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窗帘气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窗帘气囊装置。
技术介绍
在WO2010/089847中描述的乘员头部保护气囊装置中,包含在窗帘气囊中的后座膨胀部(后座腔)的后端下部通过后侧带联接至侧梁柱(C柱)。该后侧带在正常时间被容纳在侧梁柱装饰件(C柱装饰件)的车室外侧,并且该后侧带在窗帘气囊膨胀展开时通过被拉出至C柱装饰件的车室内侧而伸展。因此,存在下述构造:在窗帘气囊的后部的下部侧上大体沿着带线(beltline)形成有张力线。附带地,在车辆的侧面碰撞期间,由于惯性而移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后座乘员的头部插入窗帘气囊的后座腔中,并且对此做出反应,后座乘员的头部和后座腔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侧回弹。在该回弹的过程中,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侧摆动的后座腔有时会继续朝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侧按压头部并使头部加速。当加速的头部接收来自后座椅的头枕或座椅靠背的摩擦力时,存在头部绕颈部的轴线转动并且发生头部旋转损伤(脑旋转损伤标准,所谓的BrIC)的可能性。在这方面,在上述构造的窗帘气囊中,由于C柱和后座腔的后端下部通过后侧带联接,因此抑制了后座腔至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窗帘气囊装置,所述车辆窗帘气囊装置包括窗帘气囊,所述窗帘气囊包括:后座腔,所述后座腔从车室侧部的上端部分膨胀展开于后座乘员的头部和所述车室侧部之间;以及头枕腔,所述头枕腔从所述后座腔的后端部分延伸出,所述头枕腔沿车辆宽度方向膨胀展开于后座椅的头枕和所述车室侧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9.14 JP 2016-1796991.一种车辆窗帘气囊装置,所述车辆窗帘气囊装置包括窗帘气囊,所述窗帘气囊包括:后座腔,所述后座腔从车室侧部的上端部分膨胀展开于后座乘员的头部和所述车室侧部之间;以及头枕腔,所述头枕腔从所述后座腔的后端部分延伸出,所述头枕腔沿车辆宽度方向膨胀展开于后座椅的头枕和所述车室侧部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窗帘气囊装置,其中,所述窗帘气囊在车辆上下方向上折叠以容纳在所述车室侧部的上端部分中,并且折叠的所述头枕腔的至少一部分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日小田诚治,小原孝司,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