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肽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749145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组新的抗菌肽。这些抗菌肽具有比天然抗菌肽更强的对抗植物病原体,特别是细菌感染的生物化学活性,还提供了以化学合成方法、DNA重组技术生产所说的抗菌肽的方法,以及这些抗菌肽及其融合体在防治植物、动物或人体病原体,特别是细菌性植物病原微生物感染中的应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菌肽,以化学合成及DNA重组技术生产所说的肽及其融合体的方法,以及该类肽及其融合体在防治动、植物及人体的细菌、真菌、原生动物、肿瘤细胞等病原生物中的应用。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癌细胞等病原生物是影响动、植物及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主要原因之一。与动物不同,植物本身没有免疫系统,因而必须通过其自身的各种机制来抵抗病原生物的侵染。然而,由于病原生物的变异及区域性栽培品种的单一化,这些病害仍给农作物的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例如在中国,1950年因小麦条锈病流行所造成的作物减产达60亿公斤,世界每年马铃薯因细菌病害(主要为青枯病和软腐病)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40亿美元,青枯病对中国的马铃薯生产也造成数亿元人民币的损失。据1981年的统计资料,尽管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农药投入达1亿美元,但全世界的粮食损失仍占总产量的10%左右。由于植物病原微生物对各种农药逐渐产生抗药性,并且由于农药易造成环境污染,残留的农药进入食物链后又会对人或动物的健康造成损害,而使农药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借助传统的育种方法进行着培育具有抵抗不同病害的新作物品种的努力。然而,由于传统育种周期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序列的特征,在于所说的多肽对植物细菌和真菌性病原体具有比天然抗菌肽更强的杀菌/抑菌活性,而对包括植物细胞在内的真核细胞则没有伤害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士荣屈贤铭冯兰香唐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