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路试模拟疲劳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3373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疲劳试验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座椅路试模拟疲劳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包括架体、X向测试单元、Y向测试单元和Z向测试单元;X向测试单元包括设置在架体的第一、二、三加载气缸;Y向测试单元包括两个第四、五加载气缸;Z向测试单元包括第六加载气缸;所述架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不同高度座椅的导轨滑块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采用8个加载气缸分布于测试样机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竖直方向,可自由设置加载顺序,真实模拟汽车座椅在形式过程中的负载情况,充分验证座椅的可靠性的汽车座椅路试模拟疲劳试验装置,解决了现有汽车座椅疲劳试验装置是针对座椅各个加载点和加载方向单独验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座椅路试模拟疲劳试验装置
本技术属于疲劳试验
,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座椅路试模拟疲劳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外汽车市场激烈竞争的日益加剧,各汽车厂商正在大力加快新产品推向市场的速度。为了保证快速推出新产品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和市场需求,如何更快地考察汽车零部件的质量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国内外的汽车法规明确地规定了座椅的安全性和静强度要求,迄今相应的试验研究也侧重于安全性以及舒适性的评价。目前,疲劳试验装置是用来评估座椅的使用寿命和安全系数的,但当前国内各个试验室,在开展座椅疲劳试验时,大多数是针对座椅各个加载点和加载方向单独验证的方式。这种方法虽然能满足对座椅的验证效果,但不符合座椅的实际使用工况。即使座椅逐一通过各个加载点及加载方向的试验验证,也存在着各个方向和加载点交叉受力时,座椅个别功能失效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8个加载气缸分布于测试样机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竖直方向,可自由设置加载顺序,真实模拟汽车座椅在形式过程中的负载情况,充分验证座椅的可靠性的汽车座椅路试模拟疲劳试验装置,解决了现有汽车座椅疲劳试验装置是针对座椅各个加载点和加载方向单独验证的问题。本技术技术方案结合附图说明如下:一种汽车座椅路试模拟疲劳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包括架体7、X向测试单元、Y向测试单元和Z向测试单元;所述的X向测试单元包括设置在架体7的第一加载气缸1、第二加载气缸3和第三加载气缸6;所述的Y向测试单元包括两个第四加载气缸4和两个第五加载气缸5;所述的Z向测试单元包括第六加载气缸2;所述架体7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不同高度座椅的导轨滑块机构。所述的第一加载气缸1设置在靠背的前端,一端与气缸座铰接并通过气缸座固定在架体7上,另一端的活塞杆与靠背相接触;所述的第二加载气缸3设置在靠背的后端且与水平面相平行,一端固定在架体7上,另一端的活塞杆与加载辅具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加载辅具的另一端与靠背连接;所述的第三加载气缸6设置在靠背的后端,一端与气缸座铰接并通过气缸座固定在架体7上,另一端的活塞杆与靠背相接触。两个所述的第四加载气缸4分别设置在坐垫的左、右两端,一端与气缸座铰接并通过气缸座固定在架体7上,另一端的活塞杆与坐垫相接触;两个所述的第五加载气缸5分别设置在靠背的左、右两端,一端与气缸座铰接并通过气缸座固定在架体7上,另一端的活塞杆与靠背相接触。所述的第六加载气缸2竖直设置在坐垫的上方,一端与气缸座铰接并通过气缸座固定在架体7上,另一端的活塞杆与坐垫的上方相接触。所述的第一、二、三、四、五、六加载气缸1、3、6、4、5、2上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的第一、二、三、四、五、六加载气缸1、3、6、4、5、2分别通过电磁阀、调压阀与气源相连接。所述的架体7是由多跟型材构成的矩形框架,架体7的上、下框架均是由X向的第一、二型材7-1、7-2和Y向的第三、四型材7-3、7-4、7-5、7-6构成的矩形;所述的矩形内平行设置有第五、六型材7-5、7-6;所述的上、下框架的四个顶点之间设置有四根Z向型材,其中两根Z向型材之间设置有第七、八型材7-7、7-8;所述的导轨滑块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二型材7-1、7-2上的导轨和设置在第五、六、七、八型材7-5、7-6、7-7、7-8上与导轨配合的滑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8个加载气缸分布于测试样机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竖直方向,X向气缸主要模拟汽车在加速和减速过程中驾驶员对座椅靠背X向产生的负载,Y向气缸主要模拟汽车在转弯过程中,乘员对座椅坐垫和靠背Y向产生的负载,Z向气缸主要模拟汽车在颠簸路面行驶过程中人对座椅Z向产生的负载,X、Y、Z三个方向可自由设置加载顺序,真实模拟汽车座椅在形式过程中的负载情况;2、本技术中每个气缸的调节都配置导轨滑块机构,可以根据座椅的高度来调节气缸的位置,并且气缸位置设定简单,快捷;3、本技术可以同时验证座椅的8个受力点。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示意图。图中:1、第一加载气缸;2、第六加载气缸;3、第二加载气缸;4、第四加载气缸;5、第五加载气缸;6、第三加载气缸;7、架体;7-1、第一型材;7-2、第二型材;7-3、第三型材;7-4、第四型材;7-5、第五型材;7-6、第六型材;7-7、第七型材;7-8、第八型材。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一种汽车座椅路试模拟疲劳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包括架体7、X向测试单元、Y向测试单元和Z向测试单元;其中X向为汽车前进与后退的方向,Y向为驾驶员或乘客的左、右方向,Z向为与地面垂直的方向;所述的X向测试单元包括设置在架体7的第一加载气缸1、第二加载气缸3和第三加载气缸6;所述的Y向测试单元包括两个第四加载气缸4和两个第五加载气缸5;所述的Z向测试单元包括第六加载气缸2;所述架体7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不同高度座椅的导轨滑块机构,所述的导轨滑块机构可以调节第一、二、三、四、五、六加载气缸1、3、6、4、5、2的位置用于适应座椅加压疲劳试验。参阅图1,图2,汽车座椅包括靠背和坐垫;所述的第一加载气缸1设置在靠背的前端,一端与气缸座铰接并通过气缸座固定在架体7上,另一端的活塞杆与靠背相接触;所述的第二加载气缸3设置在靠背的后端且与水平面相平行,一端固定在架体7上,另一端的活塞杆与加载辅具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加载辅具的另一端与靠背连接;所述的第三加载气缸6设置在靠背的后端,一端与气缸座铰接并通过气缸座固定在架体7上,另一端的活塞杆与靠背相接触。所述的加载辅具可以选择绳子等。两个所述的第四加载气缸4分别设置在坐垫的左、右两端,一端与气缸座铰接并通过气缸座固定在架体7上,另一端的活塞杆与坐垫相接触;两个所述的第五加载气缸5分别设置在靠背的左、右两端,一端与气缸座铰接并通过气缸座固定在架体7上,另一端的活塞杆与靠背相接触。所述的第六加载气缸2竖直设置在坐垫的上方,一端与气缸座铰接并通过气缸座固定在架体7上,另一端的活塞杆与坐垫的上方相接触。所述的第一、二、三、四、五、六加载气缸1、3、6、4、5、2上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每个加载气缸的压力并计算得到施加的载荷值。所述的第一、二、三、四、五、六加载气缸1、3、6、4、5、2分别通过电磁阀、调压阀与气源相连接,所述的气源可以选用空气压缩机,调节阀可以调节气源输出的气压大小,电磁阀可以用于调节加载气缸的输出载荷的施加频率。所述的架体7是由多跟型材构成的矩形框架,架体7的上、下框架均是由X向的第一、二型材7-1、7-2和Y向的第三、四型材7-3、7-4、7-5、7-6构成的矩形;所述的矩形内平行设置有第五、六型材7-5、7-6;所述的上、下框架的四个顶点之间设置有四根Z向型材,其中两根Z向型材之间设置有第七、八型材7-7、7-8;所述的导轨滑块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二型材7-1、7-2上的导轨和设置在第五、六、七、八型材7-5、7-6、7-7、7-8上与导轨配合的滑块。试验时,工作人员固定好座椅,可自由设置X向、Y向、Z向的加载顺序或同时对X向、Y向、Z向进行加载试验;本技术可以同时验证座椅8个受力点,架体7上可以设置测试单元控制器,用于控制X向测试单元、Y向测试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座椅路试模拟疲劳试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座椅路试模拟疲劳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包括架体(7)、X向测试单元、Y向测试单元和Z向测试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X向测试单元包括设置在架体(7)的第一加载气缸(1)、第二加载气缸(3)和第三加载气缸(6);所述的Y向测试单元包括两个第四加载气缸(4)和两个第五加载气缸(5);所述的Z向测试单元包括第六加载气缸(2);所述架体(7)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不同高度座椅的导轨滑块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路试模拟疲劳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包括架体(7)、X向测试单元、Y向测试单元和Z向测试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X向测试单元包括设置在架体(7)的第一加载气缸(1)、第二加载气缸(3)和第三加载气缸(6);所述的Y向测试单元包括两个第四加载气缸(4)和两个第五加载气缸(5);所述的Z向测试单元包括第六加载气缸(2);所述架体(7)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不同高度座椅的导轨滑块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路试模拟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加载气缸(1)设置在靠背的前端,一端与气缸座铰接并通过气缸座固定在架体(7)上,另一端的活塞杆与靠背相接触;所述的第二加载气缸(3)设置在靠背的后端且与水平面相平行,一端固定在架体(7)上,另一端的活塞杆与加载辅具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加载辅具的另一端与靠背连接;所述的第三加载气缸(6)设置在靠背的后端,一端与气缸座铰接并通过气缸座固定在架体(7)上,另一端的活塞杆与靠背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路试模拟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第四加载气缸(4)分别设置在坐垫的左、右两端,一端与气缸座铰接并通过气缸座固定在架体(7)上,另一端的活塞杆与坐垫相接触;两个所述的第五加载气缸(5)分别设置在靠背的左、右两端,一端与气缸座铰接并通过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庆董韬文赵欣宇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中科远创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