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源生态冷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44024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源生态冷暖系统,包括第一毛细铜管、压缩机、第二毛细铜管、双向节流阀、气液分离器,四通换向阀和外机;四通换向阀的四个端口分别连接第一毛细铜管、压缩机、第二毛细铜管和气液分离器;双向节流阀一端连接第一毛细铜管另一端连接第二毛细铜管;压缩机与气液分离器相连;第一毛细铜管铺设于室内的地面上;第二毛细铜管、压缩机、双向节流阀、气液分离器,四通换向阀固定安装于外机中,外机安装于室外墙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备和操作。大幅降低了能耗,保证了能量利用率。

Air source ecological cold and warm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cological air source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s includes a first capillary copper pipe, copper capillary, two-way second compressor, throttle valve, gas-liquid separator, four valve and four ports; four way reversing valv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mpressor second, copper capillary, capillary tubes and gas-liquid separator; bidirectional throttle valve connect one end of the first copper capillary is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capillary tube; the compressor and the gas-liquid separator is connected; the first copper capillary is paved on the indoor ground; second copper capillary, compressor, bidirectional throttle valve, gas liquid separator, the four valve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outer machine, the machine installed in the outdoor wall.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easy to be prepared and operate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s greatly reduced and the energy utilization ratio is guarant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源生态冷暖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温度调节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空气源生态冷暖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空气源冷暖调节系统由冷凝器,压缩机,气液分离器,蒸发器,膨胀阀,水箱,循环水泵和储液罐构成。其在制暖时通过制冷剂的加压蒸发吸收空气中的热量,然后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冷凝发出热量,通过制冷剂的流动进行置换热量。过程中,冷凝器放置在水箱中,其冷凝发出的热量传导至水箱中的水里。加热后所得的热水自水箱中依次通过水泵到达地暖水管,取得取暖效果。而其制冷过程则是通过制冷剂加压蒸发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使得蒸发器周边空气温度降低,通过风扇将冷气带出达到制冷效果。这种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在制暖时需要循环水泵持续工作造成消耗较大的电能,且冷却剂与水的置换热量,其能量转换率较低。在制冷时,制冷剂在蒸发器中与空气置换热量,其能量转换率同样偏低。因此,如何改进现有的空气源冷暖调节系统的结构,突破技术瓶颈以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源生态冷暖设备。其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气源生态冷暖系统,包括第一毛细铜管、压缩机、第二毛细铜管、双向节流阀、气液分离器,四通换向阀和外机;所述四通换向阀的四个端口分别连接第一毛细铜管、压缩机、第二毛细铜管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双向节流阀一端连接第一毛细铜管另一端连接第二毛细铜管;所述压缩机与气液分离器相连;所述第一毛细铜管铺设于室内的地面上;所述第二毛细铜管、压缩机、双向节流阀、气液分离器,四通换向阀固定安装于外机中,所述外机安装于室外墙体上。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当制暖时,调节四通换向阀令气液分离器与第一毛细铜管导通,同时压缩机与第二毛细铜管导通。此时,压缩机令制冷剂在第二毛细铜管中的加压蒸发吸收空气中的热量,经双向节流阀压缩到达位于室内的第一毛细铜管中并放出热量。此时,以第二毛细铜管作为蒸发器,同时以第一毛细铜管作为冷凝器。冷凝器设置在室内地面实现直接加热。而当制冷时,调节四通换向阀令气液分离器与第二毛细铜管导通,同时压缩机与第一毛细铜管导通。此时,压缩机令制冷剂在第一毛细铜管中的加压蒸发吸收空气中的热量,经双向节流阀压缩到达第二毛细铜管中并放出热量。此时,以第一毛细铜管作为蒸发器,同时以第二毛细铜管作为冷凝器。本结构无需水箱和水泵等设备,故无需其他介质置换能量,直接作用于采暖/制冷空间,合理降低了冷凝温度。在设计上可以大幅增加蒸发器表面换热面积。且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冷却剂与水置换热量时能量转换率低的问题。优选的是,上述空气源生态冷暖系统中: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固定于外机内,所述风机用于对第二毛细铜管鼓风。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利用风机实现吹风除湿,降低了空气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备和操作。大幅降低了能耗,保证了能量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实现制暖的工作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实现制冷的工作示意图。各附图标记与部件对应关系如下:1、第一毛细铜管;2、压缩机;3、第二毛细铜管;4、双向节流阀;5、气液分离器;6、四通换向阀;8、外机;9、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一种空气源生态冷暖系统,包括第一毛细铜管1、压缩机2、第二毛细铜管3、双向节流阀4、气液分离器5,四通换向阀6、外机8和风机9。其中,所述四通换向阀6的四个端口分别连接第一毛细铜管1、压缩机2、第二毛细铜管3和气液分离器5;所述双向节流阀4一端连接第一毛细铜管1另一端连接第二毛细铜管3;所述压缩机2与气液分离器5相连;所述第一毛细铜管1铺设于室内的地面上;所述第二毛细铜管3、压缩机2、双向节流阀4、气液分离器5,四通换向阀6和风机9固定安装于外机8内,所述风机9对第二毛细铜管3鼓风。所述外机8安装于室外墙体上。实践中,其工作过程如下:当制暖时,调节四通换向阀6令气液分离器5与第一毛细铜管1导通,同时压缩机2与第二毛细铜管3导通。此时,压缩机2令制冷剂在第二毛细铜管3中的加压蒸发吸收空气中的热量,经双向节流阀4压缩到达位于室内的第一毛细铜管1中并放出热量。此时,以第二毛细铜管3作为蒸发器,同时以第一毛细铜管1作为冷凝器。冷凝器设置在室内地面实现直接加热。而当制冷时,调节四通换向阀6令气液分离器5与第二毛细铜管3导通,同时压缩机2与第一毛细铜管1导通。此时,压缩机2令制冷剂在第一毛细铜管1中加压蒸发吸收空气中的热量,经双向节流阀4压缩到达第二毛细铜管3中并放出热量。此时,以第一毛细铜管1作为蒸发器,同时以第二毛细铜管3作为冷凝器。相比目前市场上的空气源生态冷暖系统,本实施例减少了水箱、水泵、室内分机等设备,压缩机功率选型降低,降低了系统成本。能量置换完全,在制热时,由于冷凝器直接放置在地面,介质温度提升到60-65℃即可,比原有能耗节约15-20%。所需提升温度降低,压缩机功率降低,启动需要电能减少,节能10%。在制冷时,无需通过空气导热的能量转换,直接置换室内温度,节能15-20%。所需降低的温度值降低,压缩机功率降低,启动需要电能减少,节能10%。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气源生态冷暖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源生态冷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毛细铜管(1)、压缩机(2)、第二毛细铜管(3)、双向节流阀(4)、气液分离器(5),四通换向阀(6)和外机(8);所述四通换向阀(6)的四个端口分别连接第一毛细铜管(1)、压缩机(2)、第二毛细铜管(3)和气液分离器(5);所述双向节流阀(4)一端连接第一毛细铜管(1)另一端连接第二毛细铜管(3);所述压缩机(2)与气液分离器(5)相连;所述第一毛细铜管(1)铺设于室内的地面上;所述第二毛细铜管(3)、压缩机(2)、双向节流阀(4)、气液分离器(5),四通换向阀(6)固定安装于外机(8)中,所述外机(8)安装于室外墙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源生态冷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毛细铜管(1)、压缩机(2)、第二毛细铜管(3)、双向节流阀(4)、气液分离器(5),四通换向阀(6)和外机(8);所述四通换向阀(6)的四个端口分别连接第一毛细铜管(1)、压缩机(2)、第二毛细铜管(3)和气液分离器(5);所述双向节流阀(4)一端连接第一毛细铜管(1)另一端连接第二毛细铜管(3);所述压缩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明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黑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