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屏蔽功能的线缆接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4063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1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双屏蔽功能的线缆接头组件。现有产品无法实现双屏蔽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外屏蔽筒、绝缘筒、内屏蔽筒、芯线筒,外屏蔽筒和内屏蔽筒分设绝缘筒的两端,芯线筒设置在内屏蔽筒内。外屏蔽筒、内屏蔽筒和芯线筒采用金属材料,外屏蔽筒用于连接接入引线的外屏蔽层,内屏蔽筒用于连接接入引线的内屏蔽层,芯线筒用于连接接入引线的芯线。接地筒与内屏蔽筒通过绝缘筒绝缘连接,内屏蔽筒与芯线筒通过绝缘套筒绝缘连接。芯线筒两端由外向内分别开设有用于固定芯线的芯线盲孔,和用于固定待接插设备插针的插针盲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将高压测试线的芯线、内屏蔽层和外屏蔽层设置在同一个线缆接头上,更加安全可靠,接线更加方便快捷。

A cable joint component with double shield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屏蔽功能的线缆接头组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测量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屏蔽功能的线缆接头组件。
技术介绍
电力变压器的介质损耗和绝缘电阻等高压试验项目是判断电力变压器绝缘状态的一种有效手段,是电力变压器进行交接及预防性等试验的主要项目。介质损耗、绝缘电阻等高压检测项目的试验要求决定了试验回路需具有双屏蔽功能。目前市面上的高压测试线可以做到双屏蔽功能,但是线缆接头无法做到双屏蔽功能,只能接高压测试线的芯线和内屏蔽线,外屏蔽线则需要用单独的接头接地。高压测试线使用过程中,本身芯线、内屏蔽层、外屏蔽层存在压差。采用无双屏蔽功能的线缆接头时,由于外屏蔽线单独剥离开接地,外屏蔽层与内屏蔽层之间带高压,使得人手拿捏无双屏蔽功能的线缆接头插拔待接入高压设备异常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双屏蔽功能的线缆接头组件,可使高压测试线的芯线、内屏蔽层和外屏蔽层设置在同一个线缆接头上。本专利技术包括外屏蔽筒、绝缘筒、内屏蔽筒、芯线筒,外屏蔽筒与绝缘筒的一端配合连接,内屏蔽筒与绝缘筒的另一端配合连接,芯线筒设置在内屏蔽筒内。所述的外屏蔽筒包括金属材料的接地外筒和接地内筒,接地内筒同轴设置在接地外筒内的后部,一端通过边沿突起与接地外筒固定连接并导通,另一端悬空。所述的绝缘筒为绝缘筒材料的圆筒,其内壁为台阶圆柱形,形成定位台阶。所述的内屏蔽筒为两端开放的金属筒体,其前部内壁设置有定位环。所述的芯线筒为金属材料的具有三段台阶结构的圆柱体,依次为外插接头段、绝缘套筒座段和芯线接头段,其中绝缘套筒座段的外径大于外插接头段和芯线接头段,且小于内屏蔽筒的内径;所述的外插接头段的端面向内开有用于固定待接插设备插针的插针盲孔,芯线接头段的端面向内开有芯线盲孔。前绝缘套筒和后绝缘套筒的轴向截面均为T形,前绝缘套筒的内径与外插接头段的外径相匹配,后绝缘套筒的内径与芯线接头段的外径相匹配,前绝缘套筒和后绝缘套筒的最大外径与内屏蔽筒的内径相匹配。前绝缘套筒套置在外插接头段外,且大头朝向绝缘套筒座段;后绝缘套筒套置在芯线接头段外,且大头朝向绝缘套筒座段;芯线筒、前绝缘套筒和后绝缘套筒组合后设置在内屏蔽筒内,并通过定位环限位;组合后芯线筒的绝缘套筒座段与内屏蔽筒内壁之间具有环形的空间。所述的内屏蔽筒后部插入绝缘筒前部,并通过定位台阶定位。本专利技术外屏蔽筒与内屏蔽筒通过绝缘筒绝缘连接,内屏蔽筒与芯线筒通过绝缘套筒绝缘连接,形成稳定的阶梯状连接关系。在接线中,将高压测试线的外屏蔽层与接地内筒导通连接、内屏蔽层与内屏蔽筒导通连接、芯线与芯线筒导通连接。这样就实现了高压测试线的芯线、内屏蔽层和外屏蔽层设置在同一个线缆接头上。本专利技术使电力变压器的介质损耗和绝缘电阻等高压试验项目中,插拔及使用过程中人都可以接触接头,更加安全可靠,接线更加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外屏蔽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绝缘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内屏蔽筒和芯线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双屏蔽功能的线缆接头组件,包括外屏蔽筒1、绝缘筒2、内屏蔽筒3、芯线筒4,外屏蔽筒1的一端与绝缘筒2的一端螺纹连接,内屏蔽筒3与绝缘筒2配合连接,芯线筒4设置在内屏蔽筒3内。如图2所示,外屏蔽筒1包括金属材料的接地外筒1-1和接地内筒1-2,接地内筒1-2同轴设置在接地外筒1-1内的后部,一端通过边沿突起1-2-1与接地外筒1-1固定连接并导通,另一端悬空;接地外筒1-1内壁攻有内螺纹。如图3所示,绝缘筒2为绝缘筒材料的圆筒,绝缘筒2外壁后部攻有外螺纹,内壁前部设置有环形突起2-1,绝缘筒2内壁为台阶圆柱形,形成定位台阶2-2。绝缘筒2的后部与外屏蔽筒1的前部螺纹连接。如图4所示,内屏蔽筒3为两端开放的金属筒体,其前部内壁设置有定位环3-1,后部的外壁开有与环形突起2-1匹配的环形卡槽3-2,用于整体组件安装时的定位和固定。在装配中可以在环形卡槽3-2内放入胶水,以增加装配的牢固度。芯线筒4为金属材料的具有三段台阶结构的圆柱体,依次为外插接头段、绝缘套筒座段和芯线接头段,其中绝缘套筒座段的外径大于外插接头段和芯线接头段,且小于内屏蔽筒3的内径。外插接头段的端面向内开有用于固定待接插设备插针的插针盲孔4-1,插针盲孔4-1内设置有冠簧4-2;芯线接头段的端面向内开有芯线盲孔4-3,芯线盲孔4-3的侧壁开设有贯穿的芯线焊接孔4-4。插针盲孔4-1和芯线盲孔4-3均为针形。冠簧4-2为弹性金属材料的薄壁圆柱体,其侧壁向内收缩,成双曲线形,侧壁沿竖向开有多条通槽,增加其弹性。前绝缘套筒5-1和后绝缘套筒5-2的轴向截面均为T形,前绝缘套筒5-1的内径与外插接头段的外径相匹配,后绝缘套筒5-2的内径与芯线接头段的外径相匹配,前绝缘套筒5-1和后绝缘套筒5-2的最大外径与内屏蔽筒3的内径相匹配。前绝缘套筒5-1套置在外插接头段外,且大头朝向绝缘套筒座段;后绝缘套筒5-2套置在芯线接头段外,且大头朝向绝缘套筒座段;芯线筒4、前绝缘套筒5-1和后绝缘套筒5-2组合后设置在内屏蔽筒3内,并通过定位环3-1限位;组合后芯线筒的绝缘套筒座段与内屏蔽筒内壁之间具有环形的空间,利用两绝缘套筒使芯线筒与内屏蔽筒保持绝缘。内屏蔽筒3的后部插入绝缘筒2的前部,通过环形突起2-1和环形卡槽3-2固定连接,并通过定位台阶2-2定位。高压测试线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绝缘层、金属网外屏蔽层、耐高温绝缘层、金属网内屏蔽层、芯线绝缘层、芯线。具体的接线过程是:高压测试线剥离外绝缘层后,将金属网外屏蔽层与接地内筒1-2焊接;然后经过绝缘筒2进入内屏蔽筒3,剥离耐高温绝缘层,将金属网内屏蔽层与内屏蔽筒3导通连接;剥离芯线绝缘层后的芯线插入芯线盲孔4-3内,通过芯线焊接孔4-4将芯线固定在芯线盲孔4-3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双屏蔽功能的线缆接头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双屏蔽功能的线缆接头组件,包括外屏蔽筒(1)、绝缘筒(2)、内屏蔽筒(3)、芯线筒(4),外屏蔽筒(1)与绝缘筒(2)的一端配合连接,内屏蔽筒(3)与绝缘筒(2)的另一端配合连接,芯线筒(4)设置在内屏蔽筒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屏蔽筒(1)包括金属材料的接地外筒(1‑1)和接地内筒(1‑2),接地内筒(1‑2)同轴设置在接地外筒(1‑1)内的后部,一端通过边沿突起(1‑2‑1)与接地外筒(1‑1)固定连接并导通,另一端悬空;所述的绝缘筒(2)为绝缘筒材料的圆筒,其内壁为台阶圆柱形,形成定位台阶(2‑2);所述的内屏蔽筒(3)为两端开放的金属筒体,其前部内壁设置有定位环(3‑1);所述的芯线筒(4)为金属材料的具有三段台阶结构的圆柱体,依次为外插接头段、绝缘套筒座段和芯线接头段,其中绝缘套筒座段的外径大于外插接头段和芯线接头段,且小于内屏蔽筒(3)的内径;所述的外插接头段的端面向内开有用于固定待接插设备插针的插针盲孔(4‑1),芯线接头段的端面向内开有芯线盲孔(4‑3);前绝缘套筒(5‑1)和后绝缘套筒(5‑2)的轴向截面均为T形,前绝缘套筒(5‑1)的内径与外插接头段的外径相匹配,后绝缘套筒(5‑2)的内径与芯线接头段的外径相匹配,前绝缘套筒(5‑1)和后绝缘套筒(5‑2)的最大外径与内屏蔽筒(3)的内径相匹配;前绝缘套筒(5‑1)套置在外插接头段外,且大头朝向绝缘套筒座段;后绝缘套筒(5‑2)套置在芯线接头段外,且大头朝向绝缘套筒座段;芯线筒(4)、前绝缘套筒(5‑1)和后绝缘套筒(5‑2)组合后设置在内屏蔽筒(3)内,并通过定位环(3‑1)限位;组合后芯线筒的绝缘套筒座段与内屏蔽筒内壁之间具有环形的空间;所述的内屏蔽筒(3)后部插入绝缘筒(2)前部,并通过定位台阶(2‑2)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屏蔽功能的线缆接头组件,包括外屏蔽筒(1)、绝缘筒(2)、内屏蔽筒(3)、芯线筒(4),外屏蔽筒(1)与绝缘筒(2)的一端配合连接,内屏蔽筒(3)与绝缘筒(2)的另一端配合连接,芯线筒(4)设置在内屏蔽筒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屏蔽筒(1)包括金属材料的接地外筒(1-1)和接地内筒(1-2),接地内筒(1-2)同轴设置在接地外筒(1-1)内的后部,一端通过边沿突起(1-2-1)与接地外筒(1-1)固定连接并导通,另一端悬空;所述的绝缘筒(2)为绝缘筒材料的圆筒,其内壁为台阶圆柱形,形成定位台阶(2-2);所述的内屏蔽筒(3)为两端开放的金属筒体,其前部内壁设置有定位环(3-1);所述的芯线筒(4)为金属材料的具有三段台阶结构的圆柱体,依次为外插接头段、绝缘套筒座段和芯线接头段,其中绝缘套筒座段的外径大于外插接头段和芯线接头段,且小于内屏蔽筒(3)的内径;所述的外插接头段的端面向内开有用于固定待接插设备插针的插针盲孔(4-1),芯线接头段的端面向内开有芯线盲孔(4-3);前绝缘套筒(5-1)和后绝缘套筒(5-2)的轴向截面均为T形,前绝缘套筒(5-1)的内径与外插接头段的外径相匹配,后绝缘套筒(5-2)的内径与芯线接头段的外径相匹配,前绝缘套筒(5-1)和后绝缘套筒(5-2)的最大外径与内屏蔽筒(3)的内径相匹配;前绝缘套筒(5-1)套置在外插接头段外,且大头朝向绝缘套筒座段;后绝缘套筒(5-2)套置在芯线接头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云勇刘凤琳张武波叶新林厉洋王光祥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西湖电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