堤坝、右堤坝,左堤坝和右堤坝的中间设有隔断墙,左堤坝与隔断墙之间设有第一俘能机构,右堤坝与隔断墙之间设有第二俘能机构;第一俘能机构包括第一侧支撑板、第二侧支撑板、压电发电机构和回流机构;第一侧支撑板和第二侧支撑板的截面形状均为等腰梯形结构、且分别固定在左堤坝的右侧壁和隔断墙的左侧壁上、形成潮流通道;压电发电机构固定在第一侧支撑板和第二侧支撑板之间,压电发电机构的数量为五个,第一压电发电机构位于潮流通道的后侧,第二压电发电机构和第三压电发电机构均位于第一压电发电机构的前方、且两者对称的设置在第一压电发电机构上、下两侧,第四压电发电机构和第五压电发电机构均位于第二压电发电机构的前方、且两者关于第一压电发电机构对称设置,第四压电发电机构位于第二压电发电机构的上方,第五压电发电机构位于第三压电发电机构的下方;压电发电机构包括第一压电发电元件、第二压电发电元件、第一导流块、第二导流块和第一弹簧;两个第一压电发电元件对称的固定在第一导流块的两侧,两个第一压电发电元件分别与第一侧支撑板和第二侧支撑板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导流块平行的设置在第一导流块的后侧,两个第二压电发电元件分别连接第二导流块和第一侧支撑板、第二导流块和第二侧支撑板,第一导流块与第二导流块之间、第二导流块与第二导流块之间分别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导流块对称的设置在第一导流块的左、右两侧;回流机构包括回流挡板、回流弹板、导向柱和第二弹簧;向后突出的圆弧形结构的回流挡板固定在第一侧支撑板和第二侧支撑板的末端、位于第一压电发电机构的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化明屈晓坤方晓毅王恒家陈林吴巧瑞钱兆辉盛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