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供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49844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8 00:51
一种供热供冷系统,包括太阳能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和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所述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包括地面辐射供冷供暖系统,所述太阳能热泵系统与地源热泵系统连接,所述地源热泵系统与地面辐射供冷供暖系统连接。通过太阳能热泵系统与地源热泵系统耦合,再加上末端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能够提供多种运行工况,以满足全年的温度控制需求;并且多种运行工况能够适应不同的运行环境和运行要求,从而最大化地降低能耗,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Heating supply cooling system

A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 comprising a solar heat pump system, heat pump system and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dependent contro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dependent contro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ncludes radiant floor cooling and heating system, the solar heat pump system is connected with the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the GSHP system and ground radiation heating system for cold connection. By coupling the solar heat pump system and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coupled with the end of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dependent contro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an provide a variety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to meet the demand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throughout the year; and a variety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running environment and operation, to maximize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improve the econom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th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热供冷系统
本技术涉及室内功能
,尤其涉及一种供热供冷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建筑领域大力推广与广泛使用,室内制热和制冷已经逐渐由太阳能、地源热等可再生资源来实现。采用太阳能与地源热耦合供暖和制冷的技术也逐渐开始发展起来,如公开号为CN103512275A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蓄热型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将太阳能以热能的形式存储在太阳能蓄水箱中,满足全年生活热水供应及供暖,与传统太阳能热泵空调系统相比,该系统供暖不需要用电来加热热水;夏季工况时,系统中的温度转换蓄水箱取代冷却塔或溴化锂机组等制冷设备,采用喷淋装置,通过“降膜法换热”实现高效换热,满足制冷需求及生活热水供应,采用浮球阀控制的补水装置,可以自动补水,与温度计和电磁阀协同工作,可根据水箱内水温自动换水,保证系统处于最佳制冷状态;冬季工况时,将太阳能蓄水箱中的一部分热水作为生活热水,另一部分作为供暖热源侧,温度转换蓄水箱作为热交换场所,在水箱底部设置的温度传感器,可以保证系统一直处于最佳换热状态,即保持最佳供暖状态,水箱中换热盘管采用两头直径小中间直径大的圆弧螺旋式纺锤形设置,可以充分利用热水的能量。然而,上述系统需设置喷淋装置等末端设备来实现温湿度控制,成本较高。另外,目前室内通常都有供热供冷系统,若能将太阳能和地源热泵系统结合到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则对节能型的室内供热供冷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耦合的供热供冷系统,实现节能、环保、经济效益最优化的温度控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供热供冷系统,包括太阳能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和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所述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包括地面辐射供冷供暖系统,所述太阳能热泵系统与地源热泵系统连接,所述地源热泵系统与地面辐射供冷供暖系统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热泵系统包括太阳能热水换热器,所述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地源侧循环水泵,所述太阳能热水换热器与地源测循环水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热泵系统还包括: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热泵主机、壳管式换热器、热水循环泵、储热水箱、太阳能补热循环泵、油气分离器和导热油循环泵,所述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导热油循环泵、油气分离器、壳管式换热器、储热水箱、太阳能补热循环泵和太阳能热水换热器依次连接,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热泵主机、热水循环泵和储热水箱依次连接,壳管式换热器与太阳能热泵主机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热泵系统还包括膨胀槽和注油泵,所述注油泵、膨胀槽和油气分离器依次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电加热设备,所述电加热设备接于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和太阳能热泵机组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地源热泵系统还包括地源侧热泵机组、负荷侧循环水泵、用户侧集水器、用户侧分水器、地源侧分水器和地源侧集水器,所述用户侧集水器、负荷侧循环水泵、地源热泵机组、用户侧分水器依次连接,所述地源侧集水器、地源热泵机组、地源侧循环水泵和地源侧分水器依次连接。进一步的,地源热泵机组包括蒸发器冷凝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蒸发器的一端分别与负荷侧循环水泵和地源侧循环水泵连接,蒸发器的另一端分别与用户侧分水器和地源侧分水器连接,冷凝器的一端分别与负荷侧循环水泵和地源侧循环水泵连接,冷凝器的另一端分别和用户侧分水器和地源侧分水器连接,蒸发器与负荷侧循环水泵之间、蒸发器与用户侧分水器之间、冷凝器与地源侧循环水泵之间以及冷凝器与地源侧分水器之间分别设有第一阀门,冷凝器与负荷侧循环水泵之间、冷凝器与用户侧分水器之间、蒸发器与地源侧循环水泵之间以及蒸发器与地源侧分水器之间分别设有第二阀门。进一步的,所述地源热泵机组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地源热泵机组并行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阀门、第四阀门和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分别与负荷侧循环水泵、用户侧分水器、地源侧循环水泵、地源侧分水器连接,热交换器与负荷侧循环水泵之间、热交换器与地源侧循环水泵之间分别设有第三阀门,热交换器与用户侧分水器之间、热交换器与地源侧分水器之间分别设有第四阀门。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所述太阳能热水换热器与地源侧分水器之间设有第五阀门,太阳能热水换热器与地源侧循环水泵之间设有第六阀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太阳能热泵系统与地源热泵系统耦合,再加上末端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在满足末端动态负荷需求的前提下,能够提供多种运行工况,以满足全年的温度控制需求;并且多种运行工况能够适应不同的运行环境和运行要求,从而最大化地降低能耗,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供热供冷系统的太阳能热泵系统与地源热泵系统耦合的结构连接示意图。标号说明:1、太阳能热水换热器;2、地源侧循环水泵;3、槽式太阳能集热器;4、太阳能热泵主机;5、壳管式换热器;61、热水循环泵;62、生活热水二次循环泵;7、储热水箱;8、太阳能补热循环泵;9、油气分离器;10、导热油循环泵;11、膨胀槽;12、注油泵;13、电加热设备;14、地源热泵机组;141、蒸发器;142、冷凝器;15、负荷侧循环水泵;16、用户侧集水器;17、用户侧分水器;18、地源侧分水器;19、地源侧集水器;20、热交换器。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太阳能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与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结合,实现节能温度控制。请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供热供冷系统,包括太阳能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和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所述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包括地面辐射供冷供暖系统,所述太阳能热泵系统与地源热泵系统连接,所述地源热泵系统与地面辐射供冷供暖系统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太阳能热泵系统与地源热泵系统耦合,可实现供冷、供热、供生活用水三联需求,搭配末端用于承担显热冷负荷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可实现多种工况灵活转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结合被动式建筑蓄热技术与峰谷电价制定适宜的运营策略,以进一步实现节能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热泵系统包括太阳能热水换热器1,所述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地源侧循环水泵2,所述太阳能热水换热器1与地源侧循环水泵2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太阳能热水换热器与地源热泵机组的连接实现太阳能热泵系统与地源热泵系统的耦合。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热泵系统还包括:槽式太阳能集热器3、太阳能热泵主机4、壳管式换热器5、热水循环泵61、储热水箱7、太阳能补热循环泵8、油气分离器9和导热油循环泵10,所述槽式太阳能集热器3、导热油循环泵10、油气分离器9、壳管式换热器5、储热水箱7、太阳能补热循环泵8和太阳能热水换热器1依次连接,槽式太阳能集热器3、太阳能热泵主机4、热水循环泵61和储热水箱7依次连接,壳管式换热器5与太阳能热泵主机4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能,加热注入其内部的导热油,当导热油的温度大于一定值时,太阳热泵主机吸收空气中低品位热能,制取热水,因此,热水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热及室外空气热能,制热效率高。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热泵系统还包括膨胀槽11和注油泵12,所述注油泵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供热供冷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热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和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所述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包括地面辐射供冷供暖系统,所述太阳能热泵系统与地源热泵系统连接,所述地源热泵系统与地面辐射供冷供暖系统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热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和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所述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包括地面辐射供冷供暖系统,所述太阳能热泵系统与地源热泵系统连接,所述地源热泵系统与地面辐射供冷供暖系统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热泵系统包括太阳能热水换热器,所述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地源侧循环水泵,所述太阳能热水换热器与地源测循环水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热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热泵系统还包括: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热泵主机、壳管式换热器、热水循环泵、储热水箱、太阳能补热循环泵、油气分离器和导热油循环泵,所述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导热油循环泵、油气分离器、壳管式换热器、储热水箱、太阳能补热循环泵和太阳能热水换热器依次连接,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热泵主机、热水循环泵和储热水箱依次连接,壳管式换热器与太阳能热泵主机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热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热泵系统还包括膨胀槽和注油泵,所述注油泵、膨胀槽和油气分离器依次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热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加热设备,所述电加热设备接于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和太阳能热泵机组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热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源热泵系统还包括地源侧热泵机组、负荷侧循环水泵、用户侧集水器、用户侧分水器、地源侧分水器和地源侧集水器,所述用户侧集水器、负荷侧循环水泵、地源热泵机组、用户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秀伟鲁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万润节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