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载荷系统、装载闪烁载荷系统的卫星及主动可见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50894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闪烁载荷系统、装载闪烁载荷系统的卫星及主动可见方法,载荷系统包括:聚光镜,其为上端开口的杯体;点光源,其固定在所述聚光镜内,用于通电发光;第一聚光透镜,其固定在所述聚光镜的上端开口上,用于对点光源发出的光进行聚光;第二聚光透镜,其布设在所述第一聚光透镜上方,用于对点光源发出的光进行二次聚光;其中,所述第二聚光透镜的外表面镀有增透膜;所述聚光镜的内表面上镀有反射膜。卫星上装载此载荷系统,按照主动可见方法进行控制,LED发光阵列按照分时脉冲间隔进行开关动作,产生明暗状态,在无云夜间,使地面观察者在卫星过顶时间段内肉眼可观察到卫星。

Scintillation load system, satellite and active visible method for loading scintillation loa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闪烁载荷系统、装载闪烁载荷系统的卫星及主动可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星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闪烁载荷系统、装载闪烁载荷系统的卫星及主动可见方法。
技术介绍
卫星在轨运行时,距地面距离较远且飞行速度较快,人在地面上较难用肉眼观察到太空中的卫星。一般来说,地面肉眼可观察卫星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卫星处于非常低的轨道(如300km以下的高度),二是观察时间处于夜间。对于大多数卫星,为避免低轨道衰减,以及一些任务的实现需要将发射卫星的轨道高度适当提升,当卫星轨道高度升高一些后,如果不依赖其他手段,无论是何时间,地面都无法肉眼观察卫星。现有的卫星中,铱星采用搭载反光板实现对太阳光的反射,进而使得地面可见,属于一种光照区持续发光被动可见策略。但这种实现方式不可控,地面观测的时间、位置以及可见程度均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太空闪烁载荷系统,聚光透镜和聚光镜对点光源进行聚光,聚光效率达到8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装载太空闪烁载荷系统的卫星,载荷系统在卫星上闪烁,达到地面夜间肉眼可见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装载太空闪烁载荷系统的卫星主动可见方法,卫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闪烁载荷系统、装载闪烁载荷系统的卫星及主动可见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空闪烁载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光镜,其为上端开口的杯体;点光源,其固定在所述聚光镜内,用于通电发光;第一聚光透镜,其固定在所述聚光镜的上端开口上,用于对点光源发出的光进行聚光;第二聚光透镜,其布设在所述第一聚光透镜上方,用于对点光源发出的光进行二次聚光;其中,所述第二聚光透镜的外表面镀有增透膜;所述聚光镜的内表面上镀有反射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空闪烁载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光镜,其为上端开口的杯体;点光源,其固定在所述聚光镜内,用于通电发光;第一聚光透镜,其固定在所述聚光镜的上端开口上,用于对点光源发出的光进行聚光;第二聚光透镜,其布设在所述第一聚光透镜上方,用于对点光源发出的光进行二次聚光;其中,所述第二聚光透镜的外表面镀有增透膜;所述聚光镜的内表面上镀有反射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空闪烁载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光阵列,其包括1个或多个发光模组;其中,所述发光模组至少由聚光镜、点光源、第一聚光透镜和第二聚光透镜组成;电控单元,其电连接所述点光源,用于控制所述点光源周期性闪烁;散热框,其围设在所述发光阵列的外周上,用于对发光阵列进行散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空闪烁载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光源为LED点光源,光通量为4500~5000lm。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空闪烁载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透膜为氟化钙增透膜,所述反射膜为镀铝、镀金或镀银反射膜。5.一种装载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太空闪烁载荷系统的卫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系统固定在卫星上,所述电控单元连接所述卫星的中心机。6.一种装载太空闪烁载荷系统的卫星主动可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地面提前上注过顶凝视时间、时长、地面观察者所在地理位置以及载荷系统闪烁时间、周期;步骤2、卫星到达上注的指定动作时间后,卫星对观察者保持凝视状态,同时载荷系统进行周期性闪烁;步骤3、观察者在卫星可观测时间T内进行观察,直至结束。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载太空闪烁载荷系统的卫星主动可见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晓光常琳王天聪徐伟范国伟金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