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耐温电器绝缘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2967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8 0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耐温电器绝缘元件,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强框,所述电路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四个连接架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微型马达,所述微型马达的输出端从上至下依次套设有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电路板、加强框、连接架、壳体、第二旋转杆、微型马达、第一从动轮、通气孔、固定板、第一旋转杆、散热孔、第二从动轮、第二主动轮、第一主动轮、扇叶、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解决了现有的部分电器绝缘器件耐高压高温效果差的问题,该高压耐温电器绝缘元件,具备耐高压耐高温效果好的优点,提高了电器绝缘元件的实用性。

A kind of insulation element for high pressure temperature resistant electrical apparat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耐温电器绝缘元件
本技术涉及电器元件
,具体为一种高压耐温电器绝缘元件。
技术介绍
电子元件是组成电子产品的基础,了解常用的电子元件的种类、结构、性能并能正确选用是学习、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常用的电子元件有:电阻、电容、电感、电位器、变压器等,就安装方式而言,目前可分为传统安装(又称通孔装即DIP)和表面安装两大类(即又称SMT或SMD),三极管、二极管称为电子器件。电器元件中也包括电路板,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子元件和散热装置的组合结构及其绝缘元件”(专利号:201010292279.7),该专利包括电子元件、散热装置及绝缘元件,其中电子元件包括一第一穿孔,散热装置包括第二穿孔对应于电子元件的第一穿孔,而绝缘元件实质上呈阶梯状且包括外径渐增的第一段部、第二段部及第三段部,第一段部部分容置于电子元件的第一穿孔中,第二段部设置于第一段部和第三段部之间且对应卡合于散热装置的第二穿孔中,而第三段部与散热装置抵顶接触,本专利技术可于不影响散热装置的结构强度下有效地提升电气安全性,此外,本专利技术可弹性地根据需求调整电子元件与散热装置的绝缘距离,并克服公知技术中调整绝缘距离的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压耐温电器绝缘元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耐温电器绝缘元件,包括电路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强框(2),所述电路板(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3),四个连接架(3)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壳体(4),所述壳体(4)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微型马达(6),所述微型马达(6)的输出端从上至下依次套设有第一主动轮(14)和第二主动轮(13),所述壳体(4)内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旋转杆(10)和第二旋转杆(5),所述第一旋转杆(10)和第二旋转杆(5)的表面分别套设有第一从动轮(7)和第二从动轮(12),所述第一主动轮(14)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一从动轮(7)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13)通过第二皮带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耐温电器绝缘元件,包括电路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强框(2),所述电路板(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3),四个连接架(3)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壳体(4),所述壳体(4)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微型马达(6),所述微型马达(6)的输出端从上至下依次套设有第一主动轮(14)和第二主动轮(13),所述壳体(4)内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旋转杆(10)和第二旋转杆(5),所述第一旋转杆(10)和第二旋转杆(5)的表面分别套设有第一从动轮(7)和第二从动轮(12),所述第一主动轮(14)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一从动轮(7)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13)通过第二皮带与第二从动轮(12)传动连接,所述壳体(4)的内腔横向设置有固定板(9),所述第一旋转杆(10)、第二旋转杆(5)和微型马达(6)的输出端均贯穿至固定板(9)的顶部并套设有是扇叶(15),所述壳体(4)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孔(11),所述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莆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荔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