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面层直刮渗透粘合砂浆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8111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0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面层直刮渗透粘合砂浆的生产方法,所述混凝土面层直刮渗透粘合砂浆的原料包括砂骨料、纯硅酸盐水泥、复合偶联剂、粉煤灰、可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淀粉醚、抗裂纤维、减水剂、渗透结晶母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善了砂浆固有的硬脆性的缺点,提高砂浆的抗开裂、抗渗漏、减少空鼓、增加粘接力等,使砂浆更适合机械化施工,并且具有添加量少,性价比高的优点,提高砂浆的强度,解决了砂浆干涩,不易批刮;粘结强度低,易出现空鼓、脱落现象;收缩大,表面易开裂等问题,提高了砂浆的抗冻性、抗渗性以及耐水性,与脱模剂有良好的相溶性,改善混凝土界面与砂浆粘合,达到砂浆与混凝土界面粘合永久牢固。

Production method of concrete face layer direct scraping and permeable morta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crete surface straight scraping penetration method of producing bonding mortar, the concrete surface layer adhesive mortar permeability straight scraping materials including sand aggregate, pure Portland cement, composite coupling agent, fly ash, dispersible latex powder, cellulose ether, starch ether, anti crack fiber, water reducer, permeability crystalline masterbatch,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hard brittle mortar inherent shortcomings, improve the mortar anti cracking, anti leakage, reduce hollowing, improve bonding strength, make the mortar more suitable for mechanized construction,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less dosage, high cost, improve the strength of cement mortar, the mortar dry is not easy to solve, scraping; low bonding strength, easy Konggu, off phenomenon; shrinkage, surface cracking and other issues, improve the mortar impermeability and frost resistance, water resistance, and good release agent The phase solubility improves the adhesion of the concrete interface with the mortar to achieve the permanent bond of the mortar and the concrete inte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面层直刮渗透粘合砂浆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涉及混凝土面层直刮渗透粘合砂浆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砂浆,建筑上砌砖使用的黏结物质,由一定比例的沙子和胶结材料(水泥、石灰膏、黏土等)加水和成,也叫灰浆,也作沙浆。砂浆是由胶凝材料(水泥、石灰、粘土等)和细骨料(砂)加水拌合而成。常用的有水泥砂浆、混合砂浆(或叫水泥石灰砂浆)、石灰砂浆和粘土砂浆。砂浆是建筑工程中应用量大、使用面广的建筑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砌筑与抹面等工程。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中60%以上建筑物仍在沿用砖、砌块等墙体材料,砌筑、抹灰施工中使用的建筑砂浆仍以水泥砂浆或混合砂浆为主。然而,目前我国每年建筑用砂约需6亿t左右,绝大多数地区用的是天然河砂。天然河砂资源是一种地方资源,在短时间内不可再生且不宜长距离运输。同时由于天然河砂的过度开采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随着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我国不少地区开始限采或禁采天然河砂,现在,可用天然河砂资源减少,所以研究出高质量、高品质的砂浆势在必行。混凝土剪力墙一般在浇筑过程中,以光滑的木板、钢板或者更为轻便的铝材质为模板,浇筑混凝土前还要对这些模板的表面涂刷各种脱模剂,给后续的抹灰造成很大的难度。比如用界面剂进行表面处理、或者表面凿毛湿润再进行抹灰,工序多,砂浆配比要求高,还是经常出现空鼓、剥落的现象。混凝土渗水漏水,主要由于其孔隙结构所造成。当天然水(或含腐蚀物的水)渗透到混凝土孔隙溶解并带走水泥水化过程生成的氢氧化钙时,使水泥构件受到腐蚀,更增大了其孔隙度,渗漏水情况加剧。本专利技术的砂浆通过添加或外涂渗透到内部后,将水泥中氢氧化钙凝胶化,使其固定于混凝土、砂浆的孔隙中,减少孔隙度和增大孔隙毛细管阻力,形成防水抗渗结构,这样同时防止或减少在以后长期使用中外界腐蚀液体的浸人,从而延缓混凝土或砂浆的腐蚀过程。所以本专利技术还兼有增大混凝土砂浆的抗腐蚀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面层直刮渗透粘合砂浆的生产方法,与脱模剂有良好的相溶性,改善混凝土界面与砂浆粘合,达到砂浆与混凝土界面粘合永久牢固。混凝土面层直刮渗透粘合砂浆的生产方法,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砂骨料56~65份,纯硅酸盐水泥23~30份,复合偶联剂2~4份,粉煤灰5~10份,可分散乳胶粉0.3~0.5份,纤维素醚0.1~0.4份,淀粉醚0.02~0.05份,抗裂纤维0.01~0.03份,减水剂0.05~0.2份,渗透结晶母料0.1~0.4份;所述砂骨料,即为石灰石机制砂浆,细度模数在1.5~1.8之间;所述纯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52.5;所述复合偶联剂,由酞酸酯偶联剂和环氧硅烷复合而成,酞酸酯与环氧硅烷的重量比为1:2;所述粉煤灰,为二级粉煤灰;所述可分散乳胶粉,为耐水型可分散乳胶粉;所述纤维素醚,为甲基纤维素醚,羟乙基纤维素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和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等纤维素醚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粘度在10000以下;所述淀粉醚,为由马铃薯、玉米、木薯等改性而成的淀粉醚;所述抗裂纤维,为PAN抗裂纤维、聚丙烯抗裂纤维、聚丙烯腈抗裂纤维、聚酯抗裂纤维中任意一种;所述减水剂,密胺系减水剂;所述渗透结晶母料,由五水偏硅酸钠、氯化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乳化硅油和酒石酸组成。混凝土面层直刮渗透粘合砂浆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石灰石机机制砂为骨料,水泥为胶凝材料,砂骨料细度模数在1.5~1.8之间,水泥为胶凝材料,掺入复合偶联剂、粉煤灰、耐水型可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淀粉醚、抗裂纤维、密胺系减水剂、渗透结晶母料混合均匀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是:1、石灰石机制砂随着天然砂短缺的形势日益严峻,积极地开展石灰石机制砂替代河砂的技术,并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趋势。目前,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人们对机制砂已经有较为熟悉的认识,并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改进机制砂的不足,扬长避短,因此石灰石机制砂前景非常广阔。事实证明,级配良好、符合相关技术指标的石灰石机制砂完全能够满足砂浆的性能要求,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创造了经济效益。2、纯硅酸盐水泥凡以硅酸钙为主的硅酸盐水泥熟料,5%以下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统称为硅酸盐水泥,不掺加混合材料称为纯硅酸盐水泥。纯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及后期强度高,抗冻性好,抗碳化性能好、耐磨性好,提高和易性。3、复合偶联剂复合偶联剂由酞酸酯和环氧硅烷复合而成,由于水泥水化后产生酸根:硅酸根、铝酸根、硫铝酸根或铁铝酸根,它们的活性基团与水泥水化后产生的酸根结合,形成交联,使砂浆与混凝土面层水泥牢固粘结,这种粘结作用非常牢固,受使用环境因素较小,因而它能较持久地粘结在基面上,并与基面形成满粘结构,水泥浆料与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的水化产物聚集在水泥颗粒的表面形成凝聚薄膜。表面形成可塑性的凝胶薄膜式水泥浆料,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填补界面层微观上凹凸不平的缺陷,通过挤压使混凝土面层和水泥浆料之间形成微观上的完全润湿。过去也有人使用过偶联剂,但是,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复合偶联剂与过去的偶联剂有很大的不同,过去的偶联剂就如一个挂钩,勾住乳胶,使预拌砂浆本身增加粘结力,而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复合偶联剂就如同一座桥梁,即可以勾住乳胶,又可以它们的活性基团与水泥水化后产生的酸根结合,形成交联,使砂浆与混凝土面层水泥牢固粘结。所以两者的机理完全不同。4、粉煤灰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我国火电厂粉煤灰的氧化物组成为:SiO2、Al2O3及少量的FeO、Fe2O3、CaO、MgO、SO3、TiO2等。其中SiO2和Al2O3含量可占总含量的60%以上。粉煤灰是我国当前排量较大的工业废渣之一,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燃煤电厂的粉煤灰排放量逐年增加。大量的粉煤灰不加处理,就会产生扬尘,污染大气;若排入水系会造成河流淤塞,而其中的有毒化学物质还会对人体和生物造成危害,粉煤灰可作为砂浆的掺合料,粉煤灰使用的优点是减少了环境污染,有效利用资源,节约了大量的水泥和细骨料;增加砂浆的修饰性。粉煤灰这种废渣,其颗粒的形状较为理想,呈球形颗粒,在砂浆搅拌过程中,如同滚珠一样,减少了粗、细骨料颗粒问的摩擦力,因而使砂浆拌合物的流动性得以增大。粉煤灰属于表面光滑的玻璃体颗粒,其结构表面致密,内比表面积较小,吸水性很差,同时粉煤灰颗粒还可填充于水泥颗粒间隙和絮凝结构中,占据充水空间,有效地把絮凝结构中的水分释放出来,从而在不增加单位用水量的条件下,使水泥浆体的流动性得以增大。除此之外,粉煤灰的掺入,还可改善砂浆拌合物的可泵性,减少高效减水剂的应用。尤其超细粉煤灰,其细度还要小于水泥颗粒的细度,可以截断砂浆内部毛细管泌水通道,从而减少泌水现象。因此,能改善砂浆的黏聚性和保水性,提高了砂浆内部组分的稳定性和抗离析能力,从而保证砂浆的均应性和可泵性。碱性环境有利于粉煤灰活性的充分发挥,因此,粉煤灰水化反应须在水泥完成一次水化后尚可进行。降低砂浆内部的孔隙,从而显著地提高了砂浆的抗渗性。随着人们对粉煤灰应用的不断研究,粉煤灰作为一种很好的活性掺合料,对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混凝土面层直刮渗透粘合砂浆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砂骨料                     56~65份,纯硅酸盐水泥               23~30份,复合偶联剂                 2~4份,粉煤灰                     5~10份,可分散乳胶粉               0.3~0.5份,纤维素醚                   0.1~0.4份,淀粉醚                     0.02~0.05份,抗裂纤维                   0.01~0.03份,减水剂                     0.05~0.2份,渗透结晶母料               0.1~0.4份;所述的混凝土面层直刮渗透粘合砂浆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石灰石机机制砂为骨料,水泥为胶凝材料,砂骨料细度模数在1.5~1.8之间,水泥为胶凝材料,掺入耐水型可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淀粉醚、抗裂纤维、密胺系减水剂、渗透结晶母料混合均匀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面层直刮渗透粘合砂浆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砂骨料56~65份,纯硅酸盐水泥23~30份,复合偶联剂2~4份,粉煤灰5~10份,可分散乳胶粉0.3~0.5份,纤维素醚0.1~0.4份,淀粉醚0.02~0.05份,抗裂纤维0.01~0.03份,减水剂0.05~0.2份,渗透结晶母料0.1~0.4份;所述的混凝土面层直刮渗透粘合砂浆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石灰石机机制砂为骨料,水泥为胶凝材料,砂骨料细度模数在1.5~1.8之间,水泥为胶凝材料,掺入耐水型可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淀粉醚、抗裂纤维、密胺系减水剂、渗透结晶母料混合均匀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面层直刮渗透粘合砂浆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砂骨料,即为石灰石机制砂浆,细度模数在1.5~1.8之间;所述纯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5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面层直刮渗透粘合砂浆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偶联剂,由酞酸酯偶联剂和环氧硅烷复合而成,酞酸酯与环氧硅烷的重量比为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志谋陆俊韦昌烁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横县恒丰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