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生物质颗粒机的新型环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406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式生物质颗粒机的新型环模结构,包括环模,环模为圆环状结构,环模的外环面的左、右两侧为锥面结构,外环面的中间为模孔区域;环模上且位于模孔区域的周向上均布设置有多组模孔,且模孔自环模的内径到外径之间呈内大外小的圆锥形结构,且圆锥形结构的最小端的圆孔直径为9mm;模孔的径向深度为4.5~10.5cm,且径向深度根据生物质成型原料进行调节,制成品的压缩比为5:1~11.6: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环模式生物质颗粒机加工出的制成品的压缩比增大,使一些低热值、木质素含量较低的生物质(如稻草、麦杆)也能顺利成型,同时使制成品密度增大,产品单位热值提高,符合一些高压燃烧器的热负荷要求。

A new ring model structure of a vertical biomass gran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生物质颗粒机的新型环模结构
:本技术涉及生物质颗粒加工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立式生物质颗粒机的新型环模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外对环保燃料的重视,利用废木料,树枝,锯末,玉米、水稻、棉花等秸秆,坚果壳等废弃物制作的生物燃料成为厂家需求的燃料,生物质颗粒机是制作生物燃料的主要设备。现有技术的环模式生物质颗粒的加工是由压轮在环模内表面滚压,将原料通过环模内上的小通孔挤出模具后成型的过程,压轮与模具表面是圆柱形的配合结构,现有技术的环模内上的小通孔也为圆柱型结构,这样加工出来的制成品为颗粒状,其压缩比小,压缩比只有5:1,密度小,颗粒状的制成品在运输以及燃料燃烧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使环模式生物质颗粒加工出的制成品的压缩比增大,同时使制成品密度增大,使一些低热值、木质素含量较低的生物质(如稻草、麦杆)也能顺利成型,同时使制成品密度增大,产品单位热值提高,符合一些高压燃烧器的热负荷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立式生物质颗粒机的新型环模结构,且新型环模结构使成品的压缩比增大,使一些低热值、木质素含量较低的生物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立式生物质颗粒机的新型环模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生物质颗粒机的新型环模结构,包括环模,环模为圆环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模的外环面的左、右两侧为锥面结构,外环面的中间为模孔区域;所述环模上且位于模孔区域的周向上均布设置有多组模孔,且模孔自环模的内径到外径之间呈内大外小的圆锥形结构,且圆锥形结构的最小端的圆孔直径为9mm;所述模孔的径向深度为4.5~10.5cm,且径向深度根据生物质成型原料进行调节,环模式生物质颗粒加工出的制成品的压缩比为5:1~11.6:1,制成品的密度大于1.1吨/立方米;所述环模与立式生物质颗粒机的压轮组件配合安装;所述环模安装在立式生物质颗粒机的机架上,压轮组件安装在环模内与环模构成制粒结构;所述环模外侧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生物质颗粒机的新型环模结构,包括环模,环模为圆环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模的外环面的左、右两侧为锥面结构,外环面的中间为模孔区域;所述环模上且位于模孔区域的周向上均布设置有多组模孔,且模孔自环模的内径到外径之间呈内大外小的圆锥形结构,且圆锥形结构的最小端的圆孔直径为9mm;所述模孔的径向深度为4.5~10.5cm,且径向深度根据生物质成型原料进行调节,环模式生物质颗粒加工出的制成品的压缩比为5:1~11.6:1,制成品的密度大于1.1吨/立方米;所述环模与立式生物质颗粒机的压轮组件配合安装;所述环模安装在立式生物质颗粒机的机架上,压轮组件安装在环模内与环模构成制粒结构;所述环模外侧且位于立式生物质颗粒机的机架外壳上设置有出料组件,环模上部装设有进料组件;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进料斗,进料斗密封装设在环模上部,且进料斗与螺旋输送机的出料管道相连通,螺旋输送机的进料端位于料仓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谭松民占鹏飞潘异哲单克强周婷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市农村能源生态管理办公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