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荣专利>正文

一种非电镀镍特氟龙涂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8181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0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电镀镍特氟龙涂层,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包括:热塑性聚偏二氟乙烯、可熔性聚四氟乙烯、丙烯酸树脂、硅烷偶联剂、表面活性剂、增强增加物,组分的质量分数为:热塑性聚偏二氟乙烯10‑25份、可熔性聚四氟乙烯8‑18份、丙烯酸树脂2‑6份、硅烷偶联剂1‑3份、表面活性剂2.5‑8份、增强增加物1.5‑5份。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非电镀镍特氟龙涂层,它是应用于模具表面,降低模具表面的摩擦系数,提高模具表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为模具提供有效的预防性维护,简化并降低模具维护成本。

A non electroplating nickel Teflon co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电镀镍特氟龙涂层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非电镀镍特氟龙涂层。
技术介绍
大家熟知的特氟龙涂层,即聚四氟乙烯(PTFE)、聚全氟丙烯(FEP)等共聚合物。这类材料其独特优异的耐热、耐低温、自润滑性及化学稳定性能等,而被称为“拒腐蚀、永不粘的特富龙”。由于现有的电镀镍特氟龙涂层,化学成份在使用时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电镀镍特氟龙涂层,它应用于模具表面,降低模具表面的摩擦系数,提高模具表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为模具提供有效的预防性维护,简化并降低模具维护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非电镀镍特氟龙涂层,包括:热塑性聚偏二氟乙烯、可熔性聚四氟乙烯、丙烯酸树脂、硅烷偶联剂、表面活性剂、增强增加物,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热塑性聚偏二氟乙烯10-25份、可熔性聚四氟乙烯8-18份、环氧树脂2-6份、硅烷偶联剂1-3份、表面活性剂2.5-8份、增强增加物1.5-5份。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增强增加物为玻璃纤维和/或碳纤维。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非电镀镍特氟龙涂层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热塑性聚偏二氟乙烯10份、可熔性聚四氟乙烯8份、丙烯酸树脂2份、硅烷偶联剂1份、表面活性剂2.5份、增强增加物1.5份。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非电镀镍特氟龙涂层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热塑性聚偏二氟乙烯15份、可熔性聚四氟乙烯15份、丙烯酸树脂3份、硅烷偶联剂2份、表面活性剂6份、增强增加物3份。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非电镀镍特氟龙涂层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热塑性聚偏二氟乙烯20份、可熔性聚四氟乙烯15份、丙烯酸树脂5份、硅烷偶联剂1-3份、表面活性剂7份、增强增加物4份。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非电镀镍特氟龙涂层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热塑性聚偏二氟乙烯25份、可熔性聚四氟乙烯18份、丙烯酸树脂6份、硅烷偶联剂3份、表面活性剂8份、增强增加物5份。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非电镀镍特氟龙涂层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聚偏氟乙烯20份、树脂PVDF10份、聚氨酯5份、有机硅6份、聚四氟乙烯-乙烯20份、聚三氟氯乙烯20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8份、二丁醇9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电镀镍特氟龙涂层,它是应用于模具表面,降低模具表面的摩擦系数,提高模具表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为模具提供有效的预防性维护,简化并降低模具维护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非电镀镍特氟龙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塑性聚偏二氟乙烯、可熔性聚四氟乙烯、丙烯酸树脂、硅烷偶联剂、表面活性剂、增强增加物,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热塑性聚偏二氟乙烯10-25份、可熔性聚四氟乙烯8-18份、丙烯酸树脂2-6份、硅烷偶联剂1-3份、表面活性剂2.5-8份、增强增加物1.5-5份。上述中,所述增强增加物为玻璃纤维和/或碳纤维。上述中,所述非电镀镍特氟龙涂层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热塑性聚偏二氟乙烯10份、可熔性聚四氟乙烯8份、丙烯酸树脂2份、硅烷偶联剂1份、表面活性剂2.5份、增强增加物1.5份。近一步的,,所述非电镀镍特氟龙涂层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热塑性聚偏二氟乙烯15份、可熔性聚四氟乙烯15份、丙烯酸树脂3份、硅烷偶联剂2份、表面活性剂6份、增强增加物3份。近一步的,,所述非电镀镍特氟龙涂层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热塑性聚偏二氟乙烯20份、可熔性聚四氟乙烯15份、丙烯酸树脂5份、硅烷偶联剂1-3份、表面活性剂7份、增强增加物4份。近一步的,所述非电镀镍特氟龙涂层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热塑性聚偏二氟乙烯25份、可熔性聚四氟乙烯18份、丙烯酸树脂6份、硅烷偶联剂3份、表面活性剂8份、增强增加物5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非电镀镍特氟龙涂层,它是应用于模具表面,降低模具表面的摩擦系数,提高模具表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为模具提供有效的预防性维护,简化并降低模具维护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电镀镍特氟龙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塑性聚偏二氟乙烯、可熔性聚四氟乙烯、丙烯酸树脂、硅烷偶联剂、表面活性剂、增强增加物,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热塑性聚偏二氟乙烯10‑25份、可熔性聚四氟乙烯8‑18份、丙烯酸树脂2‑6份、硅烷偶联剂1‑3份、表面活性剂2.5‑8份、增强增加物1.5‑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电镀镍特氟龙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塑性聚偏二氟乙烯、可熔性聚四氟乙烯、丙烯酸树脂、硅烷偶联剂、表面活性剂、增强增加物,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热塑性聚偏二氟乙烯10-25份、可熔性聚四氟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荣
申请(专利权)人:郑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