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转子引线装配结构及电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3683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引线装配结构及电机结构,所述电机转子引线装配结构包括:转子绕组出线铜排、转子引线以及引线支架;其中所述转子引线的一端与转子绕组出线铜排相连,另一端依次穿过电机转轴上的斜孔通道、中心孔通道后与电机集电环相连;所述引线支架位于电机转轴上,所述引线支架设有与斜孔通道倾斜角度相同的倾斜面,以使所述转子引线保持直线状态从倾斜面直线进入斜孔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机转子引线装配结构通过采用设有与斜孔通道倾斜角度相同的倾斜面的引线支架,使转子引线能够保持直线状态从倾斜面直线进入斜孔通道,避免了转子引线弯折,消除了转子引线断裂或绝缘破损的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转子引线装配结构及电机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机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引线装配结构及电机机构。
技术介绍
绕线式电机转子绕组的引线多为电缆引线,并通过转轴上的斜孔和中心孔与集电环连接,电缆与绕组的连接以及电缆的固定可靠性对电机运行稳定性起到关键作用。电缆与绕组连接通常采用螺栓连接,电缆的固定常用无纬带绑扎或者绝缘压线块固定在转轴上。申请号CN200920105988.2的专利《一种电机转子引线布线装置》中电机转子引线布线装置,包括转轴斜孔道和转轴轴心孔道,转轴孔口固定物、热敷套管、斜孔道垫块和轴心孔道固定块;转轴孔口固定物用于将转子引线固定在转轴孔口;热敷套管用于套在每相转子引线上,套着热敷套管的每相转子引线依次穿入转轴斜孔道和转轴轴心孔道;转轴斜孔道包括三个孔道,分别用于穿过三相转子引线;每个斜孔道内设有斜孔道垫块,用于固定转子引线;轴心孔道固定块用于固定三相转子引线,套着热敷套管的三相转子引线平均分布在转轴轴心孔道的圆周内壁上。本技术提供的装置中的热敷套管可以保护引线的绝缘层,而且利于将引线穿过转轴孔道;提供的垫块和固定块可以缓冲引线与转轴之间的相对振动,减少绝缘层的摩擦。但还存在如下缺陷:1.采用无纬带绑扎电缆固定,绑扎带呈不规则形状,且有悬空,存在断裂隐患;2.采用压线座直接将电缆压在转轴表面,电缆弯折较多,且装配过程中电缆受力较大,存在断裂风险;3.电缆与绕组连接通常采用单个螺栓固定,可靠性差,接触面积小,易造成接触电阻大,温升高,螺栓长时间受热易发生蠕变,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引线装配结构及电机结构,以防止转子引线弯折,消除转子引线断裂或绝缘破损隐患。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转子引线装配结构,包括:转子绕组出线铜排、转子引线以及引线支架;其中所述转子引线的一端与转子绕组出线铜排相连,另一端依次穿过电机转轴上的斜孔通道、中心孔通道后与电机集电环相连;所述引线支架位于电机转轴上,所述引线支架设有与斜孔通道倾斜角度相同的倾斜面,以使所述转子引线保持直线状态从倾斜面直线进入斜孔通道。进一步,所述倾斜面上设有适于安装一引线固定压块的两个安装通孔;通过所述引线固定压块将转子引线固压在倾斜面上。进一步,所述转子引线与引线固定压块之间垫有适形的绝缘垫。进一步,所述转子绕组出线铜排上设有至少两个安装通孔;即所述安装通孔适于通过螺栓、螺母将转子引线的一端与转子绕组出线铜排紧固。进一步,所述螺母采用锁紧螺母,所述螺栓套入一止动垫片后再穿过安装通孔,然后再套入一碟形垫圈。进一步,位于斜孔通道内的转子引线与斜孔通道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浸润有环氧树脂的适形毡,以固定转子引线。进一步,所述中心孔通道内壁设有一层呈圆筒状的绝缘板,且中心孔通道中填充有泡沫树脂材料,以防止三相转子引线在中心孔通道内因移动造成摩擦。又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机结构,包括如前所述的电机转子引线装配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电机转子引线装配结构通过采用设有与斜孔通道倾斜角度相同的倾斜面的引线支架,使转子引线能够保持直线状态从倾斜面直线进入斜孔通道,避免了转子引线弯折,消除了转子引线断裂或绝缘破损的隐患,进一步,提高了电机的可靠性和运行寿命,降低了电机的维护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机转子引线装配结构的半剖图;图2是沿图1中A方向的局部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引线支架结构示意图。其中:转子绕组出线铜排1、螺栓螺母组件2、止动垫片3、引线固定压块4、电机转轴5、转子引线6、绝缘板7、泡沫树脂材料8、引线支架9、螺钉10、适形毡11、碟形垫圈12、长螺栓13、止动垫圈14、引线支架倾斜面上的安装通孔15、螺母16。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电机转子引线6装配结构,包括:转子绕组出线铜排1、转子引线6以及引线支架9;其中所述转子引线6的一端与转子绕组出线铜排1相连,另一端依次穿过电机转轴5上的斜孔通道、中心孔通道后与电机集电环相连;所述引线支架9位于电机转轴5上,所述引线支架9设有与斜孔通道倾斜角度相同的倾斜面,以使所述转子引线6保持直线状态从倾斜面直线进入斜孔通道。具体的,所述引线支架9采用无磁性金属材料制作,并用螺钉10固定在电机转轴5上;引线支架9上设有与斜孔通道倾斜角度相同的倾斜面,能够使所述转子引线6保持直线状态从倾斜面直线进入斜孔通道,避免了悬空位置的转子引线6弯折,消除转子引线6断裂或绝缘破损隐患。所述倾斜面上设有适于安装一引线固定压块4的两个安装通孔15;通过所述引线固定压块4将转子引线6固压在倾斜面上。请参阅图2和图3,具体的,所述引线固定压块4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倾斜面背面焊接有两个与倾斜面上的两个安装通孔15尺寸对应的螺母16,再配合长螺栓13将引线固定压块4固定在引线支架9的倾斜面上。优选的,所述转子引线6与引线固定压块4之间垫有适形的绝缘垫,以提高引线固定压块4对转子引线6的压紧效果,同时能够保护转子引线6,防止引线固定压块4对转子引线6造成损伤;长螺栓13还与止动垫圈14配合使用,以进一步固定引线固定压块4,防止引线固定压块4松动。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子绕组出线铜排1上设有至少两个安装通孔;即所述安装通孔适于通过螺栓、螺母(即螺栓螺母组件2)将转子引线6的一端与转子绕组出线铜排1紧固,采用至少两组螺栓、螺母固定方式,与采用单组螺栓、螺母固定方式相比,增加了转子引线6与转子绕组出线铜排1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了接触电阻,从而降低了接触位置的温升。具体的,所述螺母采用锁紧螺母,所述螺栓套入一止动垫片3后再穿过安装通孔,然后再套入一碟形垫圈12,该碟形垫圈12一方面能够提供足够的压紧力,另一方面能够抵消处在长期热负荷作用下的蠕变松动,避免转子引线6与转子绕组出线铜排1连接处的接触电阻变大,进一步导致接触不良,局部放电烧毁转子引线6与转子绕组出线铜排1的连接接头;同时,将止动垫片3的一对角折弯,以防止螺栓转动。位于斜孔通道内的转子引线6与斜孔通道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浸润有环氧树脂的适形毡11,以固定转子引线6。具体的,通过浸润有环氧树脂的适形毡11的固化,使转子引线6在斜孔通道内固定。所述中心孔通道内壁设有一层呈圆筒状的绝缘板7,且中心孔通道中填充有泡沫树脂材料8,以防止三相转子引线6在中心孔通道内因移动造成摩擦。具体的,将穿入中心孔通道内的三相转子引线6理顺后在中心孔通道中填充泡沫树脂材料8,待泡沫树脂材料8固化后,使三相转子引线6固定,能有效防止电机运行过程中,三相转子引线6在中心孔通道内因移动造成摩擦,而损坏转子引线6的绝缘层,同时泡沫树脂材料8具有缓冲功能,且方便拆卸更换。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电机结构,包括如实施例1所述的电机转子引线装配结构,在实施例1中对电机转子引线装配结构进行了详细阐述,此处不再赘述。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机转子引线装配结构及电机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转子引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绕组出线铜排、转子引线以及引线支架;其中所述转子引线的一端与转子绕组出线铜排相连,另一端依次穿过电机转轴上的斜孔通道、中心孔通道后与电机集电环相连;所述引线支架位于电机转轴上,所述引线支架设有与斜孔通道倾斜角度相同的倾斜面,以使所述转子引线保持直线状态从倾斜面直线进入斜孔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转子引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绕组出线铜排、转子引线以及引线支架;其中所述转子引线的一端与转子绕组出线铜排相连,另一端依次穿过电机转轴上的斜孔通道、中心孔通道后与电机集电环相连;所述引线支架位于电机转轴上,所述引线支架设有与斜孔通道倾斜角度相同的倾斜面,以使所述转子引线保持直线状态从倾斜面直线进入斜孔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引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上设有适于安装一引线固定压块的两个安装通孔;通过所述引线固定压块将转子引线固压在倾斜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引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引线与引线固定压块之间垫有适形的绝缘垫。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引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绕组出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扬赵亮
申请(专利权)人:新誉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