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蒸煮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8167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蒸煮设备,包括罐体、密封盖和设置在罐体底部的出液管,罐体上部内壁设置凹槽,凹槽上设置支撑架,支撑架包括设置在凹槽上的横撑杆、固定在横撑杆中部的竖杆和固定在竖杆底部同一水平的横杆,横杆上均匀设置多个网罐;罐体上部与横撑杆一端对应位置上设置进水口,竖杆中部设置喷淋板,喷淋板下端面设置多个喷口,横撑杆和竖杆内部设置连通进水口和喷口的进水管;密封盖上端面周向均匀设置多个电机,电机上设置搅拌轴,搅拌轴穿过所述密封盖一端设置搅拌叶片;罐体下部设置加热棒。该设备可实现不同中药材分类放置,方便回收,且使用该设备进行中药蒸煮工序简单,成本低,可使中药材蒸煮充分,蒸煮效果好,蒸煮效率高。

A kind of cooking equipment for Chinese Medic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ditional Chinese cooking equipment, which comprises a tank body, a sealing cover and a liquid outlet pipe is arranged in the bottom of the tank, the upper part of the tank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frame, the support frame comprises a cross bar, arranged in the groove o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transverse supporting rod vertical rod and fixed on the vertical bar at the bottom of the same a horizontal bar, a bar on the net can uniformly arranged;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tank and the cross ba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a spray plate is arranged vertical rod central end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pray nozzle, internal cross bar and the vertical rod set water inlet and nozzle communica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pipe; the sealing cover end to the week uniformly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motor, motor arranged on the stirring shaft and the stirring shaft passes through the sealing cover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stirring blades; the lower part of the tank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heating rod. The device can realize the classified placement and convenient recovery of different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and the device has simple and low cost for Chinese herb cooking process, which enable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to be cooked enough, cooking effect is good, and cooking efficiency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蒸煮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加工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中药蒸煮设备。
技术介绍
中药蒸煮设备是中药加工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设备,中药经过蒸煮之后的药液可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制备成药品。现有技术中最常用的中药蒸煮设备是中药蒸煮锅,采用蒸汽或热水进行蒸煮。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5268598U公开了一种中药蒸煮加工设备,包括蒸煮釜,蒸煮釜上端连接密封盖,密封盖上设有调压阀,蒸煮釜内壁上设有挂架,挂架上挂接药材网箱,蒸煮釜上部一侧设有进水口,蒸煮釜内下部设有加热棒,蒸煮釜下端设有出料口,出料口连接输送管,输送管连通过滤罐,过滤罐内设有滤网,过滤罐下端通过输送管连接冷却箱下端,输送管连接冷却箱中的螺旋玻璃管,冷却箱上端设有出料管,本技术结构新颖,实现智能控制进水和出料,实现药材的回收利用和充分蒸煮,通过调压阀的设计,实现药材快速蒸煮,提高生产效率。但是该技术的加热管设置在下部,而且没有设置搅拌装置,会导致中药加热蒸煮不均匀。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5054884U公开了一种中药蒸煮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端设有罐盖,所述罐盖上设有把手,所述罐体上设有出气管和进气管,所述罐体通过底座支撑,所述罐盖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竖直设置在罐体内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由上而下平行设置不少于六个盛药盘,所述罐体上设有循环管路。该中药蒸煮装置设置多层盛药盘,实现不同药材分开蒸煮,通过电机带动盛药盘旋转,可以充分的将中药蒸煮;但是该技术在蒸煮中药的过程中,电机带动盛药盘旋转蒸煮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不同药材从盛药盘掉落从而进入罐体中,达不到分开蒸煮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中药蒸煮设备,该设备可实现不同中药材分类放置,方便回收,且使用该设备进行中药蒸煮工序简单,成本低,可使中药材蒸煮充分,蒸煮效果好,蒸煮效率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蒸煮设备,包括罐体、设置在罐体顶部的密封盖和设置在罐体底部的出液管,所述罐体上部内壁设置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设置在凹槽上的横撑杆、固定在横撑杆中部的竖杆和固定在竖杆底部同一水平的横杆,所述横杆上均匀设置多个网罐;所述罐体上部与所述横撑杆一端对应位置上设置进水口,所述竖杆中部设置喷淋板,所述喷淋板下端面设置多个喷口,所述横撑杆和竖杆内部设置连通所述进水口和喷口的进水管;所述密封盖上端面周向均匀设置多个电机,所述电机上设置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穿过所述密封盖一端设置搅拌叶片;所述罐体下部设置加热棒。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棒为螺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棒包括横向加热棒和垂直设置在横向加热棒上的多个竖向加热棒。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加热棒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出液管上设置出液阀。进一步的,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泄压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公开一种中药蒸煮设备,包括罐体、设置在罐体顶部的密封盖和设置在罐体底部的出液管,其中密封盖和罐体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罐体底部设置出液管,出液管上设置出液阀,可根据需要打开出液阀使罐体内的药液从出液管流出从而进行下一步工序。2、罐体上部内壁对称位置上设置凹槽,凹槽上设置支撑架,支撑架包括两端放置在凹槽上的横撑杆、固定在横撑杆中部的竖杆和固定在竖杆底部同一水平面上的横杆,而横杆下端面均匀设置多个网罐,网罐内可用于盛放不同种类的中药,便于中药的回收利用;另外在蒸煮完成后,可打开密封盖,将支撑架从罐体中拿出,即可将网罐和药渣一起取出,减少后续药液药渣分离的工序,工序简单。3、罐体上部与横撑杆一端对应位置上设置进水口,竖杆中部设置喷淋板,喷淋板为圆形结构,与竖杆固定连接,喷淋板下端面设置多个喷口,横撑杆和竖杆内部设置连通进水口和喷口的进水管。因此,在蒸煮开始时,先打开进水口,水经过进水管从喷口喷出,可使网罐内的中药材充分接触到水;另外在蒸煮结束后,打开进水口,也可将网罐内药渣上残留的药液冲洗干净,从出液管流出,同时也将罐体内壁冲洗干净,减少倾倒罐体的工序,降低蒸煮成本。4、密封盖上端面周向均匀设置多个电机,电机上设置搅拌轴,电机用于带动搅拌轴旋转,搅拌轴穿过密封盖一端设置搅拌叶片,可避免出现网罐周围药液浓度大,蒸煮效率低的问题,使中药材实现充分蒸煮,增加蒸煮效果。5、罐体下部设置加热棒,加热棒可设置为螺旋结构,也可包括横向加热棒和垂直设置在横向加热棒上的多个竖向加热棒,竖向加热棒的数量可以根据网罐的数量来确定,这种结构设置是为确保加热棒加热的热量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提高蒸煮效率。6、罐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加热棒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这样可以对罐体的温度实现自动控制。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泄压阀,可定时对罐体内部进行泄压,确保蒸煮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喷淋板上喷口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2-密封盖,3-凹槽,4-横撑杆,5-竖杆,6-横杆,7-网罐,8-喷淋板,9-喷口,10-进水口,11-进水管,12-电机,13-搅拌轴,14-搅拌叶片,15-出液管,16-加热棒,17-横向加热棒,18-竖向加热棒,19-温度传感器,20-出液阀,21-泄压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一种中药蒸煮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罐体1、设置在罐体1顶部的密封盖2和设置在罐体1底部的出液管15,本实施例中罐体1和密封盖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出液管15上设置出液阀20,罐体1内的药液通过出液管15流出,罐体1顶部设置泄压阀21。罐体1上部内壁对称位置上设置凹槽3,凹槽3上设置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放置在凹槽上的横撑杆4、固定在横撑杆4中部的竖杆5和固定在竖杆5底部同一水平面的横杆6,其中横撑杆4、竖杆5和横杆6为一体成型结构,横杆6上均匀设置多个网罐7,本实施例中网罐的数量为两个。罐体1上部与横撑杆4一端对应位置上设置进水口10,竖杆5中部设置喷淋板8,本实施例中的喷淋板8为圆形结构,如图2所示,喷淋板8下端面设置多个喷口9,喷口9的结构为喇叭形的,横撑杆4和竖杆5内部设置连通进水口10和喷口9的进水管11。密封盖2上端面周向均匀设置多个电机12,本实施例中电机数量为两个,电机12上设置搅拌轴13,搅拌轴13穿过密封盖2一端设置搅拌叶片14;罐体1下部设置加热棒16,加热棒16连接电源对罐体1内的水进行加热,本实施例中加热棒16为螺旋结构,可使加热棒加热的热量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提高蒸煮效率。使用本技术的中药蒸煮设备时,将中药材分类放置在网罐7内,然后盖上密封盖,通过进水口10向罐体1内通入清水,清水经过进水管11从喇叭状的喷口9喷出,充分对位于喷淋板8下方的网罐7内的中药材进行喷淋,然后打开加热棒16,对罐体内的清水进行加热,对中药材进行蒸煮,在这个过程中打开电机12,使搅拌叶片开始运行,使中药材实现充分蒸煮,增加蒸煮效果。在蒸煮过程中,当罐体1内压力过大时,可打开泄压阀21进行泄压。蒸煮完成后,可打开出液阀20,使药液从出液管15流出,然后打开进水口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中药蒸煮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蒸煮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设置在罐体(1)顶部的密封盖(2)和设置在罐体(1)底部的出液管(15),所述罐体(1)上部内壁设置凹槽(3),所述凹槽(3)上设置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设置在凹槽(3)上的横撑杆(4)、固定在横撑杆(4)中部的竖杆(5)和固定在竖杆(5)底部同一水平的横杆(6),所述横杆(6)上均匀设置多个网罐(7);所述罐体(1)上部与横撑杆(4)一端对应位置上设置进水口(10),所述竖杆(5)中部设置喷淋板(8),所述喷淋板(8)下端面设置多个喷口(9),所述横撑杆(4)和竖杆(5)内部设置连通所述进水口(10)和喷口(9)的进水管(11);所述密封盖(2)上端面周向均匀设置多个电机(12),所述电机(12)上设置搅拌轴(13),所述搅拌轴(13)穿过所述密封盖(2)一端设置搅拌叶片(14);所述罐体(1)下部设置加热棒(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蒸煮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设置在罐体(1)顶部的密封盖(2)和设置在罐体(1)底部的出液管(15),所述罐体(1)上部内壁设置凹槽(3),所述凹槽(3)上设置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设置在凹槽(3)上的横撑杆(4)、固定在横撑杆(4)中部的竖杆(5)和固定在竖杆(5)底部同一水平的横杆(6),所述横杆(6)上均匀设置多个网罐(7);所述罐体(1)上部与横撑杆(4)一端对应位置上设置进水口(10),所述竖杆(5)中部设置喷淋板(8),所述喷淋板(8)下端面设置多个喷口(9),所述横撑杆(4)和竖杆(5)内部设置连通所述进水口(10)和喷口(9)的进水管(11);所述密封盖(2)上端面周向均匀设置多个电机(12),所述电机(12)上设置搅拌轴(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勇李喆侯朋玲马佩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仲景百信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