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rake, comprising a brake shell and two shoe, the shoe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an arc plate, wherein the brake also includes two spring, a driving cylinder and more than four roller, both ends of the spring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wo shoe, brake drive cylinder of the shell and the center of rotation connecti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driving drum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four above, side of th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slope; the contact arc plate groove of the arc-shaped side surface and the roller the bottom and the arc plate; each contact at least two 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the brake is in the braking process, driven by the roller cylinder can promote shoe overall lateral translation in contact with the brake drum, thus effectively friction larger, brake force is not easy, because the local overheating shoe and the braking force is sharply lower, the use of safe and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涨闸
本技术涉及刹车装置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涨闸。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技术专利201210354129.3公开了一种随动闸,包括一闸盒和两个蹄块(主制动块和副制动块),两个蹄块的一端通过一连接轴与所述的闸盒铰接,偏心凸轮轴可以驱动蹄块以连接轴为中心向外摆动,当蹄块向外侧摆动到与安装在车轮上的制动毂接触时,即可与制动毂相互摩擦从而产生制动力。这种随动闸存在如下缺陷:在制动的过程中,蹄块靠近连接轴的一端极难与制动毂发生接触,只有远离连接轴的一端会与制动毂接触,因此这种随动闸的有效摩擦面积较小,蹄块外侧弧形表面上大量的面积被浪费;在制动时,由于摩擦面积较小,不仅导致制动力较小,而且也容易导致蹄块发生局部过热现象,局部过热现象会导致制动力急剧降低,安全隐患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在制动的过程中,驱动筒能够通过滚柱推动蹄块整体向外侧平移与制动毂接触,因而有效摩擦面积较大、制动力较大,不容易因为蹄块的局部过热而使制动力急剧降低、使用安全可靠的涨闸。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一种涨闸,包括一闸壳和两个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涨闸,包括一闸壳(1)和两个蹄块(2),所述的蹄块(2)的内侧设置有一弧形板(2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涨闸还包括两个弹簧(3)、一驱动筒(4)和四个以上的滚柱(5),所述的弹簧(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蹄块(2)相连接,所述的驱动筒(4)与所述的闸壳(1)的中心转动连接;所述的驱动筒(4)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四个以上的凹槽(41),所述的凹槽(41)的一侧设置有一坡面(42);所述的滚柱(5)的圆弧形侧面与所述的凹槽(41)的底部及所述的弧形板(21)相接触;每个弧形板(21)至少与两个滚柱(5)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涨闸,包括一闸壳(1)和两个蹄块(2),所述的蹄块(2)的内侧设置有一弧形板(2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涨闸还包括两个弹簧(3)、一驱动筒(4)和四个以上的滚柱(5),所述的弹簧(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蹄块(2)相连接,所述的驱动筒(4)与所述的闸壳(1)的中心转动连接;所述的驱动筒(4)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四个以上的凹槽(41),所述的凹槽(41)的一侧设置有一坡面(42);所述的滚柱(5)的圆弧形侧面与所述的凹槽(41)的底部及所述的弧形板(21)相接触;每个弧形板(21)至少与两个滚柱(5)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涨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坡面(42)的下端与所述的凹槽(41)的底部通过一台阶式结构(43)相连接,所述的台阶式结构(43)的边缘倒圆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涨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闸壳(1)上还设置有一第一定位筒(11),所述的第一定位筒(11)与所述的闸壳(1)同轴布置,所述的第一定位筒(11)的外径小于所述的驱动筒(4)的内径,所述的驱动筒(4)的下端套在所述的第一定位筒(1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涨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闸壳(1)上还设置有一第二定位筒(12),所述的第二定位筒(12)与所述的闸壳(1)同轴布置,所述的第二定位筒(12)的内径大于所述的驱动筒(4)的外径;所述的滚柱(5)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二定位筒(12)的端面相互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涨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定位筒(11)及所述的第二定位筒(12)之间布置有多个沿所述的闸壳(1)径向布置的第一定位加强筋(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涨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闸壳(1)上还设置有两个方柱(14),所述的方柱(14)布置在所述的闸壳(1)的中心的两侧且相隔180度布置;所述的蹄块(2)的中部设置有一方孔(22);所述的方孔(22)的宽度等于所述的方柱(14)的宽度,所述的方孔(22)的长度大于所述的方柱(14)的长度;所述的方柱(14)与所述的方孔(22)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沿所述的闸壳(1)的径向布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涨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柱(14)的底部设置有一第一圆形凸台(15)。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涨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圆形凸台(1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二定位加强筋(151),所述的第二定位加强筋(151)垂直于所述的滑动方向布置;所述的第一圆形凸台(15)及所述的第二定位加强筋(151)的顶部均为平面结构且相互平齐。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涨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涨闸还包括一驱动臂组件(6),所述的驱动臂组件(6)包括一第一驱动臂(61),所述的第一驱动臂(61)包括一连接部(611)和一第一驱动臂本体(612),所述的第一驱动臂本体(612)与所述的连接部(611)的边缘相连接,所述的连接部(611)与所述的驱动筒(4)组成可拆卸的固定连接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涨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611)为圆环形结构、内侧布置有一个以上的突起(6111),所述的连接部(611)的内径等于所述的驱动筒(4)的外径,所述的突起(6111)与所述的凹槽(41)及所述的坡面(42)的形状相互吻合;所述的驱动筒(4)的一端穿过所述的连接部(611)并与其组成可拆卸的固定连接结构。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涨闸...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