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手机后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7532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3D手机后盖,一包括本体,本体包括玻璃后盖和PET膜,玻璃后盖采用玻璃热弯机一体热弯成型,PET膜冲切成型,PET膜处于玻璃后盖内,上述内平板部与平板部相重合,侧弯部与内侧弯部相重合,上述PET膜通过透明光学胶层与上述玻璃后盖真空贴合在一起,且上述PET膜与上述玻璃后盖相贴合的一面设有油墨图案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3D手机后盖,由于玻璃后盖和PET膜均不会对信号造成干扰,使手机的信号较强,并能实现无线充电,适宜5G网络的应用,且玻璃具有质轻、薄、耐刮划、散热优点,使手机后盖相应具有质轻、薄、耐刮划、散热的效果,不易造成手机发热。

A 3D handset rear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3D mobile phone cover, including a body, body comprises a cover glass and PET film, the glass cover with one glass hot bending machine bending forming, punching forming PET film, PET film in the glass cover, the inner panel part and a flat part coincide, lateral bending part and the inner side bending part coincides with the PET film through the transparent layer and the optical glass vacuum cover attached together, side and the PET film and the glass cover is jointed with ink pattern layer. A 3D mobile phone back cover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cover glass and PET film will not cause interference to the signal, the mobile phone signal is strong, and can realize the wireless charging, suitabl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5G network, and the glass is light, thin, resistant to scratching, heat dissipation advantages, make the corresponding mobile phone cover is light, thin, resistant to scratching, cooling effect, not easy to cause mobile phone fe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手机后盖
本技术涉及手机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机后盖。
技术介绍
传统出售的手机后盖普遍是塑料制成的,通过在塑料外壳上喷上各种油漆而达到多种效果,但是塑料的耐磨性较差,强度不够,使塑料手机后盖外表面(手机后盖朝向手机主板的一面为内表面,背向手机主板的一面为外表面)很容易被损坏或划伤,为了提高手机后盖的耐磨性和强度,也有采用不锈钢材质加工而成,但此种不锈钢手机后盖拿在手中过于笨重,由此,现市面上出现一种采用金属材质制成的金属手机后盖,由于铝具有质轻、耐磨性高、手感佳、强度高的优点,则现有的金属手机后盖普遍为铝质手机后盖。然而,该铝质手机后盖的金属特性会对信号造成干拢,使电池无法实现无线充电,无法适用于5G网络,且长时间使用后手机后盖会发热。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由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刮划,质轻、薄,散热佳,不会发热,并不会对信号造成干扰,实现手机电池的无线充电,及适宜5G网络应用的3D手机后盖。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3D手机后盖,包括本体,该本体具有与手机的背面相贴合的背板和与手机的侧围相贴合的侧框,上述本体包括玻璃后盖和PET膜,上述玻璃后盖具有与背板尺寸相吻合的平板部和与侧框尺寸相吻合的侧弯部,上述侧弯部采用玻璃热弯机与上述平板部一体热弯成型,上述PET膜具有与背板尺寸相吻合的内平板部和与侧框尺寸相吻合的内侧弯部,上述内侧弯部与内平板部冲切成型,上述PET膜处于上述玻璃后盖内,上述内平板部与平板部相重合,侧弯部与内侧弯部相重合,上述PET膜通过透明光学胶层与上述玻璃后盖真空贴合在一起,且上述PET膜与上述玻璃后盖相贴合的一面设有油墨图案层。上述油墨图案层具有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UV转印纹理层、真空电镀层和印刷油墨图案层,上述油墨图案层的厚度是10-30um。上述玻璃后盖的厚度是0.5-1.0mm。上述PET膜的厚度是25-75um。上述玻璃后盖的外表面真空镀设有一防指纹涂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一种3D手机后盖,由于玻璃后盖和PET膜均不会对信号造成干扰,使手机的信号较强,并能实现无线充电,适宜5G网络的应用,且玻璃具有质轻、薄、耐刮划、散热优点,使手机后盖相应具有质轻、薄、耐刮划、散热的效果,不易造成手机发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一种3D手机后盖,如图1所示,包括本体,该本体具有与手机的背面相贴合的背板和与手机的侧围相贴合的侧框,该本体包括玻璃后盖1和PET膜2,玻璃后盖1具有与背板尺寸相吻合的平板部11和与侧框尺寸相吻合的侧弯部12,侧弯部12采用玻璃热弯机与平板部11一体热弯成型,PET膜2具有与背板尺寸相吻合的内平板部21和与侧框尺寸相吻合的内侧弯部22,内侧弯部22与内平板部21采用冲切工艺一体冲切成型,玻璃后盖1通过平板部11与侧弯部12构成有一腔室,PET膜2处于玻璃后盖1的腔室内,且内平板部21与平板部11相重合,侧弯部12与内侧弯部22相重合,而且,PET膜2通过透明光学胶层3与玻璃后盖1真空贴合在一起,且PET膜2与玻璃后盖1相贴合的一面设有油墨图案层4。优选的是:该油墨图案层4具有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UV转印纹理层41、真空电镀层42和印刷油墨图案层43,即UV转印纹理层41处于PET膜2与真空电镀层42之间,真空电镀层42处于UV转印纹理层41与印刷油墨图案层43之间,该印刷油墨图案层43处于真空电镀层42与透明光学胶层3之间,该UV转印纹理层41指的是采用UV转印的方式形成纹理,印刷油墨图案层指的是采用印刷的方式形成图案。该油墨图案层4的总厚度是10-30um,玻璃后盖1的厚度是0.5-1.0mm,PET膜2的厚度是25-75um,该透明光学胶层3可直接涂在印刷油墨图案43上,也可直接涂在玻璃后盖1朝向PET膜2的一面上。本技术的一种3D手机后盖,由于玻璃后盖1和PET膜2均不会对信号造成干扰,使采用本技术的手机后盖的手机的信号较强,并能实现无线充电,适宜5G网络的应用,且玻璃后盖具有质轻、薄、耐刮划、散热优点,使手机后盖相应具有质轻、薄、耐刮划、散热的效果,不易造成手机发热,可无线充电,防暴耐摔,表面高硬度,且手感冰滑细腻、温润如玉,并呈现3D效果。本技术的一种3D手机后盖,该玻璃后盖1的外表面真空镀设有一防指纹涂层5,利用此防指纹涂层5,使手机后盖的表面始终保持光亮效果。本技术的一种3D手机后盖,通过如下步骤实现:一、开料,采用玻璃开料机,对玻璃进行开料,开料出与手机后盖摊开时的尺寸相吻合的玻璃片,此玻璃的厚度为0.5-1.0mm,即玻璃的尺寸是手机后盖的背板的尺寸与手机后盖侧围展开后的尺寸的总和,此手机后盖摊开的尺寸的测量方式是先通过三维软件对该手机后盖进行建模,之后通过建模的手机后盖模型得出手机后盖平摊成平面的尺寸;二、热弯成型,采用玻璃热弯机对步骤一的玻璃片进行热弯成型,热弯成型时,步骤一的玻璃片先依次在80℃、100℃、200℃、300℃、400℃下加热软化,经依次加热软化是在同一输送线上不同温度的加热箱下进行的,之后在500℃下进行多次热压微变形,最后在680℃下进行多次热压变形成,两个温度下的微变形的具体操作是,当软化后的玻璃片输送至500℃的加热箱时,加热箱内的热压模具才对玻璃片进行3-4次的缓慢下压,使玻璃片逐步微变形,之后再输送至680℃的加热箱内,此加热箱内的热压模具再对玻璃片进行2-6次的缓慢下压,使玻璃片的最终外形与手机后盖的外形相吻合,形成玻璃后盖半成品,即利用玻璃热弯机将玻璃片的侧边一体热弯成型出与手机后盖的侧围相吻合的侧弯部,三、表面处理,将步骤二的玻璃后盖半成品的表面依次进行抛光、清洗及钢化处理,钢化处理后对玻璃后盖的表面真空电镀一抗指纹膜,得到玻璃成品;四、裁切,裁切出其尺寸与步骤一玻璃片的尺寸相同的薄膜裁切件;五、图案处理,在步骤四的薄膜裁切片的一面上进行图案油墨处理,形成图案油墨层,图案油墨层的油墨具有2-6层,该图案油墨层的厚度是10-30um,得到薄膜处理件;六、冲孔、成型,将步骤五的薄膜处理件对应于手机后盖的孔位处定位冲孔,之后通过外形冲切工艺冲切成与手机后盖形状相吻合的薄膜半成品;七、成型,将步骤六的薄膜片成品与步骤三的玻璃成品放置在四曲面贴合机内通过透明光学胶真空贴合,得到由玻璃与薄膜完全相重贴合组成,且玻璃成品包覆在薄膜片成品外的3D手机后盖,该透明光学胶可涂在薄膜半成品上或者玻璃成品上;八、将步骤七的3D手机后盖采用除泡机进行除泡处理,得到3D手机后盖成品。本技术的3D手机后盖,经技术人多年的试验得到,玻璃后盖采用美国康宁公司2320系列的玻璃才能使整体效果较佳。本技术的3D手机后盖,该步骤五的图案油墨处理依次具有UV转印处理、真空电镀处理和图案印刷油墨层,利用此三层油墨处理使从玻璃后盖透视出来的图案立体感强,3D效果佳,不会造成图案磨损的问题。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3D手机后盖

【技术保护点】
一种3D手机后盖,包括本体,该本体具有与手机的背面相贴合的背板和与手机的侧围相贴合的侧框,其特征在于:上述本体包括玻璃后盖和PET膜,上述玻璃后盖具有与背板尺寸相吻合的平板部和与侧框尺寸相吻合的侧弯部,上述侧弯部采用玻璃热弯机与上述平板部一体热弯成型,上述PET膜具有与背板尺寸相吻合的内平板部和与侧框尺寸相吻合的内侧弯部,上述内侧弯部与内平板部冲切成型,上述PET膜处于上述玻璃后盖内,上述内平板部与平板部相重合,侧弯部与内侧弯部相重合,上述PET膜通过透明光学胶层与上述玻璃后盖真空贴合在一起,且上述PET膜与上述玻璃后盖相贴合的一面设有油墨图案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手机后盖,包括本体,该本体具有与手机的背面相贴合的背板和与手机的侧围相贴合的侧框,其特征在于:上述本体包括玻璃后盖和PET膜,上述玻璃后盖具有与背板尺寸相吻合的平板部和与侧框尺寸相吻合的侧弯部,上述侧弯部采用玻璃热弯机与上述平板部一体热弯成型,上述PET膜具有与背板尺寸相吻合的内平板部和与侧框尺寸相吻合的内侧弯部,上述内侧弯部与内平板部冲切成型,上述PET膜处于上述玻璃后盖内,上述内平板部与平板部相重合,侧弯部与内侧弯部相重合,上述PET膜通过透明光学胶层与上述玻璃后盖真空贴合在一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亮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石狮市通达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