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夹手可旋转的门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591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防夹手可旋转的门挡,固定结构固定于旋转底座的底面,旋转底座的顶面凸起有卡接套,卡接套的外侧面设有卡接块,主壳体的底面一侧设有卡接孔,卡接套插入于卡接孔内,且卡接块限位于卡接孔上位于主壳体内的口沿位置,旋转底座顶面的相互对称两侧边分别设有定位孔,且两定位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主壳体的底面设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U型孔,两U型孔位于卡接孔的一侧,且两U型孔内的弹片端部顶面均设有定位柱,且任一定位柱可选择性对应插入任一定位孔内;主壳体的顶面扣接固定有防撞底座,防撞底座上包覆有防撞软胶头。其结构紧凑可靠,门在将要关闭状态时可保留一定的安全缝隙,起到安装防护和门可常开的功能;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夹手可旋转的门挡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防护
,主要涉及一种房门用门挡,尤其是防夹手可旋转的门挡。
技术介绍
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随处可见,当门由打开转向关闭状态的过程中,门与门框之间形成一定的缝隙,人的手指特别是婴幼儿的手指伸入到该缝隙中,很容易被夹伤,造成、淤青、脱皮、骨折等严重的后果,这种伤害容易发生在婴幼儿身上,并且,门开启后被风一吹容易将门锁上,或者在受到较大的外力时门边沿会与门框会发出猛烈的撞击声,或者在急速关门时也会发出猛烈的撞击声。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防护门挡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现有技术中的门一般是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需要将门挡从门板上取下,使用时需要将门挡固定于门板上,使得使用非常不方便,并且一般主壳体结构内部为实心结构,使得门挡与门框撞击的容易发出噪音,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使得门在将要关闭状态时可保留一定的安全缝隙,使用方便的防夹手可旋转的门挡。本技术所设计的防夹手可旋转的门挡,包括旋转底座、内部镂空的主壳体、以及与门板面固定的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固定于旋转底座的底面,旋转底座的顶面凸起有卡接套,卡接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夹手可旋转的门挡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夹手可旋转的门挡,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底座、内部镂空的主壳体、以及与门板面固定的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固定于旋转底座的底面,旋转底座的顶面凸起有卡接套,卡接套的外侧面设有卡接块,主壳体的底面一侧设有卡接孔,卡接套插入于卡接孔内,且卡接块限位于卡接孔上位于主壳体内的口沿位置,旋转底座顶面的相互对称两侧边分别设有定位孔,且两定位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主壳体的底面设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U型孔,两U型孔位于卡接孔的一侧,且两U型孔内的弹片端部顶面均设有定位柱,且任一定位柱可选择性对应插入任一定位孔内;主壳体的顶面扣接固定有防撞底座,防撞底座上包覆有防撞软胶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夹手可旋转的门挡,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底座、内部镂空的主壳体、以及与门板面固定的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固定于旋转底座的底面,旋转底座的顶面凸起有卡接套,卡接套的外侧面设有卡接块,主壳体的底面一侧设有卡接孔,卡接套插入于卡接孔内,且卡接块限位于卡接孔上位于主壳体内的口沿位置,旋转底座顶面的相互对称两侧边分别设有定位孔,且两定位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主壳体的底面设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U型孔,两U型孔位于卡接孔的一侧,且两U型孔内的弹片端部顶面均设有定位柱,且任一定位柱可选择性对应插入任一定位孔内;主壳体的顶面扣接固定有防撞底座,防撞底座上包覆有防撞软胶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夹手可旋转的门挡,其特征在于:旋转底座的两相对应侧边分别凹设有卡位槽,且卡位槽的下侧形成挡块,且两卡位槽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定位孔位于挡块上,主壳体的底面设有卡位块,卡位块位于两U型孔之间,且卡位块可嵌入卡位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夹手可旋转的门挡,其特征在于:防撞底座的内部具有空腔,防撞底座的底面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大圆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夹手可旋转的门挡,其特征在于:主壳体的底面设有用于对准旋转位置的三角块,旋转底座的侧边设有箭头,且箭头可与三角块位置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夹手可旋转的门挡,其特征在于:主壳体的底面另一侧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内固定有缓冲软胶垫,缓冲垫上设多个长形孔。6.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夹手可旋转的门挡,其特征在于: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珍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攸曼儿童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