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小麦籽粒锌浓度的间混作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52202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3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小麦籽粒锌浓度的间混作种植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提高小麦籽粒锌浓度的间混作种植方法,利用不同品种小麦作物之间的行行间作种植方式或者多品种作物混作的种植方式,所得小麦籽粒的锌浓度从30mg/kg提高到40‑60mg/kg之间,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有效提高了小麦籽粒的锌浓度,更益于食用。

An increase in grain Zn concentration in wheat intercropping plant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rop planting, specifically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improving grain Zn concentration in wheat intercropping planting method. The increase in grain Zn concentration in wheat intercropping planting method, the lines between different cultivars of crop planting or various crops intercropping planting mode, the concentration of zinc in wheat grain income increased from 30mg/kg to 60mg/kg between 40, reache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WH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ncentration of zinc in wheat grains it is more beneficial for f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小麦籽粒锌浓度的间混作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小麦籽粒锌浓度的间混作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常被人们誉为“生命之花”和“智力之源”。科学家研究表明,锌参与了人体内80多种酶的代谢过程,尤其DNA和RNA聚合酶,它直接参与核酸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的分化和增殖以及许多代谢,人体内还有一些酶需要锌的激活,而发挥其活性作用。因此,锌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免疫内分泌、神经、体液等重要生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缺锌会对人体的各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全球范围内,由于锌摄入量不足导致的锌缺乏现象普遍存在,目前,全球约有40%人口面临微量元素缺乏,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贫困地区的妇女和儿童。以往解决锌营养不良问题的主要策略包括:药剂补充、强化食品以及饮食多样化。药剂补充对迅速提高营养缺乏个体的营养状况是很有用的,但花费较大,人们对其可接受性差,而且其副作用也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强化食品通常要增加投入,而且会使食品的观感及风味改变,不易被接受;饮食多样化是克服营养不良的最理想途径,但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或社会等原因也难以实现,即使在发达国家,由于个人饮食嗜好等原因,饮食多样化也不是对所有人都可行。因此,直到今天世界范围内人类摄人营养不良状况仍未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在解决人类对微量元素需求的途径中,通过小麦中微量元素的生物强化措施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近年来,通过提高主食中微量营养元素锌的丰度来满足人们对微量营养的需求,已逐渐引起科学家的普遍关注。通过育种和栽培途径,通过小麦富锌栽培技术改善小麦锌营养状况,利用现有推广的普通小麦品种,在其生长与发育过程中,改善营养环境,提高作物可食用部分的锌含量,提高小麦锌营养利用率,增加小麦锌含量,在不改变传统饮食的情况下,可以长期稳定地通过主食来提供人们所需的微量营养,是能够经济、有效、根本性地解决依赖主食生存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缺锌问题的有力解决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小麦籽粒锌浓度的间混作种植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小麦含锌量较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提高小麦籽粒锌浓度的间混作种植方法,包括将不同品种的小麦进行间作和/或混作的步骤。所述间作步骤为行行间作。所述间作步骤中,控制作物的行间距为20-25cm。所述间作步骤中,所述小麦作物为考种。所述混作步骤为2-8个品种的小麦混播种植。所述混作步骤品种的数量为2n,n为1-4的整数。所述混作步骤中,各品种作物的播种量相同。所述小麦品种包括矮抗58、百农207、百农419、周麦27、开麦21、济麦22、济南17、鲁原502。所述方法还包括按照现有技术方法正常施加肥料的步骤。所述肥料包括硫酸钾和尿素。本专利技术所述提高小麦籽粒锌浓度的间混作种植方法,利用不同品种小麦作物之间的行行间作种植方式或者多品种作物混作的种植方式,所得小麦籽粒的锌浓度从30mg/kg提高到40-60mg/kg之间,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有效提高了小麦籽粒的锌浓度,更益于食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述的提高小麦籽粒锌浓度的间混作种植方法,包括将不同品种的小麦进行间作的步骤,具体包括:(1)撒肥:取15瓶硫酸钾,80斤尿素,肥料撒施面积为长71.4米,宽21.0米;整个过程未施磷肥,然后进行耕-耙-耢地处理;(2)整畦,并用划行器开沟,然后人工播种:选用济麦22和百农207两个品种进行行间作种植,行间距控制25cm,每个品种各称取140g种子,播种8行,每行播种35g;(3)按照常规种植方式浇水及施肥,即可。实施例2本实施例所述的提高小麦籽粒锌浓度的间混作种植方法,包括将不同品种的小麦进行间作的步骤,具体包括:(1)撒肥:取15瓶硫酸钾,80斤尿素,肥料撒施面积为长71.4米,宽21.0米;整个过程未施磷肥,然后进行耕-耙-耢地处理;(2)整畦,并用划行器开沟,然后人工播种:选用济麦22/开麦21两个品种进行行间作种植,行间距控制25cm,每个品种各称取140g种子,播种8行,每行播种35g;(3)按照常规种植方式浇水及施肥,即可。实施例3本实施例所述的提高小麦籽粒锌浓度的间混作种植方法,包括将不同品种的小麦进行间作的步骤,具体包括:(1)撒肥:取15瓶硫酸钾,80斤尿素,肥料撒施面积为长71.4米,宽21.0米;整个过程未施磷肥,然后进行耕-耙-耢地处理;(2)整畦,并用划行器开沟,然后人工播种:选用百农207/矮抗58两个品种进行行间作种植,行间距控制25cm,每个品种各称取140g种子,播种8行,每行播种35g;(3)按照常规种植方式浇水及施肥,即可。实施例4本实施例所述的提高小麦籽粒锌浓度的间混作种植方法,包括将不同品种的小麦进行间作的步骤,具体包括:(1)撒肥:取15瓶硫酸钾,80斤尿素,肥料撒施面积为长71.4米,宽21.0米;整个过程未施磷肥,然后进行耕-耙-耢地处理;(2)整畦,并用划行器开沟,然后人工播种:选用百农419/济南17两个品种进行行间作种植,行间距控制25cm,每个品种各称取140g种子,播种8行,每行播种35g;(3)按照常规种植方式浇水及施肥,即可。实施例5本实施例所述的提高小麦籽粒锌浓度的间混作种植方法,包括将不同品种的小麦进行间作的步骤,具体包括:(1)撒肥:取15瓶硫酸钾,80斤尿素,肥料撒施面积为长71.4米,宽21.0米;整个过程未施磷肥,然后进行耕-耙-耢地处理;(2)整畦,并用划行器开沟,然后人工播种:选用济麦22/鲁原502两个品种进行行间作种植,行间距控制25cm,每个品种各称取140g种子,播种8行,每行播种35g;(3)按照常规种植方式浇水及施肥,即可。实施例6本实施例所述的提高小麦籽粒锌浓度的间混作种植方法,包括将不同品种的小麦进行间作的步骤,具体包括:(1)撒肥:取15瓶硫酸钾,80斤尿素,肥料撒施面积为长71.4米,宽21.0米;整个过程未施磷肥,然后进行耕-耙-耢地处理;(2)整畦,并用划行器开沟,然后人工播种:选用济麦22/周麦27两个品种进行行间作种植,行间距控制25cm,每个品种各称取140g种子,播种8行,每行播种35g;(3)按照常规种植方式浇水及施肥,即可。实施例7本实施例所述的提高小麦籽粒锌浓度的间混作种植方法,包括将不同品种的小麦进行间作的步骤,具体包括:(1)撒肥:取15瓶硫酸钾,80斤尿素,肥料撒施面积为长71.4米,宽21.0米;整个过程未施磷肥,然后进行耕-耙-耢地处理;(2)整畦,并用划行器开沟,然后人工播种:选用济麦22/鲁原502/开麦21/百农207四个品种进混作种植,行间距控制25cm,每个品种各称取70g种子混合成一份,均匀播种8行,每行播种35g;(3)按照常规种植方式浇水及施肥,即可。实施例8本实施例所述的提高小麦籽粒锌浓度的间混作种植方法,包括将不同品种的小麦进行间作的步骤,具体包括:(1)撒肥:取15瓶硫酸钾,80斤尿素,肥料撒施面积为长71.4米,宽21.0米;整个过程未施磷肥,然后进行耕-耙-耢地处理;(2)整畦,并用划行器开沟,然后人工播种:选用济麦22/鲁原5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小麦籽粒锌浓度的间混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不同品种的小麦进行间作和/或混作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13 CN 20171082427651.一种提高小麦籽粒锌浓度的间混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不同品种的小麦进行间作和/或混作的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小麦籽粒锌浓度的间混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作步骤为行行间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小麦籽粒锌浓度的间混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作步骤中,控制作物的行间距为20-25cm。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提高小麦籽粒锌浓度的间混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作步骤中,所述小麦作物为考种。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提高小麦籽粒锌浓度的间混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作步骤为2-8个品种的小麦混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海勇李隆薛艳芳梅沛沛孔玮琳薛燕慧李进李冬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