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防护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379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石墨烯防护口罩。一种石墨烯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叠置的亲肤无纺布层、热风布层、石墨烯复合纤维层、熔喷布层和成型无纺布层,所述亲肤无纺布层、热风布层、石墨烯复合纤维层、熔喷布层和成型无纺布层通过多个相间隔的熔接点连接成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石墨烯防护口罩通过以上有序设置的多层结构对大粒径粉尘和烟雾、微生物和带电污染物、微粒污染物先后有序吸收,完成对空气的层层净化,提高了对空气的净化质量和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净化空气不彻底全面的问题。

A protective mask for graphe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rotective mask for graphene. A graphene protective mask comprises a mask body and the mask body comprises successively stacked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skin layer, hot air non-woven cloth layer, graphene composite fiber layer, meltblown layer and forming the nonwoven fabric layer, melting the skin contact layer, hot air non-woven cloth layer, graphene complex fiber layer, meltblown layer and forming the nonwoven fabric layer by a plurality of spaced together. The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graphene respirator through the above set of ordered large particle dust and smoke, microorganism and charged pollutants, particulate pollutants has ordered absorption, completion of the air purification layer,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air purification, to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omprehensive thorough ai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防护口罩
本技术涉及口罩
,尤其是涉及一种石墨烯防护口罩。
技术介绍
现有的防护与医用口罩大多是无纺布口罩,主要依靠设置在内外无纺布层之间的过滤膜材料起过滤作用,作用原理是利用过滤膜阻挡颗粒物或病原菌以及静电吸附污染物。可见,口罩中间的过滤膜材的选用及层间设计对空气的净化效果非常重要。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口罩大多数在中间设置熔喷布(即聚丙烯材质)作为过滤膜材,更高级的口罩则通过增加熔喷布的层数提高净化效果,然而,单纯增加熔喷布的层数所改善的水平有限,一方面空气中的污染物成分复杂,这些污染物在粒径、带电性等方面都有差异,熔喷布并不适用于所有种类的污染物,另一方面佩戴口罩时,佩戴者呼出的又暖又湿的空气会对过滤膜材产生不利影响。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防护口罩,所述的石墨烯防护口罩解决了现有口罩净化空气不彻底全面的问题。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烯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叠置的亲肤无纺布层、热风布层、石墨烯复合纤维层、熔喷布层和成型无纺布层,所述亲肤无纺布层、热风布层、石墨烯复合纤维层、熔喷布层和成型无纺布层通过多个相间隔的熔接点连接成一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主要改进了两点:一是采用特定功能材料层堆叠而成,二是优化了内部过滤层的叠加顺序。本技术通过以上两点提高了空气的过滤效率和质量。在本技术中,最内层的亲肤无纺布层贴近于皮肤。热风布层具有蓬松、柔软、高弹性、透水和透气等特性,作为内部的第一道防护层,增加口罩的柔软舒适度。石墨烯复合纤维层作为内部的第二道防护层,由石墨烯类物质(例如通过化学法制备的石墨烯,机械法制备的石墨烯,以及利用生物质资源制备得到的石墨烯)与纤维(例如聚丙烯纤维)复合而成,可以抑制细菌及其它微生物生长,还可利用其导电性吸附金属离子等带电污染物,并且由于石墨烯复合纤维材料的比表面积大,因此吸附率高。熔喷布层作为内部的第三道防护层,过滤粒径为2.5μm以下的污染物。最外层的无纺布层主要用于定型,并且能够阻挡常规灰尘及大粒径粉尘和烟雾。综上,本技术通过以上结构对大粒径粉尘和烟雾、微生物和带电污染物、微粒污染物先后有序吸收,完成对空气的层层净化,提高了对空气的净化质量和效率。另外,本技术的多个层通过多个相间隔的超声波熔接点连接成一体,因此,并不影响每层的过滤功能。为了进一步优化口罩的功能,还可以进行以下改进:优选地,所述亲肤层为PP无纺布层。优选地,所述热风布层为PET热风布层。优选地,所述石墨烯复合纤维层为石墨烯复合PP层、石墨烯复合黏胶层或者石墨烯复合莫代尔层。优选地,所述成型层为PP无纺布层。所述口罩本体各层之间为热熔压合。优选地,所述口罩本体的鼻梁处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口罩的可变形压条。可变形压条可以根据鼻梁的形状将口罩进行定形并固定在鼻梁上,防止口罩脱落,极大地提高了口罩在鼻梁处的密封性。优选地,所述可变形压条设置在口罩本体内部。所述可变形压条设置在口罩本体的外表面影响佩戴口罩后的美观,设置在口罩本体的内表面容易使佩戴者产生不舒适感,本技术将压条设置在口罩本体的内部既美观,又舒适。优选地,所述可变形压条设置在亲肤无纺布层与热风布层之间。优选地,沿所述口罩本体上边缘的内表面于鼻梁处设有缓冲垫。缓冲垫具有弹性,设置缓冲垫可以提高鼻梁部的舒适性;并且缓冲垫与鼻子的形状具有很强的贴合性,能进一步提高密封性。优选地,所述缓冲垫的长度在10cm以下,宽度在2cm以下,高度在2cm以下。优选地,所述缓冲垫为弹性聚氨酯垫、乳胶垫或硅胶垫。优选地,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和不同佩戴者的需求,口罩本体可设计为多种形状,例如罩杯式或折叠式。罩杯式的口罩空间大,呼吸顺畅,与面部贴合紧密,但不利于收纳。折叠式容易收纳,外表美观,但呼吸空间较小。罩杯式多设计成半球形,可选择性配备呼气阀,使又暖又湿的呼出空气可以快速地从面罩内排出。折叠式的口罩有多种形式。例如,将所述口罩本体设计为蚌式,并且所述口罩本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鼻梁部、口鼻部和下巴部,所述鼻梁部与所述口鼻部以及所述口鼻部与所述下巴部之间均由八字形折痕隔离开。这种蚌式的结构简单,为一体式结构,容易加工。另一种折叠方式为:优选地,所述口罩本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鼻梁部、口鼻部和下巴部,所述鼻梁部的与耳部靠近的左右两侧均与所述口鼻部重叠缝合,所述下巴部的与耳部靠近的左右两侧均与所述口鼻部重叠缝合。该结构的口罩将折叠处设置在耳部位置,即口罩本体的左右两侧边缘的中心处,这种折叠方式能将口罩本体在鼻梁和下巴处的附着力的中心拉于耳部,避免口罩本体在面部的附着力过于分散,从而提高口罩与面部的紧密度。另外,为了扩大口罩内的空间,还可以在口罩本体鼻梁部与口鼻部之间横向设置褶皱部,同样,在口罩本体口鼻部与下巴部之间横向设置褶皱部。优选地,在所述口罩本体的左侧,所述鼻梁部和所述口鼻部的重叠缝合处与所述下巴部和所述口鼻部的重叠缝合处重合于所述口罩本体的中心线上;在所述口罩本体的右侧,所述鼻梁部和所述口鼻部的重叠缝合处与所述下巴部和所述口鼻部的重叠缝合处重合于所述口罩本体的中心线上。该结构可以保证口罩折叠时内表面完全被包裹,不暴露在外。以上重叠缝合优选均为热熔压合,既增加了佩戴舒适度,又方便加工。或者另外一种折叠方式:优选地,所述口罩本体相互横向折叠以形成有多个褶皱部。这种折叠结构的主要目的是扩大呼吸空间,而非保护口罩的内表面。优选地,在口罩本体上增加呼气阀结构,优选将呼气阀设置于口罩本体的中心线上,以快速排出呼出的气体,减少二氧化碳在口罩内的停留时间,但考虑佩戴后口罩的中心为曲面,呼气阀采用弹性材料。呼气阀可采用单向呼吸阀,优选为纽扣式单向呼气阀。呼气阀的阀盖可采用方形或圆形,阀瓣的自由端的边缘为曲线形,以减少死角,便于阀瓣顺利开合。阀瓣的固定端的边缘为直线型,以增加固定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口罩本体左右两侧的边沿设有松紧绳。口罩通常为均码样式,因此,在不同佩戴者脸上的紧密度不同,无法保证同等的密封性。若将边缘设置成弹性可调节的,即在口罩本体左右两侧的边沿设置松紧绳,则可以通过松紧自动调节以适应于不同的面部曲线,解决了传统均码口罩适应性差的问题。优选地,所述口罩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伸缩式耳挂带。伸缩式耳挂带根据人脸的不同调节长度,增加舒适性和密封性。伸缩式耳挂带结构有多种,例如耳挂带上设置猪鼻扣或者日字扣,或者直接采用编织结调节长度的绳。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达到了以下技术效果:(1)口罩本体采用多层有序的结构,对大粒径粉尘和烟雾、微生物和带电污染物、微粒污染物先后有序吸收,提高了对空气的净化质量和效率。(2)将口罩本体设置成罩杯式或横向的褶皱部,增大了口罩内部空间,使呼吸更顺畅。(3)将口罩本体设计成蚌式与八字折痕结合的结构,方便收纳,同时加工难度较低。(4)将口罩本体设计成上下两部分向中间内表面对内表面的折叠方式,减小了口罩被污染的概率,延长口罩使用周期。(5)改善呼气阀的阀瓣形状,提高气体的排出速度。(6)在口罩鼻梁部设置可变形压条和缓冲垫,兼顾了稳定性和舒适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石墨烯防护口罩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石墨烯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叠置的亲肤无纺布层、热风布层、石墨烯复合纤维层、熔喷布层和成型无纺布层,所述亲肤无纺布层、热风布层、石墨烯复合纤维层、熔喷布层和成型无纺布层通过多个相间隔的熔接点连接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叠置的亲肤无纺布层、热风布层、石墨烯复合纤维层、熔喷布层和成型无纺布层,所述亲肤无纺布层、热风布层、石墨烯复合纤维层、熔喷布层和成型无纺布层通过多个相间隔的熔接点连接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为罩杯式或折叠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各层之间为热熔压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上设置单向呼吸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的鼻梁处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口罩的可变形压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石墨烯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压条设置在所述口罩本体内部。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石墨烯防护口罩,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地源李学伟吕冬生王双成马军强
申请(专利权)人:奇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