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架、电池单元以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158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8 0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固定架、电池单元以及电池模组。固定架包括:围框,由围壁围成内部空间;以及至少一个导热板,固定于围框的围壁、将围框的内部空间分割并与围框一起形成沿厚度方向相反两侧开口的收容腔。各导热板具有:抵靠部;接触部,接触部形成有至少一个弯折段。电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二次电池以及上述的固定架。电池模组包括:框体以及上述的多个电池单元,框体具有:周壁,周壁设有至少一个开孔;以及周壁围成的收容空间;所述的多个电池单元并排布置并收容于收容空间内,且各导热板的接触部露出于框体的周壁的开孔并从框体的周壁的开孔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固定架用于电池单元以及电池模组时,提高了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

Fixed frame, battery unit and battery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ixed frame, a battery unit and a battery module. The fixing rack comprises a frame, an inner space surrounded by the surrounding wall, and at least one heat conducting plate fixed on the enclosure wall of the enclosure, dividing the inner space of the enclosure and forming a holding cavity with opposite sides in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together with the surrounding frame. Each heat conduction plate has: the offset part, the contact part, and the contact part formed at least one bend section. The battery unit consists of at least one two batteries and the above fixer. The battery module comprises a frame body and a plurality of cells mentioned above, the frame has: peripheral wall, th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hole; and surrounded the peripheral wall of the containing space; a plurality of cells are arranged side-by-side and accommodated in the accommodating space, and the contact portion of each heat conducting plate exposed to open the hole for the frame wall and frame from the peripheral wall of the hole to highlight. When the fixed fram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for battery unit and battery module, the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of the battery module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定架、电池单元以及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二次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架、电池单元以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二次电池具有各种形式。依据外壳类型,二次电池可以分为袋型二次电池和罐型二次电池。袋型二次电池的外壳由包括聚合物层和金属层的层压片制成。罐型二次电池的外壳通常由金属壳和金属顶盖片构成。电池模组通常将多个二次电池排列并通过相应的框体来固定。采用罐型二次电池的电池模组通常是排列的多个罐型二次电池和前后两个端板压紧在一起之后再焊接固定两个侧板于两个端板,最后在多个罐型二次电池的底部外设水冷系统(甚至导热硅胶垫)。采用袋型二次电池的电池模组通常是将袋型二次电池粘贴于金属板(通常采用铝板)上组装成电池单元之后再将电池单元排列固定,最后与采用罐型二次电池的电池模组一样,多个电池单元的底部外设水冷系统(甚至导热硅胶垫),通过金属板实现袋型二次电池到水冷系统的热传导。但是无论是采用罐型二次电池的电池模组还是采用袋型二次电池的电池模组均需要在电池模组的散热上进一步改进,以提高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架、电池单元以及电池模组,固定架在用于电池单元进而用于电池模组时,能够增加导热面积,避免过多的热传导热阻,提高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和强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固定架,其包括:围框,由围壁围成内部空间;以及至少一个导热板,固定于围框的围壁、将围框的内部空间分割并与围框一起形成沿厚度方向相反两侧开口的收容腔。各导热板具有:抵靠部,位于内部空间内;接触部,露出于围框的围壁的外表面且向导热板的厚度方向延伸,接触部形成有至少一个弯折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单元,其包括:至少一个二次电池;电池单元还包括: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固定架;其中各二次电池固定于固定架对应的一个收容腔内且各二次电池沿厚度方向贴靠于构成该收容腔的对应的导热板的抵靠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框体,具有:周壁,周壁设有至少一个开孔;以及周壁围成的周向封闭且长度方向两端开口的收容空间;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本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多个电池单元,所述的多个电池单元并排布置并收容于收容空间内,且各导热板的接触部露出于框体的周壁的开孔并从框体的周壁的开孔突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将本技术的固定架用于电池单元进而用于电池模组时,弯折段的设计提高了导热板的散热面积和强度,进而提高了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和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固定架的导热板的从长度方向观察到的一实施例的平面视图。图2是图1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两个导热板对接的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固定架的围框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与图3中的导热板相对应。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固定架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采用图3的两个导热板与图4的围框组合。图6是图5的剖开的立体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电池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图7的组装立体图。图9是图8的剖开的立体图。图10是类似于图9的另一实施例的剖开的立体图,其中围框的高度方向的两侧露出有接触部。图11是类似于图9的又一实施例的剖开的立体图,其中导热板为一个,围框的高度方向的一侧露出有接触部。图12是类似于图9的再一实施例的剖开的立体图,其中导热板为一个,围框的高度方向的两侧露出有接触部且接触部向厚度方向的相反两侧延伸。图13是类似于图9的还一实施例的剖开的立体图,其中导热板为一个,围框的高度方向的两侧露出有接触部且接触部向厚度方向的同侧延伸。图14是类似于图2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抵靠部为一平板。图15是类似于图9的仍一实施例的剖开的立体图,其中采用图14中的导热板。图16是类似于图2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7是类似于图4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该围框用于固定图16所示的导热板。图18是根据本技术的固定架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采用图16所示的导热板与图17所示的围框组合。图19是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组的分解立体图。图20是图19的组装立体图。图21是图20中的圆圈部分的放大图。图22是图19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立体图。图23是图22的组装立体图。图24是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组的框体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5是类似于图24的围框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M电池模组2211定位槽1框体S1内部空间11周壁S2凹形空间111开孔S3中空腔112顶壁222导热板113底壁2221抵靠部114侧壁2222接触部116凹部C1弯折段117端面2223连接部12收容空间2224埋设部2电池单元R收容腔21二次电池3连接片211主体部31立部212极耳4输出片22固定架41突部221围框5弹性缓冲垫W围壁6端板W1弯折固定部61板体W2上壁611定位突起W3下壁612内表面W4端壁62嵌件h通孔621凸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说明根据本技术的固定架、电池单元以及电池模组。首先说明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固定架。参照图1至图6并结合图10至图18,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固定架22包括:围框221,由围壁W围成内部空间S1;以及至少一个导热板222,固定于围框221的围壁W、将围框221的内部空间S1分割并与围框221一起形成沿厚度方向T相反两侧开口的收容腔R;各导热板222具有:抵靠部2221,位于内部空间S1内;接触部2222,露出于围框221的围壁W的外表面且向导热板222的厚度方向T延伸,接触部2222形成有至少一个弯折段C1。在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固定架22中,将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固定架22应用于下文所述的电池单元2以及电池模组M时,各二次电池21的主体部211沿厚度方向T贴靠于构成该收容腔R的对应的导热板222的抵靠部2221,能够将二次电池21产生的热量传递给贴靠在一起的导热板222的抵靠部2221并经由露出在围框221外表面的接触部2222向外传递,且接触部2222形成有至少一个弯折段C1,弯折段C1的设计提高了接触部2222的散热面积和强度,进而提高电池模组M的散热效果和强度。此外,弯折段C1的设计可以在电池模组M受到外部冲击时,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各弯折段C1呈弧形且沿高度方向H突出并沿长度方向L延伸。当然弯折段C1并不限于弧形,也可以为其它的形状例如V形。优选地,弯折段C1为多个且相邻两个弯折段C1向相反的方向突出,以形成波浪形。波浪形的弯折段C1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导热板222的接触部2222与外部冷却装置(例如导热硅胶垫)的接触面积,且波浪形相对于平直的形状能够增加接触部2222的强度,进而提高导热板222的强度。此外,波浪形的设计可以在电池模组M受到外部冲击时,起到更强的缓冲作用。在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固定架22中,导热板222的设计形式有多种,下面将简单说明导热板222的几种形式。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图11、图12、图15所示,各导热板222仅在高度方向H的一端设有接触部2222。相应地,各导热板22在高度方向H的另一端设有埋设部2224,埋设部2224埋设于围框221中。优选地,各导热板222的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固定架、电池单元以及电池模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定架(22),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框(221),由围壁(W)围成内部空间(S1);以及至少一个导热板(222),固定于围框(221)的围壁(W)、将围框(221)的内部空间(S1)分割并与围框(221)一起形成沿厚度方向(T)相反两侧开口的收容腔(R);各导热板(222)具有:抵靠部(2221),位于内部空间(S1)内;接触部(2222),露出于围框(221)的围壁(W)的外表面且向导热板(222)的厚度方向(T)延伸,接触部(2222)形成有至少一个弯折段(C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架(22),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框(221),由围壁(W)围成内部空间(S1);以及至少一个导热板(222),固定于围框(221)的围壁(W)、将围框(221)的内部空间(S1)分割并与围框(221)一起形成沿厚度方向(T)相反两侧开口的收容腔(R);各导热板(222)具有:抵靠部(2221),位于内部空间(S1)内;接触部(2222),露出于围框(221)的围壁(W)的外表面且向导热板(222)的厚度方向(T)延伸,接触部(2222)形成有至少一个弯折段(C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架(22),其特征在于,各弯折段(C1)呈弧形且沿高度方向(H)突出并沿长度方向(L)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架(22),其特征在于,弯折段(C1)为多个且相邻两个弯折段(C1)向相反的方向突出,以形成波浪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架(22),其特征在于,各导热板(222)的抵靠部(2221)为一个且朝向导热板(222)的厚度方向(T)外侧突出,以在抵靠部(2221)的厚度方向(T)的内侧形成凹形空间(S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架(22),其特征在于,导热板(222)为一个,具有沿高度方向(H)间隔布置的三个抵靠部(2221),三个抵靠部(2221)的处于中间的一个抵靠部(2221)相对其余两个抵靠部(2221)朝向导热板(222)的厚度方向(T)外侧突出,以使三个抵靠部(2221)在厚度方向(T)的内侧形成凹形空间(S2)。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架(22),其特征在于,导热板(222)为两个,两个导热板(222)沿固定架(22)的厚度方向(T)对靠在一起,且两个导热板(222)的抵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上富余凯勤黄银成钱木项延火朱涛声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