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禹崇强专利>正文

一种黄米粽及黄米粽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2380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米粽及黄米粽制作工艺,黄米粽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大黄米40‑60份、冰糖4‑6份、小米8‑12份、水40‑60份、红枣16‑24份和小南瓜8‑12份。黄米粽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大黄米和小米洗淘干净用水浸泡;B:将红枣洗净用水浸泡;C:在锅中沸水加入冰糖及小南瓜,冰糖融化后加入大黄米、小米和红枣加,大火烧开后改用中火;D:持续搅拌;E:用微火焖制关火盛入存放盘内;F:冷却3‑5小时;G:切制成型后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口感好、香甜软糯、营养价值高的优点,且能解决现有大黄米现有做法导致的口感粗糙发涩的优点。

A process for making yellow rice and millet dumpling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oducing yellow rice and yellow rice, millet dumplings by the weight of raw materials: millet 40 60, sugar 4 6, millet 8 12, water 40 60, 16 and 24 red dates pumpkin 8 12. Yellow rice production process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 millet and millet will wash clean water; B: red dates wash water immersion; C: in the pot boiling water add sugar and pumpkin, sugar has melted after adding large yellow rice, millet and red dates, boil over medium heat; D: continuous stirring; E: use Weihuo stew fire Sheng into the storage tray; F: Cool 3 5 hours; G: cutting molding packaging.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taste, sweet and soft waxy, high nutritional value, and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esent approach leads to the existing large yellow rough taste astringent so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米粽及黄米粽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及食品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黄米粽及黄米粽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粽子可加入不同的辅料,如红枣、葡萄干、火腿、鲜肉、咸肉、红豆等,形成不同口味。黄米又称黄黏米,血糖指数较低,营养价值高于糯米。黄米中富含蛋白质、矿物质铁、钾和锌,维生素B1、维生素B2含量也优于糯米,具有益气补中的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黄米粽及黄米粽制作工艺,具有口感好、香甜软糯、营养价值高的优点,能解决现有大黄米现有做法导致的口感粗糙发涩的优点;同时,本专利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使用粽叶包裹的形式,将黄米粽通过特殊制作步骤直接在锅里馇制而成,无需粽叶包装,营养成分更能充分散发出来,冷制后的黄米粽可按照包装需求进行切块,便于分装。本专利技术有效避免了现有粽子采用粽叶包裹后进行蒸煮,而导致其营养成分损失的弊端。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黄米粽,黄米粽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大黄米40-60份、冰糖4-6份、小米8-12份、水40-60份、红枣16-24份和小南瓜8-12份。大黄米50份、冰糖5份、小米10份、水50份、红枣20份和小南瓜10份。所述的大黄米和小米产地为山西。所述的红枣产地为新疆。一种黄米粽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大黄米和小米洗淘干净,用水浸泡4-5小时;B:将红枣洗净,用水浸泡4-5小时;C:在锅中注入水并将水烧制沸腾,加入冰糖及切好的小南瓜,待冰糖融化后,将步骤A中浸泡设定时间后的大黄米和小米以及步骤B中浸泡设定时间后的红枣加入锅中,待锅内的水用大火烧开后改用中火;D:持续搅拌;E:用微火焖制1.5-2小时,关火盛入存放盘内;F:冷却3-5小时;G:将黄米粽切制成型后包装。所述的步骤D中,持续搅拌,直至锅内水分被吸收。所述的步骤F中,将黄米粽切制成底为10cm,高为5cm的等腰三角形。所述的大黄米和小米产地为山西。所述的红枣产地为新疆。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大黄米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矿物质铁、钾、锌、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等元素,且营养价值高、口感软糯。小南瓜具有补中益气、降血脂、降血糖、清热解毒、保护胃粘膜及帮助消化的优点,加入的冰糖、小南瓜和红枣增加了甜味,且改善现有大黄米煮熟后粗糙发涩的口感。本专利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使用粽叶包裹的形式,将黄米粽通过上述特殊制作步骤直接在锅里馇制而成,无需粽叶包装,营养成分更能充分散发出来,冷制后的黄米粽可按照包装需求进行切块,便于分装。本专利技术有效避免了现有粽子采用粽叶包裹后进行蒸煮,而导致其营养成分损失的弊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以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黄米粽,黄米粽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大黄米40-60份、冰糖4-6份、小米8-12份、水40-60份、红枣16-24份和小南瓜8-12份。实施例1:大黄米40份、冰糖4份、小米8份、水40份、红枣16份和小南瓜8份,小南瓜也称为小金瓜。大黄米和小米产地为山西,可选用山西优质大黄米和小米;红枣产地为新疆,可选用新疆特级红枣。实施例2:大黄米60份、冰糖6份、小米12份、水60份、红枣24份和小南瓜12份,小南瓜也称为小金瓜。大黄米和小米产地为山西,可选用山西优质大黄米和小米;红枣产地为新疆,可选用新疆特级红枣。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中,最优配比如下:大黄米50份、冰糖5份、小米10份、水50份、红枣20份和小南瓜10份,小南瓜也称为小金瓜。大黄米和小米产地为山西,可选用山西优质大黄米和小米;红枣产地为新疆,可选用新疆特级红枣。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黄米粽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大黄米和小米洗淘干净,用水浸泡4-5小时;B:将红枣洗净,用水浸泡4-5小时;C:在锅中注入水并将水烧制沸腾,加入冰糖及切好的小南瓜,待冰糖融化后,将步骤A中浸泡设定时间后的大黄米和小米以及步骤B中浸泡设定时间后的红枣加入锅中,待锅内的水用大火烧开后改用中火;D:持续搅拌;E:用微火焖制1.5-2小时,关火盛入存放盘内;F:冷却3-5小时;G:将黄米粽切制成型后包装。本专利技术中,黄米粽的最优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产地为山西的优质大黄米和小米洗淘干净,用深层地下水浸泡4-5小时;B:将新疆特级红枣洗净,用水浸泡4-5小时;C:在锅中注入水并将水烧制沸腾,加入冰糖及切好的小南瓜,待冰糖融化后,将步骤A中浸泡设定时间后的大黄米和小米以及步骤B中浸泡设定时间后的红枣加入锅中,待锅内的水用大火烧开后改用中火;D:持续搅拌,直至锅内水分被吸收;E:用微火焖制1.5-2小时,关火盛入存放盘内,塑料盘可采用托盘;F:冷却3-5小时;G:冷制后,将黄米粽切制成底为10cm,高为5cm的等腰三角形,包装即可。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大黄米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矿物质铁、钾、锌、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等元素,且营养价值高、口感软糯。小南瓜具有补中益气、降血脂、降血糖、清热解毒、保护胃粘膜及帮助消化的优点,加入的冰糖、小南瓜和红枣增加了甜味,且改善现有大黄米煮熟后粗糙发涩的口感。本专利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使用粽叶包裹的形式,将黄米粽通过上述特殊制作步骤直接在锅里馇制而成,无需粽叶包装,营养成分更能充分散发出来,冷制后的黄米粽可按照包装需求进行切块,便于分装。本专利技术有效避免了现有粽子采用粽叶包裹后进行蒸煮,而导致其营养成分损失的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黄米粽及黄米粽制作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黄米粽,其特征在于,黄米粽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大黄米40‑60份、冰糖4‑6份、小米8‑12份、水40‑60份、红枣16‑24份和小南瓜8‑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米粽,其特征在于,黄米粽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大黄米40-60份、冰糖4-6份、小米8-12份、水40-60份、红枣16-24份和小南瓜8-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米粽,其特征在于,黄米粽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大黄米50份、冰糖5份、小米10份、水50份、红枣20份和小南瓜1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米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黄米和小米产地为山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米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枣产地为新疆。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米粽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大黄米和小米洗淘干净,用水浸泡4-5小时;B:将红枣洗净,用水浸泡4-5小时;C:在锅中注入水并将水烧制沸腾,加入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禹崇强
申请(专利权)人:禹崇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