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钢结构的安装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8319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0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跨度钢结构的安装施工方法,采用简化单元整体吊装和散装结合安装,首先在地面拼装所述的简化单元;分别起吊所述的简化单元和第二主支撑钢梁,先将简化单元中的第一主支撑钢梁与钢筋混凝土牛腿连接,再将第二主支撑钢梁与四头节点和钢筋混凝土牛腿连接;起吊并安装任意一组第一次支撑钢梁和第二次支撑钢梁,完成后再起吊并安装下一组,直至5组全部完成;起吊并安装一组角支撑钢梁、第一斜钢梁和第二斜钢梁,完成后再安装下一组,直至5组全部完成。通过上述方法可加快施工进度、提高作业功效,减小吊装机械吨位。

Installation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large span steel structur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large span steel structure, using the simplified unit integral hoisting and installing a combination of bulk, simplified the unit assembled on the ground; the lifting unit and second respectively simplified the main supporting beam, the simplified first primary support steel beam and reinforced concrete corbel connection unit, and then the second main supporting beam and four head node and reinforced concrete corbel connection; lifting and installing an arbitrary set of first support beam and second beam support,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hoisting and installation of the next, until the 5 group finished; lifting and installing a set of angle support steel beam and steel beam and second beam oblique oblique first and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installation of a group, until the 5 groups completed. Through the above methods, the construction schedule can be accelerated,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and the tonnage of the hoisting machinery can be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跨度钢结构的安装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大跨度钢结构安装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钢结构安装是钢结构工程施工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国钢结构的发展,建筑理念的不断更新,结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钢结构设计师与钢结构自身所蕴涵的技术美学成分结合力学规律实现力和形的统一,从钢结构呈现的视觉空间形态体现建筑创意,实现形与意的统一,给施工单位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大跨度且复杂结构的钢结构安装,施工时难度大、工期长,高空作业量大,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跨度钢结构的安装施工方法,至少达到加快施工进度、提高作业功效,减小吊装机械吨位的目的。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跨度钢结构的安装施工方法,所述的钢结构采用周边支撑,周边设有正五边形钢筋混凝土梁任意一边钢筋混凝土梁内侧设置有2个钢筋混凝土牛腿,共10个钢筋混凝土牛腿,钢结构包括5个四头节点和40根H型钢梁,划分为简化单元和散装件,其中,所述的简化单元包括由5根主钢梁GL5通过五个四头节点连接成的正五边形主架结构和5根第一主支撑钢梁,任一第一主支撑钢梁的内端部与一个四头节点相贯连接、外端部与该四头节点相对的钢筋混土梁上的一个钢筋混凝土牛腿栓接,相邻的第一主支撑钢梁之间间隔一个钢筋混凝土牛腿;所述的散装件包括第二主支撑钢梁、第一次支撑钢梁、第二次支撑钢梁、角支撑钢梁、第一斜钢梁和第二斜钢梁,任一第二主支撑钢梁的内端部与一个四头节点相贯连接、外端部与该四头节点相对的钢筋混土梁上的另一个钢筋混凝土牛腿栓接,第一次支撑钢梁连接第一主支撑钢梁中部和钢筋混凝土梁,第二次支撑钢梁连接第二主支撑钢梁中部和钢筋混凝土梁;角支撑钢梁连接于钢筋混凝土梁任一顶角的两边;任一角支撑钢梁上均连接有一个第一斜钢梁和一个第二斜钢梁,第一斜钢梁和第二斜钢梁分别与角支撑钢梁相对的主钢梁两端的四头节点焊接;采用简化单元整体吊装和散装结合安装,包括步骤:(1)地面拼装所述的简化单元;(2)分别起吊所述的简化单元和第二主支撑钢梁,先将简化单元中的第一主支撑钢梁与钢筋混凝土牛腿连接,再将第二主支撑钢梁与四头节点和钢筋混凝土牛腿连接;(3)起吊并安装任意一组第一次支撑钢梁和第二次支撑钢梁,完成后再起吊并安装下一组,直至5组全部完成;(4)起吊并安装一组角支撑钢梁、第一斜钢梁和第二斜钢梁,完成后再安装下一组,直至5组全部完成。进一步地,所述的钢结构构件总重50吨,单榀构件最重1.5吨,简化单元重量为19吨,钢筋混凝土牛腿高度12.8米,采用一台汽车式起重机和一台塔式起重机配合吊装。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思是通过钢结构结构形式和特点分析,将结构划分为一个或若干个能够形成独立的稳定单元,将其在地面拼装后整体吊装安装,在安装位置形成稳定的单元结构,然后按一定的安装顺序依次将其上的其它构件采用小单元安装和高空散装相结合的方法安装就位,有益效果体现在:(1)根据钢结构的结构特点合理选择该方法,可以减小吊装机械的吨位,设备供应易于满足施工安装要求。(2)将能形成一定稳定单元的构件在地面拼装,单元化吊装的方法,减小了高空作业量,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作业功效,提高了安装的安全性。(3)将简化单元整体吊装安装就位后形成了稳定的支撑工作面,减小了搭设施工架体的工作量,使后续安装构件有了可靠的作业支撑。(4)操作方便,应用范围广泛,施工效率高。本专利技术安装施工方法适用于大跨度空间钢结构、造型复杂的钢结构安装工程或受现场施工条件影响、设备供应影响不适宜采用整体安装或其它方法安装的钢结构安装工程。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四头节点和主钢梁的连接示意图。图2是正五边形主架结构。图3是地面拼装的简化单元。图4是吊装后的简化单元吊装。图5是安装第二主支撑钢梁后的示意图。图6是安装一组第一次支撑钢梁和第二次支撑钢梁后的示意图。图7是安装全部共五组第一次支撑钢梁和第二次支撑钢梁后的示意图。图8是安装一组角支撑钢梁、第一斜钢梁和第二斜钢梁后的示意图。图9是全部构件安装完成后的示意图。图中,1-钢筋混凝土梁,2-钢筋混凝土牛腿。YG1和YG2为四头节点,GL1为第二主支撑钢梁,GL2为第一主支撑钢梁,GL3为角支撑钢梁,GL5为主钢梁,GL6为第一次支撑钢梁,GL7为第二次支撑钢梁,GL4为第一斜钢梁,GL8为第二斜钢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一种大跨度钢结构的安装施工方法,所述的钢结构采用周边支撑,周边设有正五边形钢筋混凝土梁1任意一边钢筋混凝土梁内侧设置有2个钢筋混凝土牛腿2,共10个钢筋混凝土牛腿2,钢结构包括5个四头节点(参考图1中YG1和YG2)和40根H型钢梁,划分为简化单元和散装件。其中,参考图3和图4,所述的简化单元包括由5根主钢梁GL5通过五个四头节点连接成的正五边形主架结构(图2)和5根第一主支撑钢梁GL2。任一第一主支撑钢梁GL2的内端部与一个四头节点相贯连接、外端部与该四头节点相对的钢筋混土梁上1的一个钢筋混凝土牛腿2栓接,相邻的第一主支撑钢梁GL2之间间隔一个钢筋混凝土牛腿2;所述的散装件包括第二主支撑钢梁GL1、第一次支撑钢梁GL6、第二次支撑钢梁GL7、角支撑钢梁GL3、第一斜钢梁GL4和第二斜钢梁GL8,参考图5,任一第二主支撑钢梁GL1的内端部与一个四头节点相贯连接、外端部与该四头节点相对的钢筋混土梁1上的另一个钢筋混凝土牛腿2栓接,参考图6和图7,第一次支撑钢梁GL6连接第一主支撑钢梁GL2中部和钢筋混凝土梁1,第二次支撑钢梁GL7连接第二主支撑钢梁GL1中部和钢筋混凝土梁1;参考图8和图9,角支撑钢梁GL3连接于钢筋混凝土梁1任一顶角的两边;参考图8和图9,任一角支撑钢梁GL3上均连接有一个第一斜钢梁GL4和一个第二斜钢梁GL8,第一斜钢梁GL4和第二斜钢梁GL8分别与角支撑钢梁GL3相对的主钢梁GL5两端的四头节点焊接;采用简化单元整体吊装和散装结合安装,包括步骤:(1)参考图3,地面拼装所述的简化单元;(2)分别起吊所述的简化单元和第二主支撑钢梁GL1,参考图4,先将简化单元中的第一主支撑钢梁GL1与钢筋混凝土牛腿2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大跨度钢结构的安装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跨度钢结构的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钢结构采用周边支撑,周边设有正五边形钢筋混凝土梁任意一边钢筋混凝土梁内侧设置有2个钢筋混凝土牛腿,共10个钢筋混凝土牛腿,钢结构包括5个四头节点和40根H型钢梁, 划分为简化单元和散装件,其中,所述的简化单元包括由5根主钢梁GL5通过五个四头节点连接成的正五边形主架结构和5根第一主支撑钢梁,任一第一主支撑钢梁的内端部与一个四头节点相贯连接、外端部与该四头节点相对的钢筋混土梁上的一个钢筋混凝土牛腿栓接,相邻的第一主支撑钢梁之间间隔一个钢筋混凝土牛腿;所述的散装件包括第二主支撑钢梁、第一次支撑钢梁、第二次支撑钢梁、角支撑钢梁、第一斜钢梁和第二斜钢梁,任一第二主支撑钢梁的内端部与一个四头节点相贯连接、外端部与该四头节点相对的钢筋混土梁上的另一个钢筋混凝土牛腿栓接,第一次支撑钢梁连接第一主支撑钢梁中部和钢筋混凝土梁,第二次支撑钢梁连接第二主支撑钢梁中部和钢筋混凝土梁;角支撑钢梁连接于钢筋混凝土梁任一顶角的两边;任一角支撑钢梁上均连接有一个第一斜钢梁和一个第二斜钢梁,第一斜钢梁和第二斜钢梁分别与角支撑钢梁相对的主钢梁两端的四头节点焊接;采用简化单元整体吊装和散装结合安装,包括步骤:(1)地面拼装所述的简化单元;(2)分别起吊所述的简化单元和第二主支撑钢梁,先将简化单元中的第一主支撑钢梁与钢筋混凝土牛腿连接,再将第二主支撑钢梁与四头节点和钢筋混凝土牛腿连接;(3)起吊并安装任意一组第一次支撑钢梁和第二次支撑钢梁,完成后再起吊并安装下一组,直至5组全部完成;(4)起吊并安装一组角支撑钢梁、第一斜钢梁和第二斜钢梁,完成后再安装下一组,直至5组全部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钢结构的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结构采用周边支撑,周边设有正五边形钢筋混凝土梁任意一边钢筋混凝土梁内侧设置有2个钢筋混凝土牛腿,共10个钢筋混凝土牛腿,钢结构包括5个四头节点和40根H型钢梁,划分为简化单元和散装件,其中,所述的简化单元包括由5根主钢梁GL5通过五个四头节点连接成的正五边形主架结构和5根第一主支撑钢梁,任一第一主支撑钢梁的内端部与一个四头节点相贯连接、外端部与该四头节点相对的钢筋混土梁上的一个钢筋混凝土牛腿栓接,相邻的第一主支撑钢梁之间间隔一个钢筋混凝土牛腿;所述的散装件包括第二主支撑钢梁、第一次支撑钢梁、第二次支撑钢梁、角支撑钢梁、第一斜钢梁和第二斜钢梁,任一第二主支撑钢梁的内端部与一个四头节点相贯连接、外端部与该四头节点相对的钢筋混土梁上的另一个钢筋混凝土牛腿栓接,第一次支撑钢梁连接第一主支撑钢梁中部和钢筋混凝土梁,第二次支撑钢梁连接第二主支撑钢梁中部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清罗忠强贾引龙闫月勤成振晋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