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电芯的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1585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8 0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软包电芯的固定支架,包括:电芯支架、设于电芯支架上的软包电芯及贴合设于软包电芯外的绝缘片,电芯支架的正反两面各安装有一软包电芯,两个软包电芯之间设有导热片;电芯支架为方框结构,四边由绝缘材料形成软包电芯的固定槽,软包电芯安装于所述固定槽内,两个所述软包电芯的极耳通过汇流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软包电芯的固定支架,通过设有电芯支架,可以使得电芯稳固的安装在电池模组上,不易出现松动的现象,提高电池模组的稳定性及可靠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通过在两个软包电芯之间设有导热片,使得该固定支架具有较好的热传导能力,能及时将电芯之间的热量传导出来,提高电芯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电池模组的工作效率。

Fixed support a soft electric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包电芯的固定支架
本技术涉及软包电芯的支架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软包电芯的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大力推广,汽车动力电池系统产生大量的需求,动力电池和电池成组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软包电池以其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功率性能好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而软包电池的成组设计复杂,组包技术要求高,一直制约着它的推广及应用。现有的基于软包电芯模组的设计均是将电芯依次排列成电池模组,利用扎带捆绑固定,然后将电芯放在盒状的电池箱体内。这种利用扎带捆绑电芯的结构容易松动,不利于电池模组的稳定性,捆绑电芯的方式使得电池模组整体结构具有固定性,不能灵活应用到各类不同的电池箱体中。并且,这种结构也使得电芯之间不容易散热,热传导能力差,不能及时将热量传导出来,将会降低电芯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软包电芯的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可以使得电芯稳固的安装在电池模组上,不易出现松动的现象,提高电池模组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同时该固定支架具有较好的热传导能力,能及时将电芯之间的热量传导出来,提高电芯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电池模组的工作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软包电芯的固定支架,包括:电芯支架、设于所述电芯支架上的软包电芯及贴合设于所述软包电芯外的绝缘片,所述电芯支架的正反两面各安装有一软包电芯,两个所述软包电芯之间设有导热片;所述电芯支架为方框结构,四边由绝缘材料形成软包电芯的固定槽,所述软包电芯安装于所述固定槽内,两个所述软包电芯的极耳通过汇流排连接。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电芯支架前后均设有极性标识。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极性标识包括正极标识号和负极标识号。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正极标识号上设有正极转接片,所述负极标识号上设有负极转接片。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电芯支架上具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固定采集线束。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电芯支架的四个角上开设有支架定位通孔。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软包电芯为方形电芯片。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导热片为铜片或铝片。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导热片与所述软包电芯无间隙贴合。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电芯支架具有一PTC固定槽,所述PTC固定槽用于固定PTC加热器。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为一种软包电芯的固定支架,通过设有电芯支架,可以使得电芯稳固的安装在电池模组上,不易出现松动的现象,提高电池模组的稳定性及可靠性。本技术还通过在两个软包电芯之间设有导热片,使得该固定支架具有较好的热传导能力,能及时将电芯之间的热量传导出来,提高电芯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电池模组的工作效率。2、本技术的电芯固定支架,将正极转接片、负极转接片和导热片通过注塑的方式与电芯支架固定连接在一起,这样可以增加电芯固定支架的稳固性和抗撕裂的性能,进而提高电池模组的稳定性;软包电芯通过胶水固定在电芯支架上,组成一个标准的电芯模块,再将所有的电芯支架通过不同的串和/或并联的组合方式组成电池模组,安装在各种汽车上。3、本技术的电芯固定支架,对电芯具有较好的保护能力;固定支架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节省安装的时间,减少人工,省时省力;并且该固定支架的空间利用率高,易于扩展。在电池箱体内安装及连接简单方便,使得电池系统软包组成方式变得简单可行,同时具有良好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软包电芯的固定支架的结构原理图;图2为应用图1中的固定支架的电池模组的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请参阅图1为软包电芯的固定支架的结构原理图,同时,请一并参阅图2,图2为应用图1中的固定支架的电池模组20的结构原理图。本技术提供一种软包电芯的固定支架10,包括:电芯支架100、设于所述电芯支架100上的软包电芯200及贴合设于所述软包电芯200外的绝缘片300,所述电芯支架100的正反两面各安装有一软包电芯200,两个所述软包电芯200之间设有导热片40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软包电芯200为方形电芯片。所述电芯支架100为方框结构,四边由绝缘材料形成软包电芯200的固定槽110,所述软包电芯200安装于所述固定槽110内,两个所述软包电芯200的极耳通过汇流排210连接。要说明的是,所述电芯支架100还设有两个转接片,所述转接片为铝片或铜片。具体的,所述电芯支架100前后均设有极性标识120。所述极性标识120包括正极标识号和负极标识号。所述正极标识号上设有正极转接片130,所述负极标识号上设有负极转接片140。在本实施例中的软包电芯固定支架,可将2块软包电芯固定成一个标准的电芯模块,两个电芯之间还设有导热片;两个电芯模块之间通过绝缘片隔开,正负极极耳分别与回流排焊接。该固定支架首先是可以实现保护电芯的效果;其次是能进行电芯极耳的焊接,还可以实现将电芯内的热量导出,给电芯降温。本技术的电芯固定支架,对电芯具有较好的保护能力;固定支架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节省安装的时间,减少人工,省时省力;并且该固定支架的空间利用率高,易于扩展。在电池箱体内安装及连接简单方便,使得电池系统软包组成方式变得简单可行,同时具有良好的适用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芯支架100的四个角上开设有支架定位通孔160。通过螺杆穿设所述支架定位通孔160可以将多个电芯支架100固定起来,防止电芯支架100之间出现松动的现象,提高电芯支架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芯支架100上具有一凹槽150,所述凹槽150用于固定采集线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片400为铜片或铝片。所述导热片400与所述软包电芯200无间隙贴合。使得导热片400与软包电芯200大面积接触,软包电芯200可以充分地将热量传导至导热片400上。进一步的,所述电芯支架100具有一PTC固定槽170,所述PTC固定槽170用于固定PTC加热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为一种软包电芯的固定支架,通过设有电芯支架,可以使得电芯稳固的安装在电池模组上,不易出现松动的现象,提高电池模组的稳定性及可靠性。本技术还通过在两个软包电芯之间设有导热片,使得该固定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软包电芯的固定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包电芯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支架(100)、设于所述电芯支架(100)上的软包电芯(200)及贴合设于所述软包电芯(200)外的绝缘片(300),所述电芯支架(100)的正反两面各安装有一软包电芯(200),两个所述软包电芯(200)之间设有导热片(400);所述电芯支架(100)为方框结构,四边由绝缘材料形成软包电芯(200)的固定槽(110),所述软包电芯(200)安装于所述固定槽(110)内,两个所述软包电芯(200)的极耳通过汇流排(21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电芯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支架(100)、设于所述电芯支架(100)上的软包电芯(200)及贴合设于所述软包电芯(200)外的绝缘片(300),所述电芯支架(100)的正反两面各安装有一软包电芯(200),两个所述软包电芯(200)之间设有导热片(400);所述电芯支架(100)为方框结构,四边由绝缘材料形成软包电芯(200)的固定槽(110),所述软包电芯(200)安装于所述固定槽(110)内,两个所述软包电芯(200)的极耳通过汇流排(21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芯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支架(100)前后均设有极性标识(1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电芯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标识(120)包括正极标识号和负极标识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包电芯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标识号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广陈子邮江鹏王善超郭葵李德光文楚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