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道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333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楼道电梯,包括轨道、设置于所述轨道上的滑动机构、与所述滑动机构相连接的搭乘机构、与所述搭乘机构相连接的驱动机构、支撑机构、张紧装置及安全装置;所述轨道至少包括滑轨,所述驱动机构至少包括钢丝绳;所述安全装置包括第一楔块、与所述第一楔块相匹配的第二楔块以及与所述第一楔块相连接的弹性结构,所述第一楔块和所述第二楔块均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一楔块与所述钢丝绳相连接,所述第二楔块与所述搭乘机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楼道电梯,采用轨道、滑动机构、搭乘机构、驱动机构、支撑机构、张紧装置及安全装置,在楼道内设计成电梯,解决了目前楼道电梯的市场空白问题,结构简单,安装成本低。

A floor elev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rridor elevator, including rail, arranged on the track of the sliding mechanism and the slid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by mechanism, with the travel mechanism connected to the drive mechanism and supporting mechanism, Zhang Jin device and safety device; the track at least comprises the slide, the drive mechanism comprises at least one wire rope; the security device includes a second wedge wedge, the first and the first wedge block matching and the elastic structure of the first wedge is connected, the first wedge block and the second wedge blocks are arranged on the slide rail, the first wedge block and the wire ro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wedge and the travel mechanism is connecte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rridor by rail, lift, sliding mechanism, a mechanism and a driving mechanism, a supporting mechanism, a tensioning device and a safety device designed to lift in the corridor, to solve the current gap in the market, the corridor elevator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of instal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道电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楼道电梯。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升,目前新建的楼盘基本都会有电梯设备,然而对于一些楼龄较大的楼盘,基本是没有电梯设备的,住在这些楼盘里的人,尤其是老人、小孩以及腿脚不便的人,上下楼梯非常困难,然而在楼道内安装电梯属于市场空白,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楼道电梯,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楼道电梯,解决了目前楼道电梯的市场空白问题,结构简单,安装成本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楼道电梯,解决了目前楼道电梯的市场空白问题,结构简单,安装成本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楼道电梯,包括轨道、设置于所述轨道上的滑动机构、与所述滑动机构相连接的搭乘机构、与所述搭乘机构相连接的驱动机构、支撑机构、张紧装置及安全装置;所述轨道至少包括滑轨,所述驱动机构至少包括钢丝绳;所述安全装置包括第一楔块、与所述第一楔块相匹配的第二楔块以及与所述第一楔块相连接的弹性结构,所述第一楔块和所述第二楔块均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一楔块与所述钢丝绳相连接,所述第二楔块与所述搭乘机构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楔块和所述第二楔块均呈楔形,均包括楔块通孔,所述楔块通孔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滑轨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所述滑轨贯穿所述楔块通孔。优选地,所述第一楔块包括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楔块包括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相对设置,且第一斜面的倾斜度与所述第二倾斜度相等。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的驱动轮以及连接所述驱动轮的钢丝绳,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所述钢丝绳与所述搭乘机构相连接。优选地,所述轨道包括滑轨、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轨道底部的条形槽;所述滑轨为柱状金属条;所述条形槽设置于所述轨道的轴向上,其包括一个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分布于所述条形槽上,并与所述条形槽平行设置,其宽度小于所述条形槽的最大宽度。优选地,所述滑动机构位于所述轨道的滑轨上,其与所述搭乘机构相连接;所述滑动机构为位于所述滑轨上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通孔和开口,所述通孔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滑轨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所述滑轨贯穿所述通孔,所述开口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通孔的直径。优选地,所述搭乘机构包括载人装置、支撑所述载人装置的安装板以及连接所述载人装置的滑动板;所述载人装置包括座椅、位于所述座椅下方的踏板以及位于所述座椅两侧的扶手;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座椅和踏板;所述滑动板位于所述轨道与所述安装板之间,其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滑动板相连接,所述固定结构上设置有绳孔,所述钢丝绳贯穿所述绳孔,所述固定结构连接并固定所述钢丝绳。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复绕轮,钢丝绳同时缠绕所述驱动轮和复绕轮。优选地,所述张紧装置包括第一张紧板、第二张紧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张紧板与所述第二张紧板之间的张紧螺钉;所述第一张紧板固定于所述条形槽上,所述第二张紧板通过连接于所述条形槽上,且至少一个所述驱动轮和至少一个复绕轮安装于所述第二张紧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提供的楼道电梯,采用轨道、滑动机构、搭乘机构、驱动机构、支撑机构、张紧装置及安全装置,在楼道内设计成电梯,解决了目前楼道电梯的市场空白问题,在楼梯楼的住户们上下楼梯提供的方便,结构简单,安装成本低。2、本技术提供的楼道电梯,当所述楼道电梯正常运行时,张紧装置张紧钢丝绳,所述弹性结构处于被压缩状态,当所述钢丝绳因故断裂时,所述弹性结构由于回复力的作用将所述第一楔块往回推送,所述第二楔块向下滑动,所述第一楔块的斜面与所述第二楔块的斜面相互咬合,收紧所述第一楔块的楔块通孔和第二楔块的楔块通孔,增加了所述第一楔块、第二楔块与所述滑轨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将使得与所述第二楔块相连接的搭乘机构停止下滑,另一方面所述弹性结构由于回复力的作用缓冲所述搭乘机构的下滑,缓冲因钢丝绳断裂时产生的冲击力,当所述搭乘机构下滑至末端时,所述弹性结构首先与末端相接触,并被缓慢压缩,用于缓解所述搭乘机构突停时的冲击力,提高了所述楼道电梯的安全性能。3、本技术提供的楼道电梯,所述轨道还包括外壳,用于保护其内部的滑轨及钢丝绳等,另一方面,用于增加所述楼道电梯的整体美感;所述外壳的底部还设置有条形槽,便于安装位于轨道下方的装置。4、本技术提供的楼道电梯,电梯运行时,乘客坐在所述座椅上,脚放置于所述踏板上,再将手抓住所述扶手上,最大限度的保证了乘客乘坐所述楼道电梯的安全。5、本技术提供的楼道电梯,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复绕轮,所述复绕轮与所述驱动轮相互配合使用,即钢丝绳同时缠绕所述驱动轮和复绕轮,用于防止所述钢丝绳在所述安装槽内部打滑,从而提高了所述楼道电梯的安全系数。6、本技术提供的楼道电梯,还包括张紧装置,用于调节所述钢丝绳缠绕所述驱动轮和复绕轮的张紧程度,所述钢丝绳足够张紧,才能保证所述滑动机构及搭乘机构在所述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正常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楼道电梯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楼道电梯的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楼道电梯的滑动机构及安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楼道电梯的搭乘机构的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楼道电梯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楼道电梯的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6所示,一种楼道电梯,包括轨道1、设置于所述轨道1上的滑动机构2、与所述滑动机构2相连接的搭乘机构3、与所述搭乘机构3相连接的驱动机构4、支撑机构5、张紧装置6及安全装置7;所述轨道1至少包括滑轨11,所述驱动机构4至少包括钢丝绳43;所述安全装置7包括第一楔块71、与所述第一楔块71相匹配的第二楔块72以及与所述第一楔块71相连接的弹性结构73,所述第一楔块71和所述第二楔块72均设置于所述滑轨11上,所述第一楔块71与所述钢丝绳43相连接,所述第二楔块72与所述搭乘机构3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4至少包括驱动电机41、与所述驱动电机41相连接的驱动轮42以及连接所述驱动轮42的钢丝绳43,所述驱动电机41驱动所述驱动轮42转动,驱动轮带动所述钢丝绳43运动,所述钢丝绳43与所述搭乘机构3相连接。所述轨道1沿楼道的一侧设置,由条形铝型材设置,位于所述支撑机构5之上,包括至少一个滑轨11,所述滑轨11为柱状金属条,便于所述搭乘机构3沿所述滑轨11滑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轨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轨11分别位于所述轨道1的不同侧面上,并与所述轨道1平行设置,便于所述搭乘机构3更稳的在所述滑轨1上滑动。更佳地,所述轨道1还包括外壳12,所述外壳12将所述滑轨11及所述钢丝绳43容置于其内部,用于保护其内部的滑轨11及钢丝绳43等,另一方面,用于增加所述楼道电梯的整体美感。更进一步的,所述轨道1的底部还设置有条形槽13,所述条形槽13设置于所述轨道的轴向上,其包括一个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分布于所述条形槽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楼道电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楼道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设置于所述轨道上的滑动机构、与所述滑动机构相连接的搭乘机构、与所述搭乘机构相连接的驱动机构、支撑机构、张紧装置及安全装置;所述轨道至少包括滑轨,所述驱动机构至少包括钢丝绳;所述安全装置包括第一楔块、与所述第一楔块相匹配的第二楔块以及与所述第一楔块相连接的弹性结构,所述第一楔块和所述第二楔块均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一楔块与所述钢丝绳相连接,所述第二楔块与所述搭乘机构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道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设置于所述轨道上的滑动机构、与所述滑动机构相连接的搭乘机构、与所述搭乘机构相连接的驱动机构、支撑机构、张紧装置及安全装置;所述轨道至少包括滑轨,所述驱动机构至少包括钢丝绳;所述安全装置包括第一楔块、与所述第一楔块相匹配的第二楔块以及与所述第一楔块相连接的弹性结构,所述第一楔块和所述第二楔块均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一楔块与所述钢丝绳相连接,所述第二楔块与所述搭乘机构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道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楔块和所述第二楔块均呈楔形,均包括楔块通孔,所述楔块通孔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滑轨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所述滑轨贯穿所述楔块通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道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楔块包括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楔块包括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相对设置,且第一斜面的倾斜度与所述第二斜面的倾斜度相等。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道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的驱动轮以及连接所述驱动轮的钢丝绳,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所述钢丝绳与所述搭乘机构相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楼道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包括滑轨、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轨道底部的条形槽;所述滑轨为柱状金属条;所述条形槽设置于所述轨道的轴向上,其包括一个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分布于所述条形槽上,并与所述条形槽平行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伟刘傅彬肖伟平肖夕辉陶兴潮赖铨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天达电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