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弯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8659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弯曲机,包括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外弯头,外弯头有两个向外倾斜伸出的支架,支架的端部铰接有V型座,V型座的表面开设有V型凹槽;内弯头通过卡箍和螺栓固定到液压缸的上部,内弯头的顶部设有向内伸出的支柱,支柱的端部设有滚轮,滚轮上设有环向V型凹槽。滚轮和V型座位于一条直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便捷高效地对钢筋进行弯曲工作,且适用于各种狭窄工况;通过V型座和滚轮上的V型凹槽能将钢筋限制在固定位置,不容易滑落;V型座能使钢筋在弯曲时不会变形,使弯曲成型后钢筋的直线度依旧良好。

A steel bar ben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弯曲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筋的机械加工装置,具体涉及到一种钢筋弯曲机。
技术介绍
在常用灌注桩钢筋笼加工设备中,主筋弯曲通常采用钢筋弯曲机进行加工,但已成型的钢筋笼无法再实现使用钢筋弯曲机预弯主筋,导致已成型钢筋笼在现场调整比较困难。因钢筋预弯角度不一致,在钢筋笼对接施工时,不容易操控,无法保证钢筋全部同心。而桩基施工过程中,对钢筋笼主筋接头的弯曲角度要求较高,预弯接头焊接后的角度要求上下两根主筋同心。现场施工中预弯角度由作业人员靠经验掌控,不易保证预弯质量。现有的手持式钢筋弯曲机的弯头常采用滚轮作为限位机构。但是,由于滚轮的表面光滑,或者凹槽较浅,与钢筋的接触面积较小,易导致在弯曲过程中钢筋滑出弯曲机。并且,由于采用滚轮作为限位机构,弯曲过程中钢筋与滚轮接触的部位容易受力变形,导致弯曲后的钢筋直线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筋弯曲机,用以防止钢筋在弯曲过程中因限位不足而滑出,保证弯曲后钢筋的直线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筋弯曲机,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外弯头;所述外弯头包括与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的横杆,所述横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钢筋弯曲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弯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缸(2),所述液压缸(2)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外弯头(4);所述外弯头(4)包括与液压缸(2)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的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设有向外倾斜伸出的第一斜杆,另一端也设有向外倾斜伸出的第二斜杆,第一斜杆与第二斜杆对称设置;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的端部铰接有V型座(5),所述V型座(5)的上部为表面设有V型凹槽的支撑部,支撑部的下部为与第一斜杆或第二斜杆铰接的连接部;还包括内弯头(7),所述内弯头(7)包括竖向的立柱,立柱顶部的内侧设有横向伸出的支柱,支柱的端部连接有滚轮(6),滚轮(6)设有环向的V型凹槽;立柱的底部通过卡箍(3)和螺栓(8)固定到液压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弯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缸(2),所述液压缸(2)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外弯头(4);所述外弯头(4)包括与液压缸(2)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的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设有向外倾斜伸出的第一斜杆,另一端也设有向外倾斜伸出的第二斜杆,第一斜杆与第二斜杆对称设置;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的端部铰接有V型座(5),所述V型座(5)的上部为表面设有V型凹槽的支撑部,支撑部的下部为与第一斜杆或第二斜杆铰接的连接部;还包括内弯头(7),所述内弯头(7)包括竖向的立柱,立柱顶部的内侧设有横向伸出的支柱,支柱的端部连接有滚轮(6),滚轮(6)设有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幸朝梁涛张黎唐晖丁晓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