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组件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2636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组件及车辆,车辆组件包括车把支架和前叉;车把支架具有第一连接管,前叉具有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套接且相对不能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车把支架与前叉之间完全固定,二者不存在相对转动的可能,能防止经过前叉与车把支架连接处的线缆被剪断的情况发生。车辆组件还包括前叉限位件,前叉限位件与安装在车架上的车架限位件配合,将车辆组件与车架之间的相对转动限制在一定角度范围内,防止车辆组件与车架之间过度旋转,避免经过车辆组件与车架连接处的线缆因过度旋转被剪断。同时,前叉上设置前叉出线孔,前叉出线孔的孔径远大于线缆直径,且在前叉出线孔周缘覆盖过线保护垫,防止线缆经过前叉出线孔时被剪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组件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陆地交通工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两轮交通工具的车辆组件及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两轮单车上都配置有电子终端,用于与用户终端及服务器进行通信,从而实现单车的智能化。当前,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内连接方式在单车上安装电子终端。单车的车体内部是中空的,电子终端的线路在中空的车体内部布线,这种内连接方式能够避免线路外露易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同时线路位于车体内部也能够避免线路杂乱影响单车的外观。但是采用内连接方式时,在单车使用过程中随着车体部件之间的相对旋转,位于单车内部的线路很容易缠绕,进而导致线路折断或接头松脱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组件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存在的以下问题:相关技术采用内连接方式时,在单车使用过程中随着车体部件之间相对旋转,位于单车内部的线路很容易缠绕,进而导致线路折断或接头松脱等情况。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组件,包括车把支架和前叉;所述车把支架具有第一连接管,所述前叉具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套接且相对不能转动。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辆组件及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把支架和前叉;所述车把支架具有第一连接管,所述前叉具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套接且相对不能转动;在采用内连接方式安装电子终端时,线缆从所述车把支架的内腔及所述前叉的内腔走线;所述前叉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前叉出线孔,所述前叉出线孔的孔径大于穿过所述前叉出线孔的线缆线径的2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把支架和前叉;所述车把支架具有第一连接管,所述前叉具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套接且相对不能转动;在采用内连接方式安装电子终端时,线缆从所述车把支架的内腔及所述前叉的内腔走线;所述前叉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前叉出线孔,所述前叉出线孔的孔径大于穿过所述前叉出线孔的线缆线径的2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套接处,且阻碍所述第一连接管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管转动;所述定位部件固定后的轴向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轴向之间存在大于0°的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为螺丝、螺栓或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出线孔的周缘覆盖有过线保护垫。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在非套接部分的孔径大于或等于套接部分的孔径。6.一种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涛刘川段炜
申请(专利权)人: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