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液流槽浸入式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6824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液流槽浸入式加热装置,包含盛液装置与加热机构;所述盛液装置包含保温盖与流槽;所述保温盖盖在所述流槽槽口上;所述流槽的槽道形成盛液空间;所述加热机构延伸入所述盛液空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浸入式加热器伸入到金属液内部,使加热器热量直接被铝液吸收,因此能耗损失少,升温迅速且由于炉气温度低,液面氧化烧损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液流槽浸入式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铸造冶金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金属液流槽浸入式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流槽是铸造冶金领域常用设备,通常作为金属液的流通渠道或者存容器。为了保证金属液的温度和质量,经常需要对流槽进行加热来达到预热或保持金属液温度。通常传统生产工艺是采用燃气开放式烧灼或电热丝辐射式加热,存在能耗高、升温慢,烧损严重等问题。在申请号为2010020643387.X的专利文献中公布了一种铝液流槽加热装置,该专利文献通过带保温结构的电热器覆盖于流槽上方进行加热,相比燃气开放式烧灼的方式,该方式具有加热均匀,清洁方便等优点。但该专利文献是靠电热器辐射的方式进行加热,由于铝液上有氧化皮覆盖,辐射热先将氧化皮温度升高,再由氧化皮传导到铝液,导致能耗高、升温慢和烧损严重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液流槽浸入式加热装置。根据本技术提供的金属液流槽浸入式加热装置,包含盛液装置与加热机构;所述盛液装置包含保温盖与流槽;所述保温盖盖在所述流槽槽口上;所述流槽的槽道形成盛液空间;所述加热机构延伸入所述盛液空间内。优选地,所述加热机构包含浸入式加热器;所述浸入式加热器包含发热体、导热粉、保护管;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保护管的内部,保护管的内部间隙填充导热粉。优选地,所述加热机构还包含接线板;所述接线板设置在所述保温盖上;接线板与所述发热体连接。优选地,存在多个发热体;多个所述发热体之间以并联方式连接;沿保护管轴向,多个所述发热体依次设置和/或并排设置。优选地,所述浸入式加热器在所述盛液空间内倾斜放置。优选地,保护管的上端位于槽道上方;保护管的下端接触槽道底面。优选地,所述流槽包含耐火材料层、第一保温层、第一外壳层;所述耐火材料层、第一保温层、第一外壳层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优选地,所述保温盖包含第二保温层、第二外壳层;所述第二保温层、第二外壳层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优选地,所述保温盖与所述流槽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保温盖能够绕铰链开合。优选地,还包含控温热电偶和/或限温热电偶;所述控温热电偶设置在所述保温盖上;控温热电偶穿过保温盖延伸至所述盛液空间内;限温热电偶位于所述保护管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利用浸入式加热器伸入到金属液内部,使加热器热量直接被铝液吸收,因此能耗损失少,升温迅速且由于炉气温度低,液面氧化烧损减少。2、本技术同时设置有控温热电偶与限温热电偶,金属液控温更精准。3、本技术使金属液盛放在密闭的空间,并在盛液空间周围铺设保温绝热材料,减少加热过程中金属液的热量损失。4、本技术可以重复或叠加使用,以满足生产现场的需求。5、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简单方便。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金属液流槽浸入式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金属液流槽浸入式加热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接线板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中浸入式加热器截面的局部放大图。图中示出:流槽1浸入式热电偶6保温盖2发热体601铰链3导热粉602控温热电偶4保护管603接线板5限温热电偶60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金属液流槽浸入式加热装置包含盛液装置与加热机构。所述盛液装置包含流槽1与保温盖2,保温盖2盖在流槽1的槽口上,本实施例中保温盖2的下端面与流槽1的上端面密封贴合,优选地,两者还可以是凹凸面接触或者过渡配合的方式贴合。为减少加热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流槽1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耐火材料层、第一保温层、第一外壳层,保温盖2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二保温层、第二外壳层。流槽1与保温盖2之间通过铰链3连接,铰链3铰接保温盖2一侧端与流槽1的一侧端,使保温盖2可以绕铰链3开合。如图2所示,流槽1与保温盖2之间的内部构成加热的工作空间,所述工作空间包含流槽1的槽道形成的盛液空间,金属液在盛液空间内流动与加热,加热机构延伸入盛液空间内。加热机构包含浸入式加热器6与接线板5,其中浸入式加热器6包含发热体601、导热粉602、保护管603,发热体601位于所述保护管603的内部,保护管603的内部间隙填充导热粉602。导热粉602采用耐高温、高导热性材质,保护管603采用耐金属液腐蚀材质。实施例中,还在保护管内还设置了限温热电偶604,用于限制发热体601的温度。浸入式加热器6倾斜插入金属流体中,保护管603的上端位于槽道的上方,下端与槽道底面接触,防止金属液流入保护管,破坏浸入式加热器6的内部结构。此外浸入式加热器6应尽量朝槽道轴向倾斜,以增大加热面积。为适应不同加热功率的需求,实施例中设置了多个发热体601,多个发热体601之间以并联的方式连接,并沿保护管603轴向依次设置和/或并排设置。发热体601与接线板5相连,实施例中,接线板5设置在流槽1上端面侧部,保温盖2的第二外壳层、第二保温层预留开口以避让接线板5。优选地,接线板5设置在流槽1的侧面上,该方案能够使流槽1与保温盖2之间的密封更加可靠,但不足在于会破坏流槽1的耐火材料层或保温层,导致盛液空间的减小。优选地,接线板5还可以设置在保温盖2上,避免金属液流量过大时沿预留开口流至接线板5处,但缺点在于打开保温盖2时,需要将浸入式加热器6整体取出。实施例中,在保温盖2上还设置了控温热电偶4,控温热电偶4穿过保温盖2延伸至盛液空间中,测量金属流体的温度,并控制电路调节浸入式加热器6的加热功率。工作原理: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金属液流槽浸入式加热装置时,流槽1与保温盖2通过铰链3连接,关闭时内部形成工作空间,金属液在槽1的槽道形成的盛液空间内流动,浸入式加热器6一端浸入金属液中并对其进行加热,另一端与接线板5连接,保温盖2上还设置了控温热电偶4,控温热电偶4的一端也浸入到金属液中。加热过程中,控温热电偶4若检测到金属液温度过低,则由控制电路调大浸入式加热器6功率给金属液加温,当控温热电偶4检测到金属液达到设定温度时,即通过控制电路降低浸入式加热器6功率。浸入式加热器6包含限温热电偶604,当发热体601温度超过设定上限温度则控制电路进行断电,以保护发热体601。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实质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金属液流槽浸入式加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液流槽浸入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盛液装置与加热机构;所述盛液装置包含保温盖与流槽;所述保温盖盖在所述流槽槽口上;所述流槽的槽道形成盛液空间;所述加热机构延伸入所述盛液空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液流槽浸入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盛液装置与加热机构;所述盛液装置包含保温盖与流槽;所述保温盖盖在所述流槽槽口上;所述流槽的槽道形成盛液空间;所述加热机构延伸入所述盛液空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液流槽浸入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含浸入式加热器;所述浸入式加热器包含发热体、导热粉、保护管;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保护管的内部,保护管的内部间隙填充导热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液流槽浸入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还包含接线板;所述接线板设置在所述保温盖上;接线板与所述发热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液流槽浸入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存在多个发热体;多个所述发热体之间以并联方式连接;沿保护管轴向,多个所述发热体依次设置和/或并排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液流槽浸入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入式加热器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三才疏达王国祥王俊刘小飞邓冠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盛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