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田修井工用防护口罩,包括口罩主体,所述口罩主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弹性挂耳绳,所述口罩主体由第一无纺布层、过滤层和第二无纺布层组成,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大小相等,叠加放置,边缘缝合,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之间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包括静电滤棉,所述静电滤棉紧贴第一无纺布层设置,所述静电滤棉远离第一无纺布层的一侧设置有防尘海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过滤层和吸附湿巾层能有效吸附、阻隔油田修井过程中产生的锑、铅、铝等金属粉尘,避免此类有害因素进入施工人员的身体,降低对作业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口罩的防护能力。
A protective respirator for oil field work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田修井工用防护口罩
本技术涉及口罩
,尤其涉及一种油田修井工用防护口罩。
技术介绍
口罩是一种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纱布或纸等制成。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口罩可分为空气过滤式口罩和供气式口罩。从人的生理结构来看,由于人的鼻腔黏膜血液循环非常旺盛,鼻腔里的通道又很曲折,鼻毛构起一道过滤的“屏障”。当空气吸入鼻孔时,气流在曲折的通道中形成一股旋涡,使吸入鼻腔的气流得到加温。有人测试表明,在将零下7℃的冷空气经鼻腔吸入肺部时,其气流已被加温至28.8℃,这就非常接近于人体的温度。如果长期戴口罩,会使鼻黏膜变得脆弱,失去了鼻腔的原有生理功能,故不能长期戴口罩。口罩只能在特殊的环境中戴用,例如在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当然,在野外行走,为抵御风沙和寒冷,或在有空气污染的环境中活动,是需要戴上口罩的,但时间不宜过长。此外,在流感流行季节,去可能存在大量病原菌的公共场所,也该戴上口罩。戴口罩只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方法之一,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油田修井过程,需要修井机长期运行,可产生浓度较高的刹车片烟气,经检测,该烟气中存在大量锑、铅、铝等有害成分,在此种场合工作的工人,若不做好防护措施,存在重金属中毒的可能性,然而现有的修井工所佩戴的口罩,大多为传统单层纱网口罩,没有专用的防护口罩,传统口罩防护能力低,并不能有效阻隔锑、铅、铝等金属粉尘,导致修井工还是会吸入大量有害成分,可导致健康损害,甚至出现职业性中毒。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油田修井工用防护口罩,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油田修井工用防护口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田修井工用防护口罩,包括口罩主体,所述口罩主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弹性挂耳绳,所述口罩主体由第一无纺布层、过滤层和第二无纺布层组成,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大小相等,叠加放置,边缘缝合,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之间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包括静电滤棉,所述静电滤棉紧贴第一无纺布层设置,所述静电滤棉远离第一无纺布层的一侧设置有防尘海绵,所述防尘海绵远离静电滤棉的一侧设置有吸附活性炭,所述吸附活性炭远离防尘海绵的一侧紧贴第二无纺布层设置,所述口罩主体的中部设置有吸附湿巾层,且第一无纺布层的中部开口槽口,吸附湿巾层设置在槽口处,所述吸附湿巾层的外侧贴附有保湿薄膜,所述吸附湿巾层两侧的口罩主体均设置有单向出气阀。优选的,所述单向出气阀为圆形中空结构,且靠近口罩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出气槽口,出气槽口的上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挡板,单向出气阀的下方设置有开口。优选的,所述第二无纺布层远离第一无纺布层的一侧上端设置有鼻梁夹,且鼻梁夹上覆盖有保护垫。优选的,所述吸附湿巾层采用湿纸巾制成。优选的,所述吸附湿巾层的边缘缝制在第一无纺布层的槽口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过滤层和吸附湿巾层能有效吸附、阻隔油田修井作业中产生的锑、铅、铝等金属粉尘,避免此类金属粉尘进入施工人员的身体,降低金属粉尘对施工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消除了安全银隐患,提高了口罩的防护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油田修井工用防护口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油田修井工用防护口罩的背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油田修井工用防护口罩的口罩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油田修井工用防护口罩的单向出气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油田修井工用防护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口罩主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弹性挂耳绳2,口罩主体1由第一无纺布层6、过滤层和第二无纺布层7组成,第二无纺布层7远离第一无纺布层6的一侧上端设置有鼻梁夹,且鼻梁夹上覆盖有保护垫,第一无纺布层6和第二无纺布层7大小相等,叠加放置,边缘缝合,第一无纺布层6和第二无纺布层7之间设置有过滤层,过滤层包括静电滤棉8,静电滤棉8紧贴第一无纺布层6设置,静电滤棉8远离第一无纺布层6的一侧设置有防尘海绵9,防尘海绵9远离静电滤棉8的一侧设置有吸附活性炭10,吸附活性炭10远离防尘海绵9的一侧紧贴第二无纺布层7设置,口罩主体1的中部设置有吸附湿巾层3,吸附湿巾层3采用湿纸巾制成,吸附湿巾层3的边缘缝制在第一无纺布层6的槽口边,且第一无纺布层6的中部开口槽口,吸附湿巾层3设置在槽口处,吸附湿巾层3的外侧贴附有保湿薄膜4,吸附湿巾层3两侧的口罩主体1均设置有单向出气阀5,单向出气阀5为圆形中空结构,且靠近口罩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出气槽口,出气槽口的上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挡板,单向出气阀5的下方设置有开口。本技术在使用时,修井工佩戴本口罩,撕下保湿薄膜4,口罩主体1内的静电滤棉8、防尘海绵9和吸附活性炭10均可阻隔、吸附锑、铅、铝等金属粉尘,吸附湿巾层3内的液体可将金属粉尘吸附在水分子中,避免此类金属粉尘进入施工人员的身体,降低金属粉尘对施工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消除了安全银隐患,提高了口罩的防护能力,单向出气阀5的设置,使得使用者在呼气时,挡板打开,便于快速出气,避免口罩内潮湿闷热的情况,吸气时挡板关闭,外界空气不会从单向出气阀5中被人体吸入,必须通过口罩主体1经过过滤层和吸附湿巾层4的过滤才能进入人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田修井工用防护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弹性挂耳绳(2),所述口罩主体(1)由第一无纺布层(6)、过滤层和第二无纺布层(7)组成,所述第一无纺布层(6)和第二无纺布层(7)大小相等,叠加放置,边缘缝合,所述第一无纺布层(6)和第二无纺布层(7)之间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包括静电滤棉(8),所述静电滤棉(8)紧贴第一无纺布层(6)设置,所述静电滤棉(8)远离第一无纺布层(6)的一侧设置有防尘海绵(9),所述防尘海绵(9)远离静电滤棉(8)的一侧设置有吸附活性炭(10),所述吸附活性炭(10)远离防尘海绵(9)的一侧紧贴第二无纺布层(7)设置,所述口罩主体(1)的中部设置有吸附湿巾层(3),且第一无纺布层(6)的中部开口槽口,吸附湿巾层(3)设置在槽口处,所述吸附湿巾层(3)的外侧贴附有保湿薄膜(4),所述吸附湿巾层(3)两侧的口罩主体(1)均设置有单向出气阀(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修井工用防护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弹性挂耳绳(2),所述口罩主体(1)由第一无纺布层(6)、过滤层和第二无纺布层(7)组成,所述第一无纺布层(6)和第二无纺布层(7)大小相等,叠加放置,边缘缝合,所述第一无纺布层(6)和第二无纺布层(7)之间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包括静电滤棉(8),所述静电滤棉(8)紧贴第一无纺布层(6)设置,所述静电滤棉(8)远离第一无纺布层(6)的一侧设置有防尘海绵(9),所述防尘海绵(9)远离静电滤棉(8)的一侧设置有吸附活性炭(10),所述吸附活性炭(10)远离防尘海绵(9)的一侧紧贴第二无纺布层(7)设置,所述口罩主体(1)的中部设置有吸附湿巾层(3),且第一无纺布层(6)的中部开口槽口,吸附湿巾层(3)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静,曲玮,刘卫红,张玉凤,王绪勉,吴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张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