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门式简支抗滑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499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门式简支抗滑桩,包括并排设置的后桩和前桩,后桩顶部和前桩顶部通过连梁固接,前桩顶部设有支座系统,连梁的一端与后桩固接,连梁的另一端通过支座系统与前桩相接。该简支抗滑桩中的连梁和前桩之间为简支连接结构,避免了传统门式抗滑桩超静定力学结构,消除了前桩顶端部分和连梁段弯矩,同时减少了前桩、连梁和前桩的弯矩、剪力的大小和桩顶位移,使其受力更加合理,同时减小桩体结构尺寸,节省材料,提高抗滑桩耐久性和抗滑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门式简支抗滑桩
本技术属于抗滑桩
,涉及一种门式抗滑桩,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门式简支抗滑桩。
技术介绍
抗滑桩是穿过滑坡体深入滑床的桩柱,用以支挡滑体的滑动力,起到稳定边坡的作用,适用于浅层和中厚层的滑坡,是一种抗滑治理的主要措施。近年来,滑坡治理中普遍采用了抗滑桩,特别是滑坡推力大于1500KN/m时,切斜坡坡度较陡,通常在40°以上,而门式抗滑桩应用较多。但是门式抗滑桩在空间为超静定结构,受力复杂,滑坡推力作用于后桩时,后桩将部分力通过连梁传递给前桩,共同承担抗滑作用,使得连梁两端和后桩桩顶出现较大弯矩、剪力以及位移。为满足抗滑要求,通常会加大后桩和前桩的截面尺寸,从而耗费大量材料和费用。但是现有的门式抗滑桩后期变形较大,在连梁连接处出现裂缝,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治理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门式简支抗滑桩,避免了现有的门式抗滑桩超静定力学结构,消除了前桩顶端部分和连梁段弯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门式简支抗滑桩,包括并排设置的后桩和前桩,后桩顶部和前桩顶部通过连梁固接,前桩顶部设有支座系统,连梁的一端与后桩固接,连梁的另一端通过支座系统与前桩相接触。所述的支座系统包括设置于前桩顶部的台阶,该台阶的竖直平面朝向后桩,该竖直平面上安装有竖向橡胶支座,竖向橡胶支座与前桩固接,竖向橡胶支座与连梁相接触,该台阶的水平平面上安装有水平橡胶支座,水平橡胶支座与前桩固接,水平橡胶支座与连梁相接触。本技术门式简支抗滑桩在现有的门式抗滑桩的基础上,将连梁和前桩之间的刚性连接改为简支节点,即在前桩顶部水平和竖向两个方向均安装橡胶支座,连梁端部直接安放在橡胶支座上。避免了传统门式抗滑桩超静定力学结构,消除了前桩顶端部分和连梁段弯矩,在同等下滑力作用下,减小了前后桩的位移,在后桩弯矩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大幅度减小了前桩、连梁和前桩的弯矩、剪力的大小和桩顶位移,使其受力更加合理,同时减小桩体结构尺寸,节省材料,提高抗滑桩耐久性和抗滑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新型门式简支抗滑桩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P处放大图。图中:1.滑坡稳定区,2.后桩,3.前桩,4.连梁,5.滑动面,6.滑体,7.水平橡胶支座,8.竖向橡胶支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门式简支抗滑桩,包括并排设置的前桩3和后桩2,前桩3和后桩2的顶部相平齐,前桩3顶部和后桩2顶部通过连梁4相连,前桩3、后桩2和连梁4构成“门”形;前桩3朝向后桩2的侧壁上设有台阶,该台阶位于前桩3顶部;连梁4的一端与后桩2的侧壁固接,连梁4的另一端位于前桩3上的台阶内,该台阶的竖直平面与连梁4朝向前桩3的端面之间设有竖向橡胶支座8,竖向橡胶支座8与前桩3固接,竖向橡胶支座8与连梁4相接触,该台阶的水平平面与连梁4底面之间设有水平橡胶支座7,水平橡胶支座7与前桩3固接,水平橡胶支座7与连梁4相接触。水平橡胶支座7和竖向橡胶支座8构成支座系统。连梁4与该支座系统的连接部分为连梁的衔接部分。连梁4和前桩3之间为简支结构链接。本技术门式简支抗滑桩的建造方法:1)设定位置开挖靠山侧抗滑桩孔(即后桩2的桩孔),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可采用旋挖桩、人工挖孔桩等,该靠山侧抗滑桩孔的底部依次穿过山体的滑体6和滑体6与滑坡稳定区1交界的滑动面5,伸入滑坡稳定区1内,如图1;然后在桩孔内放置抗滑桩钢筋笼,浇筑,形成后桩,在后桩背离山的侧壁上预留钢筋,以便与横向连梁连接;2)设定位置开挖靠山外侧的前桩孔,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可采用旋挖桩、人工挖孔桩等,该前桩孔的底部依次穿过山体的滑体6和滑体6与滑坡稳定区1交界的滑动面5,伸入滑坡稳定区1内,然后,在该前桩孔内放置前桩钢筋笼,该前桩钢筋笼顶部设有台阶,该台阶朝向后桩2,浇筑前桩钢筋笼,混凝土至桩顶,形成前桩3,前桩3顶部形成一个朝向后桩2的台阶;3)在前桩3顶部台阶的竖直平面上安装竖向橡胶支座8,在该台阶的水平平面上安装水平橡胶支座7;4)在后桩2侧壁的预留钢筋与前桩3的台阶之间安装连梁钢筋笼,然后建筑混凝土,形成连梁4,建成门式简支抗滑桩。由于现有的连梁和前桩顶之间是固结的,连梁和前桩顶固结的节点处的六个自由度被全约束,每个方向自由度都受力,转化为静定结构后,只有竖向压力和水平推力两个方向力,其它方向力均为零。本技术抗滑桩的连梁4和前桩3之间采用了简支连接,在连梁4和前桩3连接节点上的原来很大的两个可逆方向弯矩,现在为零,因此,本技术简抗滑桩可以减小截面尺寸就能够满足力学要求,这样节省大量材料,并提高抗滑稳定性。转化为简支结构,减少了前桩、连梁和前桩的弯矩、剪力的大小和桩顶位移,同时减小桩体结构尺寸,节省材料,提高耐久性和抗滑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门式简支抗滑桩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门式简支抗滑桩,包括并排设置的后桩(2)和前桩(3),后桩(2)顶部和前桩(3)顶部通过连梁(4)固接,其特征在于,前桩(3)顶部设有支座系统,连梁(4)的一端与后桩(2)固接,连梁(4)的另一端通过支座系统与前桩(3)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门式简支抗滑桩,包括并排设置的后桩(2)和前桩(3),后桩(2)顶部和前桩(3)顶部通过连梁(4)固接,其特征在于,前桩(3)顶部设有支座系统,连梁(4)的一端与后桩(2)固接,连梁(4)的另一端通过支座系统与前桩(3)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门式简支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小强田树涛魏才年郭吉祥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